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新闻素材
走近黄岩岛 对我而言爱国,自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780 A+A-

走近黄岩岛 对我而言爱国,自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接到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打来的电话,是在 4月 16日上午 10时左右——事后得知这时他们内部的紧急会议还在进行——电话里通知我,准备出海,“去黄岩岛,后天出发,25天”。

出海4月 18日上午 10点,310船准时出航。10时 30分,我给同事谭人玮打了个电话,口述了一段文字,并发了两张照片。很快,310船前往南沙的消息从南方都市报的官方微博上发布出去了。

随船出海,不论记者还是船员,首现要克服的便是晕船。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大部分人在海上的前三天都会有强烈的不适。从大的环境来说,每年春夏两季,海上无风少浪,船很平稳,到了秋冬季节,特别是 12月至第二年的1、2月份,台风、季风不断,船只摇摆厉害,就算是老船员也会严重晕船。2010年 12月随船前往钓鱼岛时,风浪不断,有名随船的船厂员工第一天就吐了 8次,第二天不得不中途下船。据说当年最严重的时候,全船除了船长,其他人都倒下了,船长独自开着船破浪前行,为了防止自己无法坚持,生生把自己绑在方向盘上整整 18个小时。

从电视到饮水机,从床到键盘,船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固定的。前期晕船的时候,胃就像有人在搓揉一样不停翻滚,难受。最好的方法,只有躺在床上,侧着身子,蜷起双腿,尽量把胃限制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随后,整个人就在昏昏沉沉中被晃晕了过去,等醒来的时候,浑身大汗淋漓,神清气爽,赶紧爬上爬下四处采访,大概半个小时后,胃又开始难受,就只能再躺回床上,等着被晃晕。最严重的时候,被子就在我的脚下,想伸手去拉起来盖在身上,手却怎么也伸不出去。

3天,一般挺过 3天的适应期后,大部分人就会适应。接下来就是紧张的采访了。

航行船只继续向前,陆地指挥部的指令也不断传来,既有对航行计划的指示,也有对宣传的强调。既然作为随船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报道最前方的事件,同时也要考虑到所在船只以及船只所在部门的感受。很多时候,并不是宣传得越多越好,其中的尺度,只能慢慢摸索。

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见,仅供大家参考。

在海上,新闻一般分为三大层面,在有管控或者是高层有要求的情况下,三个层面的风险不同,不同媒体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第一层面,涉事海域的基本情况。

这次黄岩岛事件中,无论是国家级的央视,还是各地方媒体,在报道黄岩岛时所用的画面其实大多并不正确,各自把中业岛、美济礁、永兴岛等岛屿的画面当作黄岩岛配发,这些和事实相差甚远。

现在想来,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恰恰是媒体对于黄岩岛或者是海上岛屿的认知本身就比较缺乏,在这样的前提下,传播给读者的信息自然也就不够准确。进而言之,对海洋知识的普及也远远不足,当我们第一次在南都微博上展现出黄岩岛的礁石时,蛮多读者发出感叹,“原来黄岩岛这么小?”可事实是,海洋远远不同于陆地,即使是这一两百块石头,在海洋里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因此,涉海报道中,对于相关海域的具体介绍,是基本没有风险,也是较受关注的一个部分。

第二层面,船上的生活。迥异于陆地,海上的生活自有其特点。作为中国最先进的执法船只,它的内部结构究竟如何,在确保机密问题不泄露的前提下,普通读者还是比较关注的。而对驾驶这些船的职务船员,如船长、政委、水手长、大副等等,读者们也有兴趣。对于他们而言,一名老船长的成长史,也就是他与神秘莫测大海的交往史。因此坐下来,上至船长,下至普通船员,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些值得获取的新闻元素。

同时,海上的生活究竟如何,对于因为晕船而跳海自杀的猪,船员们钓起的近百斤重的鱼,渔民们手里毫不值钱的新鲜虾蟹甚至是海马,一切的一切,对于陆地上的人来说,自有其新鲜感。

这一部分内容,除了部分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内容需要屏蔽外,其它内容也可报道。但同时,这些内容基本是配稿内容,难挑真正的大梁。

第三层面,海上对峙。

对于随船媒体来说,海上的对峙显然是最有新闻价值也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了。同样以黄岩岛与钓鱼岛举例。对峙的情况,一般分为三种进度。

首先是抵近,不同的争议岛屿,对峙双方的实力不同,对峙现场的情况也完全不同。靠近时一般都会遇到它国船只、飞机的袭扰,对手实力越强,袭扰的力度越大。与菲律宾相比,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实力显然更为雄厚,无论是哪个争议岛屿,在钓鱼岛时,日本一度出动了 7艘舰船、2架飞机袭扰我编队,对抗的激烈程度比较罕见。

其次是进入核心区域,黄岩岛是由上百块礁石组成的一个 150平方公里大小的湖,进入湖,其实就基本抵达了新闻最核心的现场。

最后是登岛(礁石),显然,无论是从宣示主权的角度,还是从记者采写的角度,能在最核心的区域登上最核心的位置,意义重大。

这一个层面的采写,往往要看涉事海域当时的情况。如钓鱼岛争端中,前期双方正在激烈对峙,因而稿件可以大批量的发出,契合时机。到我抵达时,双方态度上已经有所缓和,但尚未最终达成和解,因此所报内容就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就需要记者一点一点去突破限制,今天发一段文字,明天塞一张照片,后天文字加照片,最后发出专题报道。当然,这些,都需要与随船的海上指挥部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充分理解他们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愿。

抵达310船抵达黄岩岛的当天。我开始不停地与后方联系,发布实时微博。第二天,4月 21日,我们迎来了黄岩岛巡航护渔正式序幕。

船上最多的就是时间,因此采访最好有个条理,前期采访什么,后期采访什么,出发前准备的材料也可以在船上好好消化一下。

不同于陆地,海上的活动空间其实非常有限,除了乘坐的船只,或者是编队的其它船只,或者是一些渔船外,记者本身不可能会有更多的地方四处游走。刚看到外国军舰或是飞机时,可能还会有一些兴奋劲儿,时间长了,人会麻痹也会有审美疲劳,“唉,日本的飞机又来了”,“唉,菲律宾的海警船又换岗了”。以我个人的体会,越是麻痹的时候,越要做好记录工作,有些素材是当时看似不重要,返航后才发现被遗憾的遗漏的珍品。不停地用笔、用相机、用摄像机记录下船上的点点滴滴,不论对自己还是对所供职的媒体,都大有裨益。

在第一次进入湖后,我脑子里反复想到的就是湖边上的那些礁石,心里盘算是否能登上它们。但因事涉敏感,最初,全船包括陆指都没有同意这一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海指同意我们登礁,虽然在临下小艇的最后一刻,仍然有人反对,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时候除了坚持便还是坚持了。

发稿海上的日子流逝的飞快,虽然不能发稿,但我仍然坚持把几个节点性的采访记录下来,并写成完整的文章。终于,5月 7日下午,获得消息,外交部将于第二天发布一个比较强硬的表态,加上其它因素综合判断,5月 9日见报会是最好也几乎是唯一的机会。

《三进黄岩岛

湖》这条稿,其实用的是一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叙述方式。把一件或者几件事情切割后,或以背景或以现场的形式分别嵌入稿件的每一个段落中,角度不断的从背景转化到现场,又从现场返回背景。

20多天的时间里,我前前后后进过 6次湖,最终,我挑选了其中 3次,并把剩下3次的一些内容融入稿件之中。三进湖,我分别叙述了三个层面:第一,黄岩岛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我们与菲律宾方面的对峙以及现场的争夺。第三,老渔民的黄岩岛作业经历。

我想,这三个部分是环环相扣,各有偏重的,基本可以涵盖在黄岩岛核心区域,我们所能看见,所能了解,所能展现的一切事件与细节。当然,又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更好的细节无法披露。

5月 7日晚上,我提前把 1.2万字的稿件和 18张照片传回报社。

至于后来微博上的国旗报旗之争,虽然是我始料未及的,却也一直没有公开解释,借《南方传媒研究》,做个说明。当天登礁,我先挥舞了一会儿国旗,随后把旗杆插在礁石上,那里有一个专门为插国旗钻下的小洞,只是因为礁石被炸过,所以洞特别浅,旗杆必须用手扶着才不会倒下。回来后整理照片,发现有国旗的照片都有我自己,而且全是正面,所以这张照片最终没传回报社。至于南都的旗帜,是4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报社发现,拿回家珍藏,这次出发前翻出带上的。

我想,第一,黄岩岛是中国的国土,把南都的旗帜放在祖国的土地上,无论如何不算错误吧。第二,相比国家,相比报社,个人永远渺小,不值一提,不发我个人举着国旗的照片应该可以被接受吧。第三,我当天传回的图片基本还是以新闻现场为主,应该还是没有偏离自己的主业吧?

无论如何,对我而言,爱国,自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作者:周皓 南方都市报记者)南方传媒研究36

走近黄岩岛 对我而言爱国,自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