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经济和信息化->数字经济
第一城数字转型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对话经济和信息化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9-10-11
【阅读】885 A+A-

第一城数字转型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对话经济和信息化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随着数字科技业态渐趋成熟,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据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数据表明,自6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转型正成为焦点。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是长三角进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9月23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达到8.63万 亿人民币,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的28%,已经成为全国数字经济最活跃、体量最大、占比最高的地区。

数字经济占经济体量超四成

6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该计划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排名第一,其总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全国的28%,超过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总和。

据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京津冀、珠三角的数字经济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比重分别11%和14%,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数字经济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比重分别为5%和4%。数字经济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从数字经济占比来看,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最高,达到 44%,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紧随其后,均为41%,东北和西北地区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28%和26%,数字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数字经济增速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数字经济增长最快,增速均达到18%%,西北地区数字经济增速超过京津冀地区的14%和东北地区的11%,增速达到17%,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西北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选择。

杭州一骑绝尘

在创建“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道路上,杭州已经领先其他城市一个身位。此次指数的比较范围,涵盖上海、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 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 盐城、镇江、常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等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

从总体排名来看,杭州与上海共同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分数分别为83和74。排名3到1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 南京、宁波、金华、合肥、嘉兴、温州和常州。除了数字产业指数以外,杭州在其他所有二级指标中均占据榜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电商零售行业的中心城市,杭州以此 为基础,近年来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从产业到生活,数字经济正在全面改造这座城市。

为了冲击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近年来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一网通”、电子证件等各项线上便民服务,鼓励和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依托电商、互联网金融孵化了一批中小型创业公司,并诞生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及独角兽。

“当前,数字支付已经成为全球支付体系的重要创新方向。”9月22日,在清华五道口举办专题论坛“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的未来”现场,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指出,未来的金融中心一定是科技中心,没有科技,不能称为金融,没有数据,不能称为金融。中国(内地)的四个金融中心,现在是北京和上海,未来杭州和深圳两个新的中心会出来。

在本次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评中,上海位居第二。作为全国人口最多、消费实力最强、同时也是新零售业态落地最广的一线城市,上海显示了强大的线上消费实力、消费习惯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消费市场相关的多个数据都位列第一,比如物流基础设施指数、品质消费指数、消费者数字化指数、生活缴费指数等。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记者表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已领先全国其他地区。《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认为,一方面,数字经济天然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技术普惠与制度创新,从日常生活的便利化开始,正自下而上地,逐步向促进市场一体化、分工有序化,服务和制度均质化、政府工作高效化推进。实际上,中国整体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提升。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名义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

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广东省规模最大,超过4万亿元;江苏位列第二,规模超过3万亿元,山东、浙江紧随其后,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数字经济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

贵州省增速最快,超过23%;北京市占比最高,超过50%。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发展已占据主导地位,数字经济 GDP 占比超过 50%,广东、天津、浙江、江苏数字经济 GDP占比超过 40%,福建、山东、湖北、重庆、辽宁、四川数字经济占GDP 比重超过 30%,其余省市数字经济占比均超过 20%。

万祥军表明:上述报告同时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数字化治理实践不断适应和完善。他说:“我国数字化治理已逐渐形成多方共治格局,依法治理、协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营造出规范有序、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发展环境。”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8.54亿人,手机网民8.47亿人,网络普及率61.2%。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统计表明,我国近半数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9月16日至22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这已是我国开展的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周。

第一城数字转型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对话经济和信息化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