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原创评论
不怕辣怕不辣 辣不怕的湖南女生 郭芳: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049 A+A-

不怕辣怕不辣 辣不怕的湖南女生 郭芳: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郭芳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湖南女生,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200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新闻系,入职《南方》杂志,从事时政、经济等领域报道。职业理想是,让新闻报道成为社会前行的力量。

在党刊做新闻,难以猛料取胜,睿智和深刻是必要的。从平凡处入手,穷追猛问,发现独特的报道价值,然后用一种有思想的文笔表现出来,这是郭芳擅长的。

思考是铸就这种能力的土壤。追求政经新闻的品质,穿梭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珠三角普通外来工的时空变换中,郭芳总是反复地向自己发问,你怎么看?直到问出一篇篇引起政府高层关注的报道。

普利策奖一直被当做是“新闻的诺贝尔奖”。19世纪初,普利策曾这样形容新闻记者 :“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

这句话,穿越前后两个世纪都被视为新闻系教科书上最经典的台词。当年,坐在大学课堂上我也曾惴惴不安地想着,我能成为一个望者吗?

一、“穷广东”想对省委书记说的话

我毕业于湖南大学。

在外界眼中,湖南大学里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其前身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而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建筑,却是图书馆旁边的东方红广场。这是我们怀抱书本行色匆匆前往北楼、中楼上课的必经之路,这是我们每天早上赖床之余连滚带爬赶来做早操的地方。我们曾经以为,这是我们大学时代最熟悉的地方。

但是直到毕业,我才悲剧地发现,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东方红广场上有一座毛泽东雕像。“毛泽东像是左手在前,还是右手在前?”某天上新闻专业课时,老师意味深长地扔出这个让人猝不及防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却暗藏杀机,其难度系数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我曾恶作剧式地向超过 100个湖大毕业生抛出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答对,因为答案是“毛泽东像的双手都在后面”。

这个故事让人一笑之余,也让我陷入了思考:新闻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有特有的观察力。既“观”又“察”,由于记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即使是同是一件新闻事实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报道。

我曾两次采访粤北某山区县县长,这位县长在提及“林业发展”时态度的,就让我抓住了一个重要题材。第一次的采访话题是“干部知识怎样转型升级”,这位县长举例道,当地空负“林业大县”盛名,却没有一家像样的木材深加工工厂。许多木材被简单加工成木片,廉价出售到珠三角等地的工厂。林业部门的干部就可以在学习中思考,引进一些高附加值的木材加工企业。

第二次采访这位县长的时候,正值主体功能区酝酿出台之前。这个山区县被划入生态发展区,其产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让这位县长并不轻松的是:“因为要让森林休养生息,原材料木材的供应量将会越来越少。仅林业一项,每年减少了几千万元收入。”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让山区县这个“穷广东”的典型代表很是纠结。

这位山区县长对“林业发展”的细微变化,如果稍不留意就会被当作190 普通信息遗漏。还好,我没有。我由此关注到“生态补偿”这个话题,跟踪踏访了南岭生态区试点县——韶关始兴县,直击当地为保护生态付出的能区改革将难以为继“的观点,传递出“穷广东”想对省委书记说的话。

这篇稿件在公开发表之前,我将调研内容首发于《南方杂志·领导参阅》,获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关注,并批示“请小丹同志阅酌”,为《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等政策出台提供了决策参考。

对我而言,观察仅仅是报道的起步。

二、让基层声音直达中南海

这两天不经意中看到一则财经新闻,标题是《“一封内参”差点关闭了股市》。新闻大意是说,1990年六七月间,正当上海和深圳两市紧锣密鼓地筹备创建证券交易所的当口,当时《人民日报》驻汕头、珠海和深圳经济特区的首席记者王楚,写了一份情况报告,反映当时深圳股市的一些热闹现象。

据王楚事后表示,他的用意只在引起社会注意,这是改革产生的新东西,应该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不能这样继续狂热下去,断送这辉煌的改革试验。当时国务院的正副总理都批示,请国家审计署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组成联合调查组,于 1990年 7月 3日至 7月 17日赴深圳进行调查。

这当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最终的结局是这封内参差点就关闭了股市。脱离股市这个事件本身,这则新闻无疑向世人证明了:新闻的力量,真的很强大。记者手中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报道,就有可能影响决策者的方向,改变历史的轨迹。

然而,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怎样才能做到呢?在工作多年以后,我发现其实这并不难做到,答案也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调查、研究。说到调查研究,就要有“拼着精力把一个事件研究透彻”的劲。

作品名称:生态县艰难转身的背后

刊载媒体:南方杂志

发表时间:2012年 2月

作品影响:记者跟踪踏访了南岭生态区试点县——韶关始兴县,直击当地为保护生态付出的艰辛和面临的难题,提出“如果生态补偿、政绩考核指标、生态产业政策等相关配套没有跟上,主体功能区改革将难以为继”的观点,传递出“穷广东”想对省委书记说的话。

记者并将调研观点撰写成领导参阅稿件,获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关注,并批示“请小丹同志阅酌”,为《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等政策出台提供了决策参考

作品名称:新兴产业工人系列调研:《珠三角遭遇“新兴产业工人争夺战”》、《拿什么聚集世界一流的技术工人》

刊载媒体:南方杂志

发表时间:2011年 8月,2012年 3月作品影响:稿件发表后,记者根据调研观点撰写《“政府可以引进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却引进不了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等领导参阅稿件。

稿件获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批示,汪洋将稿件中有价值的观点圈出来,并对此稿批示道:“有道理,尤其是第一条意见,值得抓紧探索。” 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也随之对稿件批示,要求“组织研究有关政策性意见和改进措施。”稿件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影响和推动了政府决策进程。

调查越详细,思想也就越深刻。还好,《南方》杂志为调研型记者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回望我的记者生涯,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我从事了将近 10年的经济、时政等领域报道,几乎跑遍了全省 21个地市以及大量的县、乡镇,采访过上千名政府官员、上百名企业。调研中,我的角色不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家,仅仅为真实地还原事实场景;于我而言,我更像是携带高倍显微镜的医生,只为寻找到问题最根本的症结所在。

《财政“省管县”改革不能单兵突进》报道,便是在这样的调研中产生。我在山区县采访时,发现许多官员对财政“省管县”的期待由来已久。然而,当财政“省管县”改革真正步入深水区时,山区在一片叫好的同时,也在担忧改革引发的“并发症”,比如,县级财政缺口如何填补,市里不再出台配套项目资金有可能让县级财政雪上加霜,等等。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我连续一周调研了三个县,除了与当地县委书记直接对话,还走访了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等诸多基层部门。

这篇文章在公开发表之后,我将调研观点撰写成《财政“省管县”改革不能单兵突进》稿件,发表在第一期《南方杂志·领导参阅》上。这是我撰写的第一篇内参报道:稿子发出去之后,能否引起政府关注我的心里也没底。结果没多久,省委办公厅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此时我才知道,这篇稿件引起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关注,表示“文中相关观点,可以报送中央”。

这篇稿件的幕后,还有一个意味深长故事:调研稿件于当年 6月已经完成,本来是预期发表在《南方杂志·领导参阅》创刊号。结果《南方杂志·领导参阅》的筹备期实在太过于漫长,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正式出版。没想到的是,这篇稿件历经半年时间后发表,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丝毫褪色,最后还能直达中南海的决策层。

在很多业内、业外人士看来,新闻是易碎品,新闻的保鲜期太过于短暂。而这次的采访经历让我赫然发现,原来调研稿、深度稿的保鲜期如此之长,生命力如此之久。也正是从这篇报道开始,我真正走上了调查记者之路。

三、“取经新加坡”引发的后继报道

可以说,刘野老前辈的“省委书记论”,影响了我的整个新闻职业生涯。刘野,何许人也?刘野生于上个世纪 30年代,是新华社《瞭望》杂志前副总编辑。在我外婆生活的那个年代,刘野就已经在革命根据地从事新闻报道;在我刚出生的那年,刚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的刘野,受命成为《望》杂志的主要创刊人之一。他编发的独家报道《邓小平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整理被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003年,也就是《南方》杂志创刊那年,刘野老前辈是当时某省委领导特别钦点从北京请来的权威顾问。 刘野老前辈是个爱研究问题、爱思考的学者型新闻人。他也把这种传统带到了《南方》杂志。 “作为一名优秀的政经记者,就要思考省委书记、省长在想什么,甚至要思考省委书记、省长尚未想到的。”当年在选题会上,他提出了的“省委书记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新闻从业 10年,我始终关注“省委书记在想什么、省长在想什么”。我总是在采访中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思考:如果我是省委书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办?“取经新加坡”系列报道,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007年 1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履新不久,就提出解放思想要有胆有识,要有世界眼光,“广深要敢于跟新加坡、首尔叫板”。2008年,我和时政部主任母发荣前往新加坡采访。当时我们独家专访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推出《李显龙:得不到民心,就得不到选票》、《怕输的新加坡》等系列报道。

这组报道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重要突破。这组稿件对转型中的广东很有借鉴意义,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关报道被《联合早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全文转载。2008年 9月,汪洋出访东盟四国,专门将当期《南方》杂志作为特别礼物赠送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李显龙在与汪洋的会谈中,也多次提及《南方》杂志对他的独家专访,并称报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实上,“取经新加坡”的系列报道并没有结束。

作为一名政经记者,我同省委书记一样,长期关注着珠三角的转型升级。新加坡采访结束后,我没有停止思考,直觉地将广东的现实困窘和新加坡经验联系起来:新加坡和珠三角虽相隔数千里,成长轨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上世纪 70年代末,新加坡同样站在产业转型的十字路口。然而,当年新加坡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成本较低的亚洲邻国时,却没有像珠三角一样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

我从采访中找到了答案。“产业升级要有基础。”当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亚太司司长林国强向我们解释道,“因为具备世界级技术工人,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与新加坡共同升级。”于是,我带着问题前往珠三角调研,发现许多新兴产业都面临着高端产业工人的巨大缺口,这使得广东转型的脚步大大放缓。

我由此撰写了《“政府可以引进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却引进不了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等领导参阅稿件。稿件获得时任省委书记汪洋的关注,汪洋将稿件中有价值的观点圈出来,并对此稿批示道:“有道理,尤其是第一条意见,值得抓紧探索。”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也随之对稿件批示,要求“组织研究有关有关政策性意见和改进措施。”

一篇新闻稿件,能有着怎样的力量?稿件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反映基层一线的呼声,能够得到政府决策层的关注,能够成为社会前行的力量,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新闻职业的价值所在。

做记者,值了!

(作者系南方杂志记者)

■“问题青年”故事多

母发荣

拍档郭芳思维敏捷、伶牙俐齿,发起问来,一般人是招架不住的。

这种本领表现在工作中,就是特别能战斗。尤其是面对的公务繁忙、行色匆匆的政府官员,郭芳总能将紧巴巴的采访时间延长、延长、再延长。在单位里有个经典的段子,有次郭芳采访某县委书记,恰逢当时书记刚刚上任,大部分时间都忙于乡镇调研。新闻秘书无奈地摊摊手告诉她:“书记接受采访的时间只有半小时,不清楚的问题我们会准备书面材料。”

拿书面材料充数,这从来不是郭芳的行事风格。当时我们都不在现场,当时的情景已经不得而知。但是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最后采访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县委书记依然谈兴正浓。不知道郭芳是如何想法设法做到的,但这样的事情在郭芳身上经常上演,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也不知从哪天起,郭芳也就成了我们眼中可爱的“问题青年”。

“问题青年”故事多,不亲历是体会不到的。4年前我与郭芳一同前往新加坡采访,我算是见证了这个“问题青年”的种种表现。打破砂锅问到底,是郭芳的基本招数。只要给她采访的机会,那问题就是源源不断的,抽刀断问题问题只会更多,除非认真作答。

还记得,那时我们一同采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总部采访刘炳森秘书长。采访始于上午 10点,结束于下午 3点,郭芳硬是将中国记者锲而不舍的精神发扬光大到了狮城。刘炳森秘书长一方面比较绅士,另一方面也为此种勤奋敬业的劲头所感动,只是碍于新加坡严苛的财务制度,没法宴请眼前的美女记者,只好饿着肚子详细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明知故问,是郭芳的绝招。这一招对付自信满满的官员非常好用,当然需要辅以身体语言,眨巴眨巴大眼晴,略带崇拜的微笑。大家都知道,采访政府官员是不容易的。他们私底下,什么话都敢说,其中不乏观点犀利、见解独到、妙言连珠的表达。可一面对记者,就绷紧了神经。这个时候从明知故问开始,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拉近距离,然后就可以听到犀利观点、独到见解,连珠妙语。

比如,郭芳撰写的《财政“省管县”改革不能单兵突进》稿件,把基层的声音送进了中南海,反响很是不错。但是采访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许多山区官员对财政“省管县”带着期待和担忧的复杂心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区官员都愿意侃侃而谈。从他们的角色而言,他们并不愿意触碰这个敏感地话题,“毕竟改革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底,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和市里的关系”。

但是这点困难难不倒“问题青年”。郭芳凭着一如既往的韧劲,左冲右突,拿下了三个山区县 10多个部门的采访。事实上,郭芳也没有完全不顾山区干部的感受,她将稿件的尺度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稿件刊登后,那些接受采访的山区官员也放下了担忧,直呼“此次采访表达出了他们的真实心声”。

步步紧逼,是郭芳的狠招。尤其是向“讲官话、套话”的官员问出个所以然。说句老实话,这一招也是险招,如果分寸把握不当,拿捏不稳,就极有可能让采访陷入僵局。郭芳不怕,自有办法。语言是可亲的,只是语意凶险,埋下伏笔,让问题一步一步达到目的。

事实上,这些招数要发挥最大效用,还需要协同发力。作为《南方》杂志社著名的“问题青年”,郭芳不仅娴熟地驾驭着这些招数,还非常清醒。她知道,招数是末,真诚才是本。要不怎么会在这么多次采访以后,郭芳居然没有收到一次投诉,反倒是某某书记邀请她去当宣传部长。(作者系南方杂志时政部主任)

■江艺平点评

供职于注重高端影响力的党刊编辑部,郭芳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她写的报道屡屡直达上听。然而,做一个接地气的记者,更让她引以为荣。记者,不是御用的文字匠,而是独立的思考者。沟通底层和高层,太需要直面真实的瞭望者。

不怕辣怕不辣 辣不怕的湖南女生 郭芳: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