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05-04 |
为中国4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万祥军 | 联合国粮农组织
5月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授牌仪式上,为来自12个国家的24项新入选遗产集中授牌。
这是自2020年以来FAO首次举行此类集中授牌活动,标志着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中国在此次授牌中再添四项重要遗产,分别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至此,中国已有19个传统农业系统被FAO认定为GIAHS,总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全球领导力。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系统延续了上千年的游牧传统,牧民们根据季节变化驱赶牲畜在不同草场间迁徙,形成了独特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该系统不仅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培育出适应性强的地方畜种,如著名的阿鲁科尔沁羊。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如轮牧制度、草场休养生息等传统知识,为现代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在此次授牌仪式上,FAO专家特别指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其保护经验值得在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则展现了人类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创造农业奇迹的智慧。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涉县,农民们世世代代用石头垒砌梯田,在坡度达30度以上的山坡上开辟出可耕种的农田。
这些石堰梯田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还形成了独特的微气候环境,使当地能够种植玉米、谷子等作物。尤为难得的是,这一系统至今仍在使用,保持着活态传承的特点。FAO评价其为“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杰出案例”,其石堰建造技术和水土保持经验对全球山区农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安溪县产茶历史已逾千年,形成了包括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茶贸易和茶文化在内的完整系统。当地茶农独创的“半发酵”工艺,使铁观音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成为中国乌龙茶的代表。
这一系统还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茶农在茶园中套种树木,形成了“茶林共生”的生态模式。FAO专家称赞安溪茶农“将一片叶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统”,其生态种植模式和茶文化传承经验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示范意义。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杰出代表。这一系统起源于800多年前,当地菇农利用阔叶林资源栽培香菇,形成了独特的“林菇共育”模式。他们发明了“砍花法”这一世界最早的香菇人工栽培技术,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的前提下实现了食用菌的可持续生产。如今,庆元香菇不仅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其栽培技术更传播到世界各地。FAO认为这一系统“完美诠释了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为全球森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四项遗产的成功入选,是中国政府长期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出台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保护机制。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方式,让传统农业系统焕发新生机。例如,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年产值已超过200亿元,带动数十万茶农增收致富;庆元香菇产业年产值达50亿元,产品远销海外。
中国在GIAHS保护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FAO总干事屈冬玉在授牌仪式上特别指出,中国不仅是GIAHS数量最多的国家,更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树立了标杆。中国经验表明,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够创造出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中国还积极分享保护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申报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遗产系统蕴含的生态智慧、文化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提供了宝贵资源。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和价值挖掘,推动遗产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融合,让这些千年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放眼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气候变化、城镇化等多重挑战。中国作为GIAHS保护的领先国家,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促进传统农业智慧的传承与创新,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说:“此次四项遗产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中国农业文明的肯定,更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智慧的礼赞。这些穿越时空的农业遗产,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造福人类,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为中国4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万祥军 | 联合国粮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