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小姣”智能机器人-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在交通银行2025年数字金融博览会的展台上,一台通体银白色、头部呈流线型设计的机器人正以流畅的动作引导观众体验服务。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这款名为"小姣"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凭借其1.2米的亲和高度与搭载14自由度机械臂的灵活肢体,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当一位中年客户靠近时,小姣立即以15度前倾的标准服务姿态问候:"您好,我是交通银行数字员工小姣,请问需要什么帮助?"作为银行业首款实现全场景服务的具身智能体,小姣的核心系统集成了交通银行最新的"银河"AI中台与"海豚"智能理财引擎。现场技术人员演示了其三大核心功能:
通过毫米波雷达与3D视觉融合的感知系统,机器人能在3秒内完成客户身份识别;搭载自然语言理解模块的交互系统可同时处理理财咨询、业务办理等8类服务请求;特别是其机械臂末端的多功能终端,既能展示全息投影的产品信息,又能直接打印业务凭证。
"请为我推荐适合稳健型投资者的理财产品。"在一位体验者提出需求后,小姣的显示屏立即浮现出产品筛选界面。通过语音交互确认客户风险偏好后,其机械臂以0.1毫米精度指向投影区域:"根据您的需求,推荐关注我行'稳盈'系列,当前年化收益率3.2%-4.5%。"更令人惊叹的是,当客户选择具体产品时,小姣能调取该产品近三年收益曲线与同类产品对比数据,并通过触觉反馈装置让客户"触摸"到数据波动趋势。
交通银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立新在现场透露,小姣的研发历时28个月,攻克了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三大难题:在动态环境中保持厘米级定位精度、实现金融级语义理解准确率98.7%、确保2000小时无故障运行。其背后是交行与中科院联合研发的"灵枢"多模态交互系统,该系统已申请47项专利,其中关于"基于情感识别的服务策略动态调整"技术属全球首创。
与传统的智能柜员机相比,小姣展现出显著优势。当两位客户同时咨询时,它能通过声源定位分配注意力,主显示屏与胸部的辅助屏可分别响应不同需求。现场实测显示,在高峰时段,单台小姣的服务效率相当于2.5个人工柜台,客户平均等待时间缩短68%。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学习能力——通过持续分析2000万条服务数据,小姣的理财建议采纳率已从初期的41%提升至79%。
"这不是简单的自动化替代,而是金融服务范式的革新。"金融科技专家李岩指出,小姣代表的是"具身智能"在银行业的深度应用。其物理存在创造出的信任感,是纯软件交互无法比拟的。数据显示,在使用小姣的试点网点,复杂理财产品销售额提升35%,老年客户使用自助设备比例增长2倍。
在安全方面,小姣采用"端-边-云"三重防护体系。所有交互数据通过量子加密传输,机械臂动作范围被严格限定在安全区域,紧急情况下可在0.3秒内切断动力。曾参与测试的客户张女士回忆:"有次我故意快速移动,小姣立即调整姿态保持安全距离,这种灵敏反应让人很安心。"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计划在2026年前部署300台小姣机器人,重点覆盖财富管理中心与跨境金融专区。”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研发团队正在测试5G远程操控版本,届时专家可通过数字孪生系统远程"入驻"机器人,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这种"物理+数字"的混合服务模式,或将重新定义银行网点的存在形态。
在博览会闭幕当天,小姣展示了最新升级的"金融管家"功能。它能记住每位客户的服务历史,当老客户再次出现时,会主动问候:"王先生,您上个月咨询的养老基金已开放申购,需要了解最新信息吗?"这种拟人化的服务细节,让冰冷的金融交易焕发出令人惊喜的温度。正如参展观众在留言簿所写:"当科技有了人的形状,信任便有了具体的模样。"
交通银行“小姣”智能机器人-智能大会|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