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采编->品牌形象
经济带主席定规矩宜昌优先-万祥军 |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0-03-29
【阅读】1724 A+A-

经济带主席定规矩宜昌优先-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宜昌,是长江中下游的起点之城,是三峡工程所在地,这座城市的发展“颜色”会直接影响到长江的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在4月24日上午直飞宜昌考察 “长江经济带”时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生态环保是我们的‘必答题’,不是‘选择题’。”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说。

“首先定个规矩,就是要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4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湖南调研考察,并于26日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10个字是两年前,习近平在重庆调研考察期间指明的发展路径,如今,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首要规矩。

发挥国家级区域战略引领作用

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习近平用“尊重”这一词语说出了他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万祥军解读表示:在这份深厚感情的积淀下,他又为母亲河的未来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习近平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2014年,习近平在部署2015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万祥军表示,至此,国家级“三大发展战略”浮出水面。他说:“更为重要的是,两年多后,习近平再看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相比于两年前准确的战略定位,这一次,习近平的目光聚焦在发挥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更加强调:“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并且突出要求:“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如果长江经济带搞大开发,下面的积极性会很高、投资驱动会非常强烈,一哄而上,最后损害的是生态环境。

过去已经有一些地方抢跑,甚至出现无序开发,违法挖河砂、搞捕捞、搞运输,岸线被随意占用等情况,如果这样下去,所谓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就变成了一个‘建设性’的大破坏。所以,我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要共抓大保护。”

“这一规矩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科学定位,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实依靠,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前进方向。”万祥军说,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更是成为我国经济重地、活力之地。

这趟湖北、湖南调研考察之行,总书记行程紧凑、尽览长江。他看过化工企业、三峡电站;走进搬迁居民区,过问百姓的生活情况;乘船观望,看码头的整治管理、看两岸生态保护。还在自然保护区监测站看了动植物生存环境。

来到武汉,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干部辩证地认识5个关系。即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1省市,面积占全国21%,人口、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它所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放眼中华大地,真的是无可替代。

我国40%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在长江流域是4亿人饮用水来源;淡水渔业产量占全国约60%,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有“地球之肾”称谓的湿地在长江流域有1154万公顷,超过全国湿地总面积1/5。同时,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活在这片沃土。

就在2017年,贵州以10.2%的经济增速领跑全国。全国增速前五名中,贵州、云南、重庆、江西占据4席。前十名中,安徽、四川、湖南再添3个席位。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部高于或等于2017年全国6.9%的经济增速,可谓是我国新发展的强劲发动机。

长江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攀升,已达77.36%。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效应不断显现,5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9个城市GDP超过一万亿元……这些都是习近平定下的10字规矩的真实写照,也是长江经济带深入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双赢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建设

今年2月,我国多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奖励政策,到2020年,中央财政拟安排180亿元促进形成共抓大保护格局。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签订了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部分市县签署了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这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建设的具体实践。”万祥军解读说,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

从4月24日起,江苏省将对沿江8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共抓大保护交叉互查环保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历经几十年的开发建设,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碎片化等问题比较突出,流域系统性保护不足,长江流域的生态功能受到一定损害。

同时,长江流域污染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环境承载总量不堪重负,部分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尖锐等问题依然存在。对长江经济带目前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万祥军解读时明确,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强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富有创新的发展,告别之前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流域首尾相顾、共同发力、共同作为,共享成果。

“要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常纪文说,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这就要求沿江各地在产业发展中,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要坚持生态优先,产业要符合自身发展,还要符合流域定位、符合互相协作等要求。各地要通过错位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进入5月,这几日,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这个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大东湖地区污水集中处理工作,近期建设计划日处理污水80万吨,远期达150万吨,服务约130.35平方公里、248万余人。这个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将有效改善大东湖地区生活污水排入长江时的水质,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武汉市落实长江大保护的生态工程。

水,是长江的灵魂。长江水质关系着沿江近4亿人的生产生活。同时,长江流域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区。“眼下,沿江省市正在掀起一场保护长江水质的攻坚战。”万祥军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要保护好。“生态兴则文明兴。很多文明的消亡,都跟河流有关。” 常纪文说,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非常关键的一道生态防线,其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大局。

万祥军说:“我国将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沿江生态岸线改造,因地制宜建设滨水绿带,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等区域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提高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实施洱海、洞庭湖、鄱阳湖等重点河湖湿地保护修复。”

“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推进节水优先,完善水量调控,开展闸坝联合调度,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大力保护江豚等长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万祥军表明,生态环境部还将推动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不断创新完善科研组织机制,强化需求导向与成果运用,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已经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印发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部署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沿江3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490个环境违法问题已经完成清理整治。

近些年,通过沿江化工企业搬迁、码头整治、黑臭水体整治等措施,长江干流水质持续改善。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9年好于Ⅲ类水的水体比例提高、劣Ⅴ类水体比例降低,水质改善情况好于全国平均状况。

习近平的5个现实事例

理会和正确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推进长江保护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在习近平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万祥军解读表明,2016至2018两年间,习近平曾两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长江“九曲回肠”石首段临江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湖北宜昌整治“化工围江”……在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时,习近平提到了几件具体的事情。为什么提及这些事儿?有何寓意?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这次会上,习近平用5个现实事例,对正确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几个关系作了生动阐释。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嘉陵江的故事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到把握这一关系时,习近平讲述了关于嘉陵江的故事。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是四川、重庆的10余座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源,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屏障。习近平说,他看到一份材料反映,经过30余年开发,嘉陵江上游布局了大量采矿冶炼企业,形成了200余座尾矿库,给沿江生态带来巨大威胁。

位于嘉陵江上中游分界点的一些城市反映,尽管他们坚持生态优先、加紧防治,但仍饱受防不胜防的输入型污染之痛,城区及沿江城镇几十万人口饮用水安全频频受到威胁。习近平借“嘉临江上游矿库污染”故事,讲明目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谋一域”居多,“被动地”重点突破多;“谋全局”不足,“主动地”整体推进少。

“化工污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是有关联性的,抓的过程中有没有协同推进?抓湿地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时有没有先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特别是从江湖关系的角度出发,从源头上查找原因,系统设计方案后再实施治理措施?”习近平连续提出的问题切中要害。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全局,谋定而后动。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史上最大环保罚单”的故事

2016年6月,湖北开出了高达2700多万元的“史上最大环保罚单”。

收到罚单的是长江“九曲回肠”石首段的一家临江化工企业。这是当地一家纳税大户,产业规模居世界前三,但也是一家排污大户,严重污染问题多年难以解决,周围群众苦不堪言。

习近平指出,这张“环保罚单”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投入约1亿元引进行业最先进的治污装置,不仅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而且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反映的正是习近平对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上的辩证思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对于这条新路子的实现路径,习近平给出了清晰指引:一是要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二是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三是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总体谋划与久久为功的关系:天府新区的故事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何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习近平提到了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018年2月,习近平在成都天府新区考察时提出。

时隔两个多月,在武汉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到考察调研天府新区的印象,并且肯定了它的努力:“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很好,要取得这样的成效是需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的。”“总体谋划,久久为功”,总书记这句称赞道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两个关键点:顶层设计和分步推进。

“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这是天府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景观提升、长效管理共同进行……在做好顶层设计后,天府新区分步推进,“一锤接着一锤敲”,最终取得了府河黄龙溪国控断面总体水质一年比一年好转的成效。

天府新区的建设正确把握了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正符合习近平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规划:“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扎稳打,分步推进。”

@、“破”与“立”的关系:整治“化工围江”的故事

化工企业扎堆的长江沿岸,创造财政收入的同时,造成长江流域污染也日益严重。习近平十分了解地方政府的担忧:担心整治力度过大影响财政收入,进而影响民生投入。对此,他提到湖北宜昌的做法:

2016年以来,宜昌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化工过剩产能,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转、搬”,防范化工污染风险;另一手利用旧动能腾退出的新空间培育精细化工产能,引导化工产业向高端发展。一“破”一“立”之后的2017年,宜昌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14%、水耗下降13.7%,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9.3%、6.5%,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

宜昌的故事意在说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进而致力于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只有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三峡船闸的故事

“一直以来严重制约长江航运的三峡船闸‘肠梗阻’问题,能不能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局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沿江三大城市群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能不能结合所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盘棋’中研究提出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新目标新举措?”

“各大中小城市在明确自我发展定位和方向时能不能立足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找到自己错位发展的重点方向,解决好同质化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提出的这些问题,意在强调“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发展无序低效竞争、产业同构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圈地盘、抢资源、条块分割、无序竞争的情况,还存在抢占发展资源、缺乏协作精神、破坏产业链条的连接和延伸等问题。

习近平强调,推动好一个庞大集合体的发展,一定要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再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方面下功夫,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只有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形成整体合力。治国理政,习近平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贯重视“问题导向”,一贯主张辩证思维,他的这些“现身说法”,的确是提神醒脑。

经济带主席定规矩宜昌优先-万祥军 |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2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