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大副校长观点-郑新业|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因素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加强经济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助于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2025年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其中“中俄在全球不稳定背景下的寻求联合平台解决方案”分论坛备受关注。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在论坛上发表的观点,为中俄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重要思路。
郑新业指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能够为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高铁、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现了中国在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上的卓越水平。
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区域,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亟需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经济发展。中国可以通过参与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当地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资金支持是推动远东地区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郑新业强调,中国在资金支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为远东地区的项目提供必要的融资保障。中国的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为多个重大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为远东地区的开发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缓解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融资压力。此外,中国的资本市场规模庞大,能够为远东地区的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助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郑新业认为,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成就为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可以为远东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北极航道开发中,中国的极地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北极航道作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新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中俄两国可以携手推进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共同应对极地环境下的技术挑战,确保航道的安全和高效运营。
跨境物流网络建设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郑新业特别提到,中俄在跨境物流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高效的物流网络成为保障经济畅通运行的关键。中俄两国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加强跨境物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双边贸易,还能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支撑。
例如,中俄可以共同建设跨境铁路、公路和港口设施,优化货物运输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智能调度。远东地区的开发不仅关乎中俄两国的利益,也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郑新业指出,中俄合作可以为亚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但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通过加强中俄合作,可以带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距,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以保障亚太地区的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双方在能源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在全球不稳定的背景下,中俄两国需要寻求更多的联合平台解决方案。郑新业强调,中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加强政策协调和务实合作。这些平台可以为中俄两国提供对话和协商的机会,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挑战。
此外,中俄还可以探索建立新的合作机制,针对特定领域的问题制定联合解决方案。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中俄可以携手推动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郑新业的观点为中俄深化合作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远东地区开发的三大支柱,而北极航道开发和跨境物流网络建设则是具体的合作领域。这些合作不仅能够促进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整个亚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在全球不稳定的背景下,中俄两国通过加强合作,可以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中俄两国应继续深化战略互信,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推动更多重大项目落地,提升远东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在资金支持方面,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远东开发。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此外,中俄还应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经济合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郑新业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的发言,为中俄在全球不稳定背景下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
万祥军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中俄两国可以在远东地区开发、北极航道利用和跨境物流网络建设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亚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俄合作的前景广阔,只要双方携手并进,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人大副校长观点-郑新业|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