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新闻素材
结合丧失过信心 陈峰:回首孙志刚案报道十周年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750 A+A-

结合丧失过信心 陈峰:回首孙志刚案报道十周年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编者按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刊登《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宣布废止收客遣送办法。一篇报道影响了一项立法,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没有过的事。

2003年9月5日,《南方传媒研究》的前身《南方新闻研究》的“新闻揭秘”栏目,请来作者和编者讲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问世过程,并从新闻学的角度总结了“孙志刚事件”报道获得成功的原因。

十年后的今天,本刊再次请来当年的作者陈峰谈谈媒体专业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在传媒变革中的种种感受。

陈峰说:“我从来没有对媒体社会责任感和新闻专业主义的结合丧失过信心。”

孙志刚案十年,以前的同事来采访,问我自己是如何总结这个案件的报道的。想了想,给出的答案是,当年这个报道如此轰动,除了舆论环境相对宽松以外,《南方都市报》的媒体责任与新闻专业主义操作的结合,再加上互联网传播,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2003年加入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组时,正逢报纸改版,向国外主流媒体学习,增加“社论”与“来论”的分量,重推深度报道,全面引入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手法。这些做法并非南都最先提出,国内媒体,包括同一集团的南方周末,也早有实践。但是南都应该是第一个真正成规模应用于实践的日报,在实践中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也加速了这些原则在中国媒体业务中得到普遍认可。

都市报这个媒体品种,大概是1995年前后出现,虽然比起传统的党报和晚报,更接近新闻纸,但是一直也没有能避开拳头加枕头式的猎奇名声。而南都改版后(那些今天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举措,当时来看还是非常的大胆,一时成为全国报纸学习的对象),客观上推动了都市报从市民小报成为得到社会精英人群(包括党政干部)认可的主流媒体。

一般民众说起来包括南方都市报在内的南方报业,更多是会提到“敢言”这个词。南方报业确实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作为媒体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过媒体的本质更多的还是忠于对事实的报道,只有如此,媒体才成为一个公民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没有媒体,公民无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足够的了解,参政议政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影响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影响力大的媒体,其报道如果出现问题,也更容易误导读者,因为媒体的权威性,是会为自己的报道担保的,这是不言自明的规则。而记者不是神,多数情况下,也不是现场亲历者(现场亲历者也经常会回忆出错),对事实只能无限接近,很难完全复原。要想不误导读者,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报道规则,比如中立客观平衡的表述,严格的消息源要求,评论与事实分开等。这就是今天已经普遍被认可的“新闻专业主义”。

当年作为一个普通记者,跟报社领导接触不多,想不起来南都当年是否明确提出过新闻专业主义,但是无疑在那一年的新闻实践中,《南方都市报》在新闻专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在了其他媒体前面。

在谈及《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时,社会公众更多的是从情感出发,赞赏南方都市报的“敢言”,对报道本身的专业性提及不多。这大概也是中国的国情所致,人们更乐意看到媒体敢说话敢批评,基本认为敢说话的记者就是好记者,但是如果事实不扎实,不仅仅会让媒体很难走远,而且影响力越大,如果不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就更容易误导读者,当下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知名媒体,在错误的价值观指导之下,对新闻事实进行随意的剪裁和取舍,最后的结果是影响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

而从《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来看,报道的震撼力完全来自于事实本身,而绝非记者的评论和情绪的抒发。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完全没有伤害到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报道刊发以后,有官员愤怒表示要告倒南方都市报,社会上对收容制度的取消也有不同声音,但是时至今日,却没有一个官员,没有一种声音,质疑过报道本身是否失实。新闻报道忠于事实本身这种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为社会公众的参与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当民意在互联网上沸腾时,收容的废止,其实已经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十年回望,新闻专业主义也好,都市报的主流化之路也好,似乎走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是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国媒体无论是在价值观还是在新闻专业主义的认知上,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新闻管理体制。而互联网的冲击,让这种多元化变得更为混乱。

新闻管理体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中国特有的现象,这里不便展开来讲,就说一说互联网的冲击吧,这个冲击,不是说对用户和营收的争夺。

传统媒体的一个特征,是内容生产的精英化和传播渠道的控制。在传统媒体,编辑部是内容生产的把关人,而渠道,不管是平面媒体的发行渠道,还是广电媒体的频道落地,都是在媒体及媒体管理部门的控制之下。普通民众,作为非编辑部的成员,如果想对社会发声,就必须通过传统媒体,虽然理论上来讲,传统媒体本身应该是有大众论坛的性质,但是这种论坛,仍然是牢牢被控制的论坛。

互联网的出现,首先是从渠道上打破了这种垄断。从门户时代的新闻跟贴,到论坛与博客的用户产生内容,到今天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民众可以不再借助媒体,就直接对社会发声,

传播渠道的全面变革,必然带来内容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应该说,全世界的传媒业界,都没有做好迎接这种挑战的准备,中国尤甚。

以前一条新闻线索,要经过记者的采访,要经过编辑的把关,最后才能见诸于报纸这样的媒体。而现在一个网民直接上网发声,如果能够得到意见领袖的关注,则这种发声就会迅速放大,其力量之大,是传统媒体所难想像的。雷政富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这时候,传媒会发现以前自己所依靠的独家新闻、时效性等都面临着挑战,所谓的自媒体,也不再讲求任何中立客观平衡这种要求,没有任何采访,甚至看不出任何消息源的消息,就可以被放出来,平衡更无从谈起,很多长篇大论,看来看去只有一个匿名的消息源,对其中涉及到的任何一方,都没有采访和求证。包括一些传统媒体人出去创办的自媒体,也大都是这种操作手段。

于是十年过去,互联网成为传媒中最大的一块增量,但是这个增量,却极大地稀释了个别媒体(像南方报系和财新传媒)的新闻专业主义努力,人们开始怀疑的不仅仅是新闻专业主义,甚至开始怀疑记者存在的价值。很多人会问,如果微博上什么都有,要记者何用?

一方面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媒体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爆炸式传播,另一方面,传媒自身的存在价值都受到了挑战,更不用说价值观和新闻专业主义了。

客观的讲,这种混乱也是中国的国情所在。空话套话甚至假话,多年来一直流行于中国新闻领域,当南方各媒体,追求讲实话讲真话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却被社会上一些人骂为“汉奸媒体”。再加上严苛的新闻管理环境,不可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媒体业务的进步。

不过,作为一个多年媒体人和多年的互联网从业者,我自己倒没有那么悲观。传媒在各种新技术的冲击下,会有很多变化,传播方式的变化,内容发布形式的变化,渠道会变化,终端会变化,但是新闻价值是永远不会变。民众对媒体价值的质疑,更多是媒体做得不够好,他们看到媒体因为各种原因,能够提供的内容,并不比自媒体的内容更专业更深入。

去年《南都周刊》的王立军报道,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之前互联网上有关王立军案的传言满天飞,其中大部分证明也是非常准确的,但是当《南都周刊》的报道出街后,一时间洛阳纸贵,想买都买不到。这篇报道如此受欢迎,我相信正是因为记者的深入采访和编辑的用心加工,完整地描绘出了王立军得势时的重庆社会生态。这也证明,如果媒体真的能够贯彻新闻专业主义,能够耐得住寂寞,为用户提供深入的报道,不仅能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能够从社交媒体上抢回大部分用户。

只要世界在转,新闻就永远不会停,只要人类的普世价值没有变化,新闻媒体的价值就永远存在,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真正的新闻专业主义,为用户提供优秀的新闻作品。

来采访我的南都同事,最后希望我能说一句话,我想了很久,说:这么多年过去,我从来没有对媒体社会责任感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结合丧失过信心。

(作者系网易网站部副总编辑、2003年南方都市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作者)

结合丧失过信心 陈峰:回首孙志刚案报道十周年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