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经信研究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成立-万祥军|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10 A+A-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成立-万祥军|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国际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政要、学者、企业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与全球治理框架构建。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里程碑事件,莫过于由中国科技部牵头,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机构共同发起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这一国际性组织的诞生恰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随着ChatGPT-5、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突破2万亿美元,但随之而来的算法偏见、数据安全、就业替代等治理难题也日益凸显。

科技部在开幕式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倡议》显示,新成立的治理中心将设立技术伦理、法律规制、安全标准三个专业委员会,首批已吸纳包括OpenAI、DeepMind、百度、腾讯等68家跨国科技企业加入。中心秘书长李明哲在致辞中强调:"我们正试图建立一种'技术发展-风险预警-治理响应'的闭环机制,这需要打破国家间、企业间的数据孤岛。"

开幕式主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尔罗·鲁比亚教授展示了令人震撼的预测:到2030年,AI算力需求可能达到现今的1000倍,但量子计算与神经形态芯片的突破有望化解这场"算力危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数字政策专员玛利亚·加布里埃尔带来的监管沙盒方案,她透露欧盟正在测试的"AI发展指数"将首次把社会包容性纳入评估体系。这种技术狂飙与制度约束的张力,成为首日讨论的核心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在主旨演讲中披露了一组关键数据: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8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但在基础算法、高端芯片等领域的对外依存度仍高达40%。他特别提到科技部最新启动的"AI2030"攻关计划,该计划将投入150亿元重点突破类脑智能、群体智能等前沿方向。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同期公布的"社会5.0"战略白皮书显示,中日韩正在就人工智能标准互认展开密切磋商。

企业界的声音同样引人深思。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全息投影发表演讲,其"超级AI工厂"计划首次披露将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则现场演示了文心大模型4.0在医疗诊断中的突破性应用,该系统在胰腺癌早期筛查的准确率已达96%,远超人类专家水平。

这些技术展示背后,暗含着数据主权与知识共享的深刻矛盾——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直言:"我们既需要建立全球数据流通的'绿色通道',又不能重蹈互联网初期'技术殖民主义'的覆辙。"会议首日发布的《全球AI治理指数报告》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在调查的120个国家中,仅有23%制定了专门的人工智能法律,发展中国家在算力资源上的差距达到惊人的1:17。

联合国秘书长技术特使阿曼迪普·吉尔警告说:"如果不尽快建立普惠性的治理框架,AI可能成为加剧不平等的加速器。"为此,治理中心宣布将设立10亿美元的"全球AI公平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非洲、拉美等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下午的闭门会议上,来自36国的监管代表就"生成式AI内容标识"达成初步共识。根据流出的会议纪要,所有AI生成内容将被强制嵌入数字水印,社交媒体平台需在24小时内对未标注的深度伪造内容进行下架处理。这种"技术+制度"的双轨治理模式,被认为是对近期多起AI换脸诈骗事件的直接回应。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正在经历从'创新优先'到'安全优先'的范式转变。"

夜幕降临,黄浦江畔的灯光秀演绎着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主会场内,青年科学家论坛正热议着更根本的命题——清华大学张亚勤教授团队提出的"神经符号系统"试图在深度学习与人类逻辑间架设桥梁,而MIT媒体实验室则展示了能解释决策过程的"透明AI"原型机。这些探索或许预示着,人工智能的下一场革命不仅是技术的跃进,更是认知范式的重构。

当天的压轴环节是"AI向善"全球行动倡议的启动,首批签约的182家企业承诺将年营收的1%投入伦理治理研究。正如大会主席李强在闭幕致辞中所言:"上海今天种下的这颗种子,可能生长出人类驾驭智慧革命的第一棵榕树——它的气根将扎入不同文明的土壤,但终将在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天空下连成一片。"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随着《上海宣言》的通过,这场关于智能时代的全球对话才刚刚开始,而中国正通过治理中心的成立,尝试为这场文明级转型提供新的制度公共产品。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成立-万祥军|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