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05-03 |
《文化强国》文化艺术交流合作-钱美梅|哲商对话·中国企业家论坛
2025年4月28日至29日,杭州这座兼具宋韵风骨与现代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一场汇聚全球企业家、艺术家与文化爱好者的文化盛事——《文化强国》首届企业家文化艺术交流合作论坛暨中国文化艺术博览会。
这场由浙江中享联合浙经国际集团、迪拜世爵国际拍卖等同行业机构共同举办盛会,得到了国研政情谋定论道(山东)经济信息有限公司,国科院研(山东)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以及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和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等平台的支持。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哲商对话·中国企业家论坛。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组委钱美梅表示:活动以“展、论、创、融”为主线,围绕“文化认知、交流、实践”三大核心,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商业价值深度融合,开启了民族文化振兴的新航程。
千年瑰宝:
对话产业激活文化生命力
博览会上,瓷器、书画、非遗技艺等传世瑰宝惊艳亮相,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匠心智慧。活动以“活化文化资源,赋能产业未来”为使命,通过企业家与艺术家的跨界对话,探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产业的创新路径。
浙江香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勋弟作为首批报名的企业家,以“香海企业艺术馆”为范本,分享了将传统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成果。他强调:“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根基,传承需以创新思维破局,让千年智慧赋能商业未来。”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在展览现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幅幅传世书画、一项项非遗技艺,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展示了传统青花瓷的烧制工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苏绣传承人现场演示了精细的刺绣技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而现代艺术家则将传统元素融入当代创作,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些展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文化创新可能性的探索。
文脉传承者共话使命:
以文化之名,立强国之志
“如是阁艺术馆”创办人陈积勋在论坛中深情诠释了文化传承者的担当:“艺术馆是连接古今、融汇中西的桥梁,需以展览、讲座、演出等形式,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他呼吁企业家以文化自信为内核,打造兼具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的现代企业,助力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异彩。这一呼吁得到了与会企业家的一致响应。
论坛上,多位文化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了深入讨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专家张教授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在理解其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他以宋韵文化为例,分析了如何将宋代美学融入现代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来自法国的文化企业家皮埃尔·杜邦则分享了欧洲文化产业的运营经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代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鉴珍品谋共赢:
共启文化财富新视野
活动特设的企业艺术馆珍藏展区,汇聚了各行业领军企业的艺术臻品,为藏家与投资者开辟了文化财富新赛道。参会者既可直面商界精英探讨文化赋能战略,亦能沉浸式体验宋韵美学与现代商业碰撞的火花。这一展区成为了整个博览会的亮点之一。
在珍藏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艺术馆展示了他们的镇馆之宝。有的企业收藏了历代名家书画,有的则专注于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还有的企业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产品。这些展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企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一位来自上海的投资人表示:“文化艺术品不仅是精神财富,也是具有升值潜力的资产。通过这次博览会,我看到了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
跨界融合:
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论坛还特别设置了“跨界对话”环节,邀请企业家、艺术家、学者和投资人共同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的代表分享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认为通过VR、AR等技术可以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年轻一代。一位来自杭州本地的文创企业创始人则介绍了如何将宋韵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家居设计,打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
在讨论中,多位嘉宾提到“文化IP”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优秀的文化IP可以跨越时空界限,连接不同领域的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例如,故宫文创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它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产品。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和转化这些资源,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青年力量:
文化传承的新生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博览会特别关注了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组委会设立了“青年文化创新”展区,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青年创业团队的文化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数字艺术、非遗活化、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
一位来自国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展示了他以宋代山水画为灵感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通过动态影像和交互技术,让观众能够“走进”古画,体验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另一位来自浙江大学的创业团队则开发了一款基于AR技术的非遗体验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实物,观看非遗技艺的演示视频,甚至参与虚拟制作过程。这些创新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也引发了关于传统文化如何吸引年轻受众的讨论。
国际视野: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盛会,本次博览会还特别设置了“国际文化交流”板块。来自迪拜世爵国际拍卖的代表介绍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他建议中国企业家和艺术家更多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位长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学者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他以李子柒的成功为例,说明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可以有效地跨越文化差异,赢得国际受众的喜爱。与会的外国嘉宾也分享了各自国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经验,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参考。
展望未来:
文化强国的征程
两天的论坛和博览会虽然短暂,但留下的思考和启发却是深远的。与会者普遍认为,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企业需要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和服务,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而民间则需要形成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
闭幕式上,主办方宣布将把这一活动打造为年度盛会,并计划在未来设立“文化创新奖”,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来。他们还透露,明年将扩大国际参与度,邀请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参与,真正将这一平台建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钱塘潮涌,文脉绵长。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以杭州为起点,正在书写文化强国征程的璀璨篇章。当千年宋韵遇见现代商业,当传统智慧碰撞创新思维,中国文化正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强国》文化艺术交流合作-钱美梅|哲商对话·中国企业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