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辽河油田新当家人-哲商对话·万军:跑好中国石油品牌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2018年1月15日下午,辽河油田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对油田公司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决定:万军任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委员、党委书记、总经理,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石油驻辽西地区企业协调组组长。
图示:2018年1月15日下午,辽河油田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通知,万军任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委员、党委书记、总经理。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
万军成为新一任“当家人”
盘锦市委副书记、盘锦市市长汤方栋到会并讲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侯启军出席会议,张志东主持会议。会上汤方栋代表盘锦市委、市政府,对中石油多年来对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张志东同志为辽河油田勘探开发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及油地融合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对万军同志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
万军在表态发言中称赞了辽河在稠油开发领域的盛名和各项发展成果,并对张志东同志为油田发展付出的辛勤汗水、倾注的大量心血表示感谢。万军表示,自己正式成为一名辽河人,感到非常的亲切和由衷的高兴。
“在油田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党组决定由他担任油田主要领导,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万军说,他将同班子成员一道,接过“接力棒”,跑好“接力赛”,切实担当推动发展之责、深化改革之责、改善民生之责,为辽河油田的发展贡献力量。
“辽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勘探开发近50年来,为支持国家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和与会嘉宾全国工商联执委、谋定研究中国智库中心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对话中,他表明,特别是2014年以来,面对油价低位震荡带来的困难挑战,全体干部员工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取得了一系列新业绩、新成果,
万军说:“油气储量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深化改革取得实效,企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他表明,为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集团公司将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锁定千万吨有效稳产,坚决完成全年产量任务。
辽河油田辽河油田位于辽河下游、渤海湾畔,被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环抱,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人文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辽河油区(括陆上辽河下游平原和渤海海上辽东湾)位于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起内蒙的阿鲁科尔沁旗,南临辽东湾,西起赤峰市,东至新宾县,地跨辽宁、内蒙古两省区13个市(地)、34个县(旗)。
“辽河油田要在中国石油的统筹下,着力强化提质增效,巩固提升经营效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动力活力;切实抓好安全环保稳定,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在之后的调研考察座谈会上万祥军指出,辽河油田目前年原油生产能力100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7亿立方米,形成了油气业务突出,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燃气利用、炼油化工、生产辅助和多种经营等各项业务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油气生产的同时,辽河油田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战略,石油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第三产业五大支住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250万吨。
一些油气深度加工装置相继建成,能够生产柴油、汽油、聚乙烯、聚丙烯、四醇、甲醛、溶济油、石脑油、轻烃及高速道路沥青等多种石油化工原料及产品。合资企业、多种经营企业迅速发展,生产产品200余种。在全国主要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了10个工贸公司,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设有驻外公司,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新区老区并蒂花开
夯实了千万吨持续稳产资源基础
“作为勘探开发近50年的老油田,增储稳产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辽河油田新当家人万军表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超额完成今年新增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任务,进一步夯实了千万吨持续稳产资源基础。
万军说:今年年初以来,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系统积极转变观念,瞄准“老区新层系、新区新类型”,在努力寻找新的勘探领域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最现实、最有潜力的老区,实现新老区并蒂开花。
以探明储量为例,年初,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制定实现千万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研人员不断进行滚动扩边增储上产研究探索,共在21个区块部署评价滚动井32口,向股份公司申报两个探明储量区块超500万吨规模,充分显示出辽河老区的潜力。
整装储量是勘探增储“甜点区”。科研人员坚持以寻找新发现和可动用储量为核心,突出富油气区带集中勘探、效益勘探,不断加强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在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中,兴隆台中生界控制储量、外围陆东后河地区预测储量规模均达5000万吨级。
据专家介绍,辽河油田兴隆台中生界储量上报层系上下层位均为探明储量,地下管网设施齐备,为其开发动用提供了良好基础。辽河油田在陆东后河地区突出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预探部署实施水平井,河平1井获日产油30.6吨的高产工业油流,突破了外围低渗透储层产能关。
先进的勘探技术在储量研究中“亮剑”。中国石油辽河科研人员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采集及有效储层预测技术,提高解释精度;开展压前储层评价,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地质指导下钻井、压裂技术的突破;开展储层改造技术攻关,应用“径向钻孔+复合压裂”技术、体积压裂技术,提高加砂强度,形成适用性储层改造工艺,有效实现了特殊储层增产增效。
深度探索从困境中突围
辽河油田描绘国企改革蓝图
“当前,国有企业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正在不断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什么、怎么改?给企业提出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在调研座谈会上表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各企业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从体制机制创新到简政放权,从混合所有制试点到业务结构优化……深化改革正推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稳健发展。
3年试点,3年攻坚。辽河油田深度探索,从困境中突围,于艰难处跨越,在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里,绘出一升一降两条曲线。3年,累计生产原油3033.1万吨、超产38.1万吨;累计完成商品量2992.5万吨、超产59.2万吨;累计挖潜创效63亿元。“升”的是生产能力和效益。3年,原油单位操作成本每桶下降2.7美元,人工成本刚性下降12%。“降”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以效益为导向,全面布局
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向市场配置资源要效益,向创新管理要效益
改革试点以来,辽河油田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关停运行40余年的热电厂。二是退出锦州燃气公司股权。两件大事均是基于对发展效益的考量。
作为开发了40余年的老油田,辽河产能、产量、队伍、业务和资产五大结构性矛盾,导致企业陷入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和整体盈利能力减弱两大经营困境。由于油品差、卖价低、设备折耗大,在低油价冲击下,辽河陷入全面亏损。对于效益发展的追求,辽河人越来越迫切。
纵观辽河3年改革“路线图”,这是一幅以效益为导向的改革蓝图。辽河立足效益发展,从破解五大结构性矛盾出发,从夯实发展基础、增添发展动力、挖掘发展潜力、扩大发展增量四个方面全面布局,制定了投资与成本一体化等“九个一体化”经营策略,确定了六大方面30项保障措施,涵盖油田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业务领域,力争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3年来,在蓝图指引下,辽河转方式、调结构、挖潜力,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向优化结构要效益。推进产量销售结构调整,加大效益好的稀油、高凝油比重。3年来,探明稀油高凝油储量占82.8%,增加稀油产量超5万吨,增销稀油高凝油57.2万吨。优化业务结构调整,坚决退出负效业务。关停热电厂,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年减亏2亿元;锦州燃气股权退出,实现增值收入7000万元。优化投资成本结构,统筹安排投资成本项目,3年累计优化节约投资20多亿元。优化组织队伍结构,通过控编减员、撤并组织机构、合并同类业务等方式,实现业务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用工总量、人工成本实现硬下降。
向市场配置资源要效益。辽河一方面开放市场与开拓市场并举,外围盆地通过公开招标,钻井单价下降35%;推行钻井总承包,累计节约投资5亿多元。同时,辽河发挥稠油技术等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年收入达90亿元。另一方面内部模拟市场与规范市场并重,推行二级单位间油气产品互供、技术服务等模拟内部交易结算,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加大外委、外修等项目专项控制力度,内部市场占有率提高到88%。
向创新管理要效益。辽河打破“大锅饭”,实行“增效增工资、稳效稳工资、降效降工资、亏损减工资”的薪酬考核政策,实施工效挂钩,激发了全员创效活力。同时,突出责权对等,推行简政放权,下放20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管理和产能投资、10万元以下内修审批、物资采购和开发方案等权力。此外,简化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减少流程185个,减少审批环节26个等。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
减,注重消除“坏死细胞”;增,注重内生动力的提升
人多创效差,是辽河的最大软肋。从总量上看,辽河是千万吨级油田,盘子不小;从人均看,在股份公司同类企业中排名靠后,每100吨油养活一个人,负担重。
如何破解人力资源结构矛盾,是辽河改革的难点,也是发力点。
减,注重消除“坏死细胞”。一方面辽河落实“三控制一规范”要求,3年人工成本刚性下降12.9%。另一方面精简机构,控编减员,3年压缩处级机构16个、科级单位140个,每年节约管理费4000万元。
增,注重内生动力的提升。针对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辽河油田做好分流大文章。
向内,辽河建立“人力资源调剂市场”,将富余人员统一管理、培训、调剂和转岗安置,形成人力资源的“蓄水池”,真正将人力资本变成人力资源。3年来,辽河将热电厂等单位富余人员,充实到采油作业等一线岗位。3年来,油田内部分流富余人员2700余人,有效缓解了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
向外,辽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通过技术服务、劳务输出等途径释放人力资源潜力。目前,7000余名员工活跃在外部市场,年均收入90亿元,开辟了新的创效空间。
增减之间,让各项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释放活力与创造力,真正实现了辽河的“瘦身健体”。辽河曙采厂缩减机关管理人员,为生产一线提供442名工人;热电厂关停,200余名员工到科尔沁油田进行采油劳务输出……这些积极因素的积累,将生产力、创效力的上限不断推升。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凝聚合力
各单位主动作为找出路,员工精打细算过紧日子
今年2月,辽河油田下发向茨榆坨采油厂输送198名劳务人员的通知,全油田报名的达到700余名,其中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就有308人报名。
3年改革试点期间,辽河分流富余人员2700余人,组织内部劳务4000人以上。他们离开熟悉的岗位,接受并积极适应这种转变。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改革的先导。
3年来,辽河开展“面对低油价、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推进“双千双亿”挖潜、“辽河榜样”评选等活动,形成转观念、担重任、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参与改革、支持改革。辽河机关23名干部带头到浙江油田出劳务,形成了榜样力量。
改革,倒逼各单位改变过去“等政策、靠支持、要奖金”的状态,主动作为,积极“找出路”。连续多年亏损的筑路公司,通过“走出去”,2016年实现收入2.4亿元。
改革,教会了员工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欢喜岭采油厂机械修造厂技术员周洪野和队友,历时9个月修复闲置电机140台;筑路公司发布外闯市场奖励办法,50多岁的宋维寅自愿成为公司的业务员,运作一条乡村公路项目。
经受3年改革洗礼的辽河人,增强了应对低油价的承受力,理性面对转岗分流、薪酬下降、离乡创业等实际问题,支持改革,形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整体合力,这为今后的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年试点结束,辽河下一步深化改革将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大力度”三个维度迈进。承载着3年试点经验成果,新一轮改革将推动辽河油田迈向更加稳健发展的明天!
延伸阅读:
2018年1月15日下午,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召开干部大会。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侯启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中石油集团公司人事部副总经理黄革宣读任免文件:
任命万军担任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委员、党委书记,辽河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兼任中国石油驻辽西地区企业协调组组长;
张志东不再担任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辽河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石油驻辽西地区企业协调组组长。
》》》万军简历:
万军,1965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16年4月,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正局级)、大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
2016年4月-2018年10月,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职务。
2018年10月26日,大庆油田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大庆油田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决定。免去万军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职务。
对话辽河油田新当家人-哲商对话·万军:跑好中国石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