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经验交流
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 王卫国:寻找职业平衡点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208 A+A-


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 王卫国:寻找职业平衡点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王卫国单位 南方都市报北京新闻中心。出生年份:1982年。毕业院校:南开大学。新闻从业时间:2005年。偶像:乔布斯。爱好:摄影。


挑战

入选理由低调沉稳、勤恳严谨,走在潮流和技术的前端,连市府通讯员都偷偷模仿他的衣着风格,好多记者搞不定的女处长,他一出马就能沟通顺畅。这就是王卫国。他曾在微博转帖:“你现在的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只为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过去一年,王卫国厚积薄发,佳作连篇。

2005年一个寒冷冬天的清晨,天还没有亮,我从南开大学的宿舍楼出发赶往天津火车站。这一天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在北京城西的友谊宾馆,南方报业的一场校园招聘面试将在当天上午举行。

时至今日,7年前那次竞聘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道程序都让我记忆犹新。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工作机会,并且开启了命运中一段非常特别的“南方”之旅。

我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我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是我内心的向往和理想的寄托。在这个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里,“理想”二字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或者是一场执迷不悟的等待。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理想是一种气质,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赋予自我与这个世界真诚相处的勇气与信念。这么多年来,这份感觉让我在面对工作蹒跚起步的挫折时,面对采访四处碰壁的窘境时,依然能够保持对这份职业的尊重和感恩。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在网上喜欢用“丁丁”或“王丁丁”这个网名,这的确源于我在很小的时候看到的那套漫画。那时候我经常去表哥家玩,他有很多小人书,我最喜欢其中那套 198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黑白版《丁丁历险记》。

比利时画家埃尔热在上个世纪 30年代创造的这位年轻记者,为我描绘出对这份职业的初始想象。丁丁总是顶着一小撮羽冠般头发,穿着高尔夫球裤,带着他的小狗白雪奔走于世界各地,他能去很多地方,认识很多人,从一次历险到下一次历险,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每一次都是正义战胜邪恶。

后来真正从事这份职业,我逐渐发现记者的职业魅力——至少对于我来说——就在于永远要保持好奇和学习的心态,永远有未知的领域等着你去开拓,永远有新鲜的文本等着你去阅读。正是这种不断奔走,不断探索的状态让我勤于思、敏于行,保持着个体与社会沟通的脉络通畅,收获着其他工作难以带来的充实感。

刚刚过去的 2012年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富有挑战的一年,因为我要面临一次重要而艰难的选择。

我离开了工作 7年的广州新闻部,放弃了多年积累的新闻资源,选择到北京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这个选择让我不得不面对很多难以细述的离别,同时也面临很多陌生而新鲜的挑战。我在迫使自己实现一次记者职业的转型。

在广州的大部分时间里,我的报道领域集中在土地和房屋的公共政策,后来与城建小组的同事并肩奋战,我很荣幸自己能够从广州第一高楼——432米的国际金融中心打地基写起,一直写到这栋大楼 101层封顶。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见证了一座城市地标的崛起,也通过一篇篇报道见证了一座城市筹备亚运的曲折历程和转型升级的华丽蝶变。

2012年夏天一个星期日的傍晚,暴雨倾盆。与物流公司交付最后一批托运的行李后,我与这座城市匆匆告别,来到了远隔几千里的北京。

此前我曾连续 3年在全国“两会”的时候赴京采访,那就像一个多年寒窗苦读的学子赴京赶考一样,赶赴一个国家级别的新闻战场。平时习惯了与处级、局级官员打交道的采访在这里变成要时刻准备着向部级官员抛出足够分量的问题。

然而这一次,我是常驻北京,是要在这片更广阔的新闻天地里深耕细作。来到北京后首先面对的是要适应这里的新闻环境,克服国家部委“门难进,口难开”的现实困难。作为驻京记者,我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一种开拓新领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许是远离报社总部的原因,这边的采访不再有主场作战的优越感,必须倍加努力和精心准备,才有可能完成一次重量级的采访,才能不辱使命,争得寸进。

我在北京的报道领域以政经新闻和国土部、住建部的新闻为主。在这边的新闻实践和探索让我进一步理解了时政记者的职业定位,我更加明确地意识到不能仅仅满足于动态的监控和报道,而是要尽快建立起更宏观的时局意识,对时政动态和政经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解读。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新闻对接。上半年的某个时刻,我可能还在广州某个城中村关注一次征地拆迁协议的商讨;下半年,我开始在北京密切关注阜内大街 64号国土资源部大楼里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的一举一动。这种上下打通、真实可感的采写经历,让我有一个更全景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时政领域一项政策的演进历程和变迁逻辑。

作品名称:十八大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具有里程碑意义

刊载媒体:南方都市报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作品影响:这篇稿子是在恰当的时间,采访到恰当的牛人,深入透彻地谈了恰当而专一的话题。这次采访直接面对并巧妙驾驭敏感话题,是南方都市报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报道中一次安全而成功的尝试,报道在十八大闭幕后首日刊发,受到政界学界和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作品名称:广州城建美丽的代价:负债逾千亿

刊载媒体:南方都市报

发表时间:2012年 1月 10 日

作品影响:报道引发正在参加“两会”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高度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将地方债纳入人大预算监管。2012年底举行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报告。南方都市报在地方投融资体制这一公共政策演进过程中,发挥了权威解读、深入报道、舆论监督和推动政策完善的作用。

时政记者是在观察和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而且他们的文章往往可以去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当然前提是时政记者要做出对这个时代足够深入的理解,梳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触动社会对公共问题的关注与激辩,促成社会共识的达成与完善。

金秋时节是北京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但我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秋天过得并不轻松,一场五年一次的新闻大考即将登场。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在 11月 8日开幕,这次大会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新闻人来说,能否近距离观察和报道这次大会,是对一个时政记者成熟与否的考验。

其实早在 3个月前,许多记者就已经开始着手十八大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查阅了丰富的历时资料,熟悉每一位党代表的经历和特点,分工拟写各自熟悉领域的采访提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报道空间和采访机会在会议召开前和会议期间被很大程度压缩。面对有限的操作选题,我在这次报道任务面前和许多同事一样感受到巨大的紧张与焦虑。

对于这次大会的报道,值得我回忆和总结的是一篇人物专访稿。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中国执政党关于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郑万通正是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并最终写入十八大报告的关键人物,由他首先提出的“界别协商”也写入了十八大报告。对于解读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协商民主制度的话题,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接受采访了。

报告发布的当天下午和晚上,我及时通过有关渠道联系郑万通副主席,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沟通和细致缜密的采访提纲设计,终于获得这次采访机会。2012年 11月 13日,郑万通在全国政协主席楼的办公室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的采访。这是南方都市报首次“面对面”直接采访现任副国级国家领导,南都也是十八大以来针对报告中政治体制改革内容进行深度访谈的首家媒体。

编辑对这篇稿件的评价是,“这篇高端访谈是在恰当的时间,采访到恰当的牛人,深入透彻地谈了恰当而专一的话题。”此前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他为何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长篇访谈?郑万通与记者见面时直言是因为看到记者采访提纲列得专业,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而接受采访。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而协商民主制度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次采访直接面对并巧妙驾驭敏感话题,在谈及西方竞争民主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比较时,郑万通指出西方民主“往往致力于彰显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忽略了民主对团结的需求,造成推进民主进程中的团结危机”。而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是各方力量的联合和人民的凝聚”,“目的就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谈及专题协商的发展前景时,郑万通毫不讳言地建议“协商领域可拓宽到选举协商”,并回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协商任务中就包含协商候选人名单。

当我从采访录音中整理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时,我感到这是一次有实质内容而且是有分量的政治访谈,我和编辑在稿件后期编排过程中都为此感到振奋。这次报道是南方都市报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报道中一次安全而成功的尝试,报道在十八大闭幕后首日刊发,受到政界、学界和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随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中央媒体在 11月底开始关注和报道这一题材,而他们对郑万通的专访内容不但在时间上远远落后于南都,而且在内容上也没有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谈得透彻。

忙完这个秋天的任务,我又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报道筹备中。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也是我来北京后从时局新闻角度关注较多的领域。

北京的新闻场最大的特点是聚集了许多高端资源,特别是经济学界,许多在当代理论界和高端智库中活跃的专家学者频繁出现在北京的各种论坛和讲座中。他们可能昨天还在参加中南海的问政座谈会,今天就有可能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更直接的影响力。

记得去年 7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举行了经济形势座谈会,周其仁、华生、许小年、屈宏斌、曹远征等著名经济学家参加了这次活动。与这些专家建立联系并争取深入访谈的机会显然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就在 7月 21日星期六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北京海淀区的校区有一场讲座。我早早获悉这次活动预告并在当天下午参加完北京大学林毅夫出席的一场论坛后准备赶往许小年的讲座现场。

这一天有一个突发情况就是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北京“7 .21”雨灾,当时的情况是这座城市的路面交通几近瘫痪,我从地铁站趟着没及膝盖的积水步行赶到了活动现场。遗憾的是许小年教授的车也堵在北京三环路上,据说两个小时只移动了 20多米,最终这场讲座不得不宣布取消。

这次采访经历虽然看上去是空手而归还十分狼狈,但我想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让我在过去半年时间里迅速积累起日益丰富的专家库资源,不断为下一次政经题材报道拓展人脉。

此前的积累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报道中赢得收获。

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经济新政的关键会议,南都在今年的解读报道中不仅突出了重点和新意,还经过一周的紧张筹备在 2013年元旦起连续 7天推出“展望 2013”系列专题报道,通过采访顶级专家把脉改革顶层设计,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社会法治、财税制度改革等多个时下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曾在 20年前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参与过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党代会报告起草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在接受我的采访时提出了许多掷地有声的观点和建议,这位年逾八旬的经济学者说出的那句“要打破改革怕得罪人的惯性”在新年第一天获得多家门户网站的首页转载。

岁末年初,借此机会写下这些略显琐碎的文字权且作为我对自己2012年的一次小结吧。对于传统媒体的记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经受着信息爆炸与科技进步给传统新闻操作带来的严峻冲击,同时也在苦苦寻觅坚守新闻职业路径、开拓信息传播新途的可能性。

500年前,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历经历史的沉淀,如今这四个字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年代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在认知与行动的互补递进过程中,我也许能够找到记者这份职业的平衡支点。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记者)

 ■第 7个离开的人

许黎娜

2008年 8月的一个晚上,和王卫国在 MSN上感慨几位同事即将离开广州新闻部。他们中有几位,在2006年6月曾一起同游束河——称之为“束河九人团”。数了数,王卫国说:“得,就剩我们仨了。”

“我们仨”是:王卫国、梁艳燕以及我。

在那次部门拓展后两年间,有 6位成员先后离开广州新闻部;而从那时算起到 2012年 5月,4年后,又有一位成员即将远行——王卫国是第 7个离开的人。

2005年,王卫国加入南都广州新闻部,从此,我们成为邻桌同事。2011年夏,搬入新大楼,当我从哈尔滨出差回来发现,和王卫国的座位隔着块挡板,仍然算是邻桌。

辨识一个人的性情和习惯,可以从细节入手。没和王卫国打交道之前,单是观察他井井有条、干净整洁的办公桌面,就不难想象,这张桌子的使用者对自己是何等的严格。

2010年,广州新闻部推出年度专题“广州十年城变”,王卫国既是第一叠广州新地理的统筹、自己还要写 14个版的稿子(以一个版 2500字计算,超过 35000字。一些稿子还改了几次),同时他经营几条重要的线上动态和专题都不能落下。

广州新闻部记者裘萍在主持 2010年南都新闻奖时,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做城变的那一段日子,办公室里弥漫着紧张无比的气氛,大家都处在一种极限状态——她说的没错。在这种气氛、这种状态下,王卫国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觉得,他是最最最最……有理由不满埋怨、讨价还价、拖延交稿的人,但是这些,都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他说,在城变中学到不少东西。我相信这是他认真的话,想想若没有这种心态,若对自己没点要求,压力怎么转化成动力。在这一年,他“清楚地听到自己骨头生长的声音”。他所有的努力,所有人有目共睹、为之佩服。

与他对自己的严苛相对的是,他对他人始终如一的谦和有礼。这一点远近闻名,连最难对付的通讯员都对他疼爱有加。

他并不是一个常常把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的人。他温文尔雅,说话声音不高、语速平缓,即使稀松平常的聊天,也很容易与他取得共鸣,获得他的赞美。他不装、不倨傲、也不敷衍。与他相处,可以很放松、很愉快。

从 2005年算起,王卫国入行至今已有 7年。我敬佩他的清醒、谦卑、感恩,保持着激情、好奇心和不服输的倔强,这是职业新闻人的初心,他始终没变。

他决定离开广州。我深深祝福、并相信:北京会是更适合他的大舞台!

告别王卫国,于我而言,值得记取的是,那一段在广州新闻部里惺惺相惜的日子,曾有这样的邻桌同事,我感到何其荣幸!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记者)

 ■江艺平点评

一个得心应手的岗位,可以让很多人安于现状,却成为王卫国改变自己的理由。他这样描述记者的职业:永远保持好奇,永远探索未知。永远有多远?永远就意味对极限挑战,包括认知能力的极限、行动能力的极限。眼界决定境界,挑战者未来可期。

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 王卫国:寻找职业平衡点

4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