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新闻素材
应该被北京铭记的日子 于晓蓉:北青的态度和温度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209 A+A-

应该被北京铭记的日子 于晓蓉:北青的态度和温度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2012年 7月 21日,是一个应该被北京铭记的日子。

一场暴雨袭击京城,从最初网络上“到北京来看海”的调侃,到被媒体实时播报的广渠门桥下丁志健的溺亡事件——事态向着超出政府和公众预期的方向无情地发展着——房山出现河流决堤、云居寺的游客被困网上求救、上百中小学生被困青龙湖军校训练营、“侯帅不是女金刚”在微博上寻找去钓鱼却因暴雨音讯全无的父亲……

7月 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通报称,截至当日 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暴雨死亡 37人。

这个死亡人数在 4天后方被改写。

7月26日20时15分,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截至当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 77具遇难者遗体,同时发布了 66名遇难者名单及具体身份信息。

7月 27日的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是摆在北京每一家媒体面前的问题,而“铭记”——是北京青年报交出的一份“7 ·21”暴雨答卷。

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对政府、对公众、对媒体而言,都缺乏准备。

媒体随着政府应急响应级别的不断提升和新闻热线及网上信息的汇聚实时调整着自己报道的应急级别。

以什么样的节奏来组织报道,是我们在被大量信息裹挟前行的每一个出版周期里必须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重大事件中必须找到事件发展的自身规律,确定报道节奏,从而变被动追随为主动策划,找到报道的亮点,这样的摸索贯穿在整个暴雨报道的始终。

如何在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报道中打出一场有准备之仗?

截至 8月 3日,北京青年报共推出 7 ·21特大自然灾害专版 77个,其中,呈现 7月21日城市英雄的“雨·人”特刊,聚焦重灾区房山灾后之夜的“昨夜房山”,探问暴雨为何在房山肆虐的“溯河而上”系列报道等等,都是在有意识地变暴雨不可预知的被动为研判事件发展趋向后提前策划的主动,将有限的采访力量凝聚成合力打出组合拳。其中的高潮当属针对北京市 7月 26日发布77人的死亡人数和 66位遇难者身份信息特别策划制作的“铭记”特刊。

一组报道的内在态度

7月 22日,37人的死亡数字发布后,暴雨报道成为每日新闻的重中之重。此后,有消息说,北京将在遇难者身份确认后公布死亡名单。根据经验,北京青年报将死亡名单发布之日确立为此次暴雨报道的高潮,并对此进行专题策划。

在制作这组报道的策划阶段,“逝者”是曾经讨论的一个方向,找到每一个确认身份的逝者,将每一位逝者从冷冰冰的名字还原为每一个曾经活生生的人。但只聚焦逝者的故事,对于“7·21”来说仅仅有悼念这样的维度未免流于单一,不能完整体现我们对这场暴雨的态度——“铭记”。铭记每一位逝者,铭记那些让他们停止呼吸的地方,铭记一场暴雨的猝不及防……

7月 27日,北京青年报在头版以《我们铭记,那一夜在暴雨中逝去的生命》为题,将 7月 26日公布的 66位确认身份遇难者的名字一一列出。

当天 8个版的暴雨报道选择了将彩色印刷的版面全部制作为黑白的方式,通过外在的色彩载体,呈现一张报纸对遇难者的悼念。在报道内容方面,制作 6个版的“铭记”特刊,通过报道的层次和内容的逻辑,表达我们对逝者、对暴雨的内在态度——

《11位“无名”遇难者 你们是谁》以地图的形式对 7月 26日北京市防汛办发布的 66名确认身份遇难者的信息从遇难地点上进行信息梳理;

《那一夜那些人那些事》用两个对开版,对 7月 21日的暴雨进行事件层面的还原,通过对 7月 21日标志性的人和事的信息整合,将读者重新带回那一个暴雨夜;

《让逝者有不朽的名 让生者有永恒的爱》选取了包括广渠门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溺亡的丁志健在内的 10位遇难者,讲述他们的遇难和曾经有过的生活,将 10位逝者由冰冷的名字还原为一种曾经真实的存在;

《鉴定遇难者身份开辟“绿色通道”》则通过记者对位于房山区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二部进行探访,为读者呈现遇难者身份鉴定的过程。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报道空间内,通过 这一组报道的呈现,记录 7月 21日——这个北京城不能也不应忘却的痛。除了悼念,还得记住——记住城市管理应对的无力与混乱,记住那些“吃人”的地点,记住灾害面前的公众安全意识的缺乏……

一条标题之外的温度

在类似“7·21”这样的重大事件的报道上,一张报纸除了要有自己的态度还应该有温度,尊重逝者、尊重伦理,并向读者传递悲悯,传递力量。“铭记”特刊的很多细节处理上也体现了这样的价值取向。

这些细节最明显的体现是在标题制作上:

十位逝者故事的集纳以《让逝者有不朽的名 让生者有永恒的爱》为题,这个从泰戈尔的《飞鸟集》中“让生者有那永恒的爱,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的诗句转化而来的标题,维系着死与生的两端,铭刻下不朽与永恒;

此外,“死亡地图”的标题制作上,《11位“无名”遇难者 你们是谁》,从 11名未确认身份遇难者的角度切入,以疑问的方式代入,让读者产生情感关联,给纯信息梳理的“死亡地图”在冷冰冰的信息图解之外以温度。

这些细节也体现在主动放弃上:

66位遇难者的身份信息公布了,通过身份证号即可以找到他们所有人的照片,要不要用他们的照片拼出一个版?在让读者产生记忆的作用上,一张照片胜过一个名字,而且这也是一种铭记的方式。

这个方案最后被主动放弃了,如果未经许可就把逝者的照片登出来,对逝者本身是否尊重,对他们的家庭是否会造成二次伤害,是我们的报道首先要考量的问题。

这些细节还体现在利用社评发声上:

为了配合当天的铭记专刊,每日评论版也做了相应调整和跟进,整版以“7 ·21”暴雨为主题组织言论。《雨灾中,公共管理应再多些柔性关怀》、《暴雨袭京洗礼公民精神》等通过言论的方式对这场暴雨进行反思。《让我们对每一位遇难者说声“对不起”》则以“今日社评”的方式代表编辑部发声,将“77”这个在新闻中的一串数字,从没有体温的符号变成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逝去的遗憾和缅怀。

如今,暴雨的报道也已近尾声。回看这场暴雨,确是对新闻报道的一次试炼。

重大灾害报道不像“两会”报道、奥运会报道这样的大型报道,前者几乎不可预知,留给编辑部应对、思考、策划的时间短、任务急,线索庞杂而分散,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随着灾情信息的逐步披露不断研判和预估重要性的过程。在重大灾害报道面前,留给所有媒体的时间是一样的,比拼的,是线索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是排兵布阵的能力,更是内容和呈现上的高度、深度、态度和温度。

如何提高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报道能力,如何找到灾害报道的节奏,如何抢占报道的领跑点,如何确立报道的基调……“铭记”特刊的操作过程及其体现出来的表达态度和呈现温度的操作理念,也许可以为这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的实践提供参考。(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报)

应该被北京铭记的日子 于晓蓉:北青的态度和温度

3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