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我的主题
俄投资基金CEO观点-德米特里耶夫|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9-08
【阅读】8 A+A-

俄投资基金CEO观点-德米特里耶夫|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构的当下,一种基于"规则对接"的区域治理新范式正在欧亚大陆悄然成型。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2025年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CEO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的发言道出了这一变革的本质:"当某些国家忙于筑墙时,我们正在拆除无形的制度壁垒。"从海关数据互认到职业资格互鉴,从技术标准协同到监管框架衔接,这种深度制度性合作正在重塑区域经济治理的底层逻辑。

在"全球南方和东方:谁将领导新经济增长"分论坛上,与会专家普遍注意到一个显著趋势:传统以关税减让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模式,正在向规则、标准和制度的系统性对接升级。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斯列普涅夫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就同比增长87%,其中70%的增长源于"单一电子窗口"等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实施。这种"软联通"带来的效益,远超单纯降低关税所能达到的效果。

粤港澳大湾区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监管沙盒"互认协议,堪称这种新型合作的典范。该协议不仅允许区块链跨境支付、智能物流等创新业务在双方辖区同步测试,更建立起动态调整的监管协调机制。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的实践表明,这种机制能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进入中亚市场的平均审批时间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至45天。

目前已有包括蚂蚁链、微众银行在内的17家中国企业通过该机制开展业务,带动中亚地区数字支付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这种深度规则对接产生的"制度红利"正在多个领域显现。在农业领域,中俄建立的农产品检验检疫互认机制,使黑龙江大豆出口通关时间压缩至72小时;

在能源领域,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质量标准实现对标,年贸易量增加30亿立方米;在专业服务领域,中白两国互认的建筑师、医师等职业资格目录已覆盖28个工种。正如欧亚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利索沃利克所言:"标准互认带来的市场整合效应,相当于区域内GDP额外增长0.8%。"

这种治理范式的创新源于对现实挑战的回应。传统区域合作往往受制于各国监管体系的差异,形成"玻璃门""弹簧门"现象。而当前的做法通过建立"共同规则试验田",在保持各方监管主权的前提下实现渐进式融合。例如在数字货币领域,中俄通过"监管沙盒"共同测试的跨境结算系统,既符合中国对资本项目的管理要求,又满足俄罗斯的反洗钱标准,为后续多边规则制定提供了实践样本。

更深层次看,这种合作折射出全球经贸规则的演进方向。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区域合作正从"边界措施"向"边界后措施"深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研究显示,2025年全球新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涉及监管合作的条款占比已达63%,较2020年提升22个百分点。这种转变意味着区域竞争的核心正从"政策优惠竞赛"转向"制度质量竞争"。

这种新型区域治理也面临平衡的难题。一方面要防止规则对接异化为"制度输出",需要充分尊重各方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如柬埔寨参与中国—东盟标准互认计划时,就设置了5年过渡期来适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另一方面要避免"规则碎片化",中亚五国正在与中国共建的"数字丝绸之路标准委员会",正是为了协调区域内各类数字治理规则。

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观察,这种治理创新具有特殊价值。历史上,欧亚大陆曾因制度差异形成诸多"断层线",而今通过规则对接实现的"软联通",正在将地理意义上的"世界岛"转化为发展意义上的"共同体"。正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金所指出的:"当商品、资本、数据都能按照共同规则流动时,地缘经济格局就会发生质变。"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投资增速达24%,远超全球FDI平均增速。“展望未来,这种治理范式的发展将呈现三个趋势。”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家科学院业委会执委、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一是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延伸,中吉乌三国正在磋商的"数字护照"互认计划就是例证;

二是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中俄教育学历互认协议已覆盖92%的高校;三是从双边机制向多边网络演化,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标准互认工作组已有14个成员国参与。这些探索共同勾勒出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当某些国家仍在执着于技术封锁和产业脱钩时,欧亚大陆的实践证明:拆除制度壁垒带来的发展动能,远比筑墙产生的隔绝效应更为持久。这种以规则对接为纽带的合作,不仅催生了区域治理的新范式,更在重塑经济全球化的底层架构。正如德米特里耶夫所言:"21世纪的竞争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制度创新能力的较量。"在这个意义上,发生在东方经济论坛会议室里的思想碰撞,或许正在书写未来国际经济秩序的新篇章。

‍俄投资基金CEO观点-德米特里耶夫|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