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原创评论
谁有资格给我搞得千疮百孔 王天定:白纸黑字有多重要?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830 A+A-

谁有资格给我搞得千疮百孔 王天定:白纸黑字有多重要?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有几家报纸要我写点评报意见,我一般会上网看它们的数字报。看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个现象:这些数字报上线之后不久,很快就和印刷版完全不同,许多稿件会从数字报版面上消失,原来的地方有时会用许多报头图案取代,有的会有广告取代,而有一些,甚至会不露声色地换上另一篇稿件。

看的这些数字报纸,有些是免费的,有些则还是付费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免费的还则罢了,我付了费的,理应就是我的东西,我买来的报纸杂志,我会敝帚自珍,没我同意,谁要擅自给我个七零八落,我当然不肯。同样的道理,我付费购买的数字版,谁有资格给我搞得千疮百孔?

问报社同仁个中缘由,他们讲出差不多的苦衷:这些被撤掉的稿件,大都是见报后引起一些争议,报社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这样一来,一个潜规则在报社内慢慢形成:每期报纸出版后一旦遇上点麻烦,发出去的报纸没有办法,那就先从数字版上撤稿,既是出于自保,也是为了应付,这几年的情况看,无论应付上级责难,还是化解责难,从网上撤稿是一个蛮有用的招数。这个时候,读者的感受与权益,他们已经无暇顾及了。

从数字版上撤掉一篇稿件,对报社来说,易如反掌,从数字报上撤稿就能应付上级责难,这让前数字时代的报人看来,真会感慨万千。想当年,如果一个报纸上某篇报道出了问题,报社领导除了检讨担责,其实没有别的太好办法,当然,也有试图收回发出去的报纸。1988年,甘肃《武威报》发了一篇让某领导不爽的稿件,《武威报》总编辑慌不择路,下令报纸收回重印,让记者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收报纸,结果酿成当时轰动一时的“武威收报事件”,后来出版的一些新闻学词典上,许多都收了这个词条。报纸白纸黑字印出来并发出去之后,是很难再收回来的,那跟覆水难收是一个道理。像《武威报》这样发行量并不大的报纸都难以收回,更何况发行量巨大的报纸,就更不用说了。谁要给领导出这种点子,简直就是猪一样的队友。

数字时代,似乎在改变着这一规律。报社在已经出版的数字报上或大动干戈,或修修补补,或偷梁换柱,或移花接木,都没有技术障碍,而且到目前也似乎没有法律障碍。当下还是数字报与印刷版并存的时期,但我们已经看到,数字媒体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相比较,印刷媒体如果没有数字平台,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了。随着接收终端的进一步改进,读者阅读习惯的逐步改变,印刷报纸总要终结的那一天,等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世界上再没有了白纸黑字,对于人们来说,这一变化,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遥想100年前,著名报人史量才先生接手《申报》,在别人花重金收购囤积白报纸的时候,他一反常规,连续多日大登广告,求购创办40年来的旧《申报》,他之所以如此,乃是相信“慨自17年中,兵争扰,而国家之文献荡然无存。一旦政治清明,朝失而求之于野,此戋戋报纸,或将为修史者所取材乎”。史量才先生此举当然是深谋远虑,从报纸出现之后,“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这一份草稿之所以还比较可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正在于它出版之后的不可改性,才让它能入历史学家的法眼,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印在纸上,不能再改动的白纸黑字,让草稿多了一份可信。现在数字报美轮美奂,只是,它还是不是可以据此修史的可信的草稿?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

谁有资格给我搞得千疮百孔 王天定:白纸黑字有多重要?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