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经验交流
重新点燃过我的职业激情 方夷敏:一不小心当这么多年记者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422 A+A-

重新点燃过我的职业激情 方夷敏:一不小心当这么多年记者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从2002年毕业到现在 11年,其中前 8年跑时政,2008年换到娱乐部做电影记者。无论之前换部门,还是现在尝试做视频节目,抛开得失不说,至少它们都重新点燃过我的职业激情,让我看到这个职业新的可能性。好吧,我就是这样给自己打鸡血的。

跨界

国内娱乐报道的五星上将,于重围中攫取独家是其绝活,故有去年章子怡风口浪尖时的一系列全国独家报道;亦能领军攻城略地,香港导演信任度调查等重磅专题,华语电影传媒奖颁奖礼鼎盛阵容,均可见其运筹帷幄的身影;更为南都全媒体开疆拓土,统筹策划南都星光大道系列全媒体报道,创全新报道模式,引发品牌轰动效应。制作“花港观娱”电视节目,率记者团队向全媒体转型,功绩卓著。 

坐在电脑前想写年度总结时,收到同事的微信,她问我:“为什么别人都跳槽了,我们不跳槽?尤其是你,当那么多年记者不厌倦吗?”我没有立刻回答她。类似的问题,这几年总是频频被问到:你为什么当这么多年记者?你为什么不转型?你为什么不跳槽?……我常常根据当时的心情随便编一个答案。因为我总觉得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问问题的人也未必真在意答案。但在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自己也并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从毕业到现在,我当了 11年的记者,是真的因为热情,还是惯性?好吧,我决定跑一下题,就借这个机会聊聊“为什么我没有跳槽”吧。 

跑几年就发现自己跑不动了…… 

从 2002年毕业到现在 11年,我一直在当记者,虽然中间换过一次单位,换过一次部门,但一直都在采编一线。说自己不累不厌倦肯定是自欺欺人。记得刚毕业没多久时,曾和一位前辈聊天,她说自己很想转型,因为“跑不动了”。我当时很不知天高地厚地问:“为什么一定要转型?难道不能一直当记者吗?”(现在轮到我也被问同样的问题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但在那个阶段,我确实很难体会这种“跑不动”的感受,那时的我状态勇猛,每天熬夜写稿晚睡早起不在话下,N次在报社通宵赶稿……跑不动?怎么可能! 

相对于很多职业,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挑战性,充满可能性。这种特点一旦和年轻的身体产生化学反应,就很容易火花四射。忘了具体哪一年,我和其他报社的同行们在高考考场外蹲点采访。我当时跑的是高教线,高考前后也是教育线记者们最累的时间,早上六七点起来守考场直到当天全部考完,然后回报社写稿到深夜十一二点。

那天一大早,我正兴致勃勃和大家讲这几天采访的趣事,一位外报的前辈突然问我:“为什么你每次来采访都像要去逛街一样兴奋。”大家爆笑。当时我觉得他在损我(事实可能也是,哼),所以回了他一句:带着逛街的心态工作,不是很好吗!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状态就像打了鸡血 ,不是因为心态好,而是年轻体力好,好奇心重。所以很多人在初入行几年表现得干劲十足,但几年后,要么跳槽,要么就转型做管理或做编辑。因为,记者真的是一个对体力要求太高的职业,经过开始几年的消耗和透支后,很容易就开始力不从心了。 

作为一个常年体重保持在 80斤上下的女记者,论体力显然不如很多人。但我能承受的工作强度却不输别人。无论是以前跑 “两会 ”还是后来跑电影节,我都可以连续十几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还神采奕奕。 

前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我和年轻同事一起去,颁奖结束后又到庆功酒会010 做获奖者采访,一直采到半夜三点半,回酒店写完稿后我打电话到同事房间想商量第二天的采访。电话一直没人接,后来她告诉我,她实在太困睡着了。我大笑:“你体力也太差了。”弄得她十分无语。后来她和我讨论,为什么我比她年纪大很多体力却比她好。我说,可能是以前跑“两会”时锻炼出来的吧。我后来明白了,我并不是真的体力很好,而是已经习惯了这样透支自己的体力。在每个大的采访前,我都不自觉地给自己打上一剂鸡血。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很快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跑不动”! 

但我还是没有转型…… 

是的,但我还是没有转型。虽然我现在一听到电影节就头皮发麻,一有重要采访就会在头天晚上失眠,一看到飞机就腿疼。几次因为压力过大失眠或被自己的身体狠狠报复时,我都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要再当记者了!但就像你们看到的,我到今天还在吭哧吭哧地继续码着字,分享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在当记者的心得。(此处应有长叹息!) 

第一次觉得我再也跑不动时,是我跑了 8年时政后。时政线长期的高压作业以及每年“两会”的新闻竞争让我产生很强的倦怠感,决心换一个部门。经过长达两年艰难的争取,2008年,我换到了娱乐部,做电影记者。 

没想到,娱乐部的工作强度比时政只有更大,因为娱乐的竞争对象是全国各类媒体,且这份工作要求频繁出差,对体力的要求也更高。作为一位老记者,同时也是这个领域的新人,我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适应这种工作强度。当时我的 MSN签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从广州新闻换到娱乐部的当年,我策划的BRT系列报道得了南都新闻奖社区服务奖的第一名,跑各种两会的成绩也得到领导的认可。如果留在时政,至少可进可退。但我还是坚持换了部门。很多人不解。

一个我曾经带过的比我小好几岁的实习生找我吃饭,他说自己缺乏激情、害怕变动,目前的工作即使无趣却也习惯了。他问我:“师父,为什么你能下决心变动呢?”我知道他的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我当时的变动带来的是更忙碌的工作,更奔波的生活、更缺乏的认同感。这个选择怎么看都非常不理性。我承认自己也曾经这么想过。

但我告诉他:“因为我觉得只有脱离自己舒服的区域,我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才会提升至更深的层次。”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装 13,但的确是我的真心话。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时政,电影和文化是我喜欢的领域,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时,真的很幸福! 

作品名称:《大魔术师》南都一小时 

刊载媒体:南方都市报发表时间:2012年1月12日 

作品影响: “《大魔术师》南都一小时”这一专题是娱乐部、视觉中心在多媒体报道中进行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结合视频报道的特性,摆脱传统娱乐报道的模式。该报道在网络上和业内引起的轰动远超预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媒体和读者追问南都究竟花了多少钱请明星,而实际上这些大牌明星都是“零片酬”为南都做了一次品牌营销。因为此次活动引起的轰动,我们也借机推出了南都“星光大道”的全媒体节目,刘德华、叶德娴、古天乐、郑秀文、孙红雷等都纷纷走上南都“星光大道”,客串主持人、报童等。 

到娱乐部没多久,和我一起跑线的同事就跳槽到网站做管理了。她是电影线的主力,她走了以后,只剩下刚进入这个领域没多久的我。那两年又正是国内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两年,在新人没到位前,我一个人要跑电影线所有的活,还遇到了一个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姜文的《让子弹飞》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火拼的贺岁档。

南都娱乐部是一个很有追求的部门,我们的要求不是做到采访,而是所有的电影我们都必须做到全国第一个独家专访。可想而知,这对一个新人来说是多大压力。中间争取和辛苦过程不赘述,结果是包括葛优、姜文、陈凯歌等人的全部独家专访我们都做到了。犯贱地说,这样一轮恶战下来,我竟然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知道自己又挑战了一次自我的极限。

但蜜月期总会过去。第二次觉得跑不动是在 2010年贺岁档后。2011年贺岁档,新人已经到位,电影线同时有四个人跑,但我却因为此前的消耗过度而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激情四射了。这一点别人也许看不出来,但我自己心里很清楚。当时我想,我真的应该转型做编辑了。 

可我还是没有转型。当时报社决定以娱乐部为试点做全媒体节目,南都音视频部负责人梁音和刘可找到我,希望我做一档娱乐访谈节目。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我心想,都已经这么累了,难道还要让自己更累吗?后来,在看完他们的“两会”视频直播节目后,我决定试一试。但我并不想做访谈节目主持人,而是希望能做娱乐视频节目的策划人。

那年的春节假期,我没有休假,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各种视频节目,寻找报纸做视频娱乐节目的切入点。复工后,我交给了他们一份包括了 6个子栏目的视频娱乐节目方案。幸运的是,他们都鼓励我尝试,并在征求领导意见后,成全了我的“异想天开”。2011年 3月,我们在人力物力紧缺的情况下,开始录制娱乐视频节目“花港观娱”,过了半年,毒家试片、娱乐粥记和当红一击三档较为成熟的节目被电视台看中,开始在珠江电影频道播放,也在业内引起了较大反响。

做了视频节目后,我在采写报道时的思路也和纯粹做纸媒时有了很大不同,受视频这个载体的启发,我后来又策划了南都“星光大道”系列。2012年 1月底,我们邀请梁朝伟、周迅、尔冬升等明星到报社客串记者编辑,视频、摄影全程跟拍,报纸采写报道,微博直播,多媒体互动报道。这个活动后来在报社内外和娱乐圈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把一堆明星忽悠到报社,且要负责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那次的活动真是做到心力交瘁。我现在还记得当报社一堆同事堵在电梯口要看梁朝伟和周迅时,尔冬升在小房间冲我发脾气,质问为什么安全工作没做好,我强忍着眼泪跑到外面,对着围观的同事们大喊:“你们能不能不要像粉丝一样”,同事们大声回答我:“可我们就是粉丝啊!”听完后我眼泪不争气就往下流。

然后赶紧擦干,回到现场继续做活动。累归累,后来我们还是连续做了好几次这样的活动,效果都不错,对于策划和控制场面也越来越有经验…… 

看出来了吧,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兴奋点。这个兴奋点的代价是:除了原先的电影线采写工作,还要做“花港观娱”的制片人,每周开数个会和主持人风暴台本,白天写稿半夜审片改片、策划并执行活动。从 2011年到2012年开始做视频节目后,因为通宵审片改片,我的失眠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留守记者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没有遭遇职业瓶颈和倦怠期,也并不是没有跳槽和转型的机会。 

而是每当遇到倦怠期时,总是有一个新的可能性摆在我面前,令我摆脱惯性惰性,找到新的灵感。或者说,我也在主动寻找这个新的可能性。无论是之前换部门,还是后来尝试做视频节目,抛开得失不说,至少它们都重新点燃过我的职业激情,让我看到这个职业新的可能性。好吧,我又在给自己打鸡血了。 

11年真的很长吗? 

写了这么长,本应该结尾了。但我还想讨论一个问题,11年真的很长吗?在别的职业或者别的领域,11年工龄的人会不会面临像记者这样的尴尬?为什么国外的记者就可以一直做到老而我们却不能?为什么每当我被问到“为什么还在当记者”时会不知如何作答?这些问题都不是这篇“个人总结”能回答得了的。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书名叫《留住手艺》,作者盐野米松采访了 14位日本传统手艺人,这些手艺人终其一生专注于某一门手艺,最终把手艺做成了艺术。我还想起同事阿媚刚刚告诉我的一件趣事,她在北京一家小的日料店吃饭,饭店老板也是主厨,他只做寿司,不做其他菜,也不扩大规模。问他原因时,他一边切鱼生一边用电影《一代宗师》的一句台词作答。他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很敬佩这样的人。外部世界我们也许改变不了,至少我们可以听从自己的心。 

当然,我这样写,并不是说我永远都会当记者。如果有一天,当我问自己,你是不是还喜欢记者这份工作时,答案为否定时,我一定会坚决跳槽。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有一个同事 

刘奕伶 

我有一个同事,是一枚好看的娱记。 

平时最喜欢逛街买东西,永远都要把自己收拾得美美的;自己去旅游,留下经典名句是“这个地方连 SKII都没有,我想我们不会来第二次”。 

搁她在台北街头,就是一位娇小版的林志玲,时髦又漂亮,好看又洋气;放她在广州大道中 289号大院,她就得化身蝙蝠侠里的猫女郎,无论穿得多光鲜,踩着多尖细的高跟鞋,都得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两部手提轮流从包里拿出,接受各种采访电话、微信、短信轮番轰炸,然后,蹬蹬蹬健步如飞……赶着去打车采访,赶着去开各种会,以及……随时准备着在路上写稿。

我所知道去年发生在她身上最著名的一件事情是:2012年 9月 29日晚,章子怡“被禁出境接受调查”的传闻再次被翻出来热炒传播,章子怡全国接受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详尽地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第二天,我们出了 5个版的稿子。 

这组稿子,就是光鲜亮丽的她,灰头土脸地抱着电脑在广九直通车车站里,像个民工一般敲打出来的——嗯嗯嗯,前辈们说过,新闻在路上,那一天晚上她刚从深圳采访完回来,遇上国庆假期,又要赶着写稿。本来打算在火车上写,结果没买到票,车站里连地上都坐满了人,她只好站着写,把电脑搁在别人的椅背上,一字一字敲打出来的。 

所以你看,前辈们的话总是对的,而再时髦洋气的林志玲,一日新闻民工,终身新闻民工。 

虽然是好友兼同事,但过去一整年,很难和她见上一面——她总是很忙,忙着去出差,忙着联系采访,忙着去采访,忙着去当“花港观娱”的制片人。 

偶尔一起外出度个年假,人人回到旅馆里刷微博,往微信朋友圈里发美图,她在我身边忙着回微信短信电话,应付各种奇怪的采访要求、应酬线上各路神仙——平时不这般时时刻刻经营,关键时刻哪里能有人随便肯相信你,将各种独家托付与你? 

等应付完一轮留言,她才慢悠悠地发自己的图,然后感叹说:“怎么办,你们都发了啊……”

有时她也抓狂,为了一个策划微信上开会开到两三点,或是和各种人应酬到深夜,原本就有严重失眠的她,就更加睡不着,只能睁大眼睛看窗外晨光弥漫——生活如此充实饱满,一天 24小时中有 20个小时都在工作状态,神马都是浮云。 

于是常常从微博上看到她出差路上的各种离奇遭遇:去年 10月时为了改掉乱丢东西的毛病,她特意买了个手机包把两个手机收纳起来,结果在去往香港的直通车上丢了手机包,两个手机一起丢了;12月时,把iPad塞在了从泰国飞回广州的飞机座背上忘记拿下…… 

亲爱的姑娘啊,睡眠不足记忆衰退,光凭意志力支撑的人生就像藤编的水桶,总有一些东西要哗啦啦地漏走。 

所以一转头,可以看到她的好友甚至在微博上庆幸,“作为爱你的人,对你把两个手机都丢了,我深感欣慰。起码在香港的这两天,你可以安心睡觉,自在玩,不再焦虑在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电话、短信、微信中……” 

然而,作为“史上人品最好的记者”,她这般反复丢东西,东西居然都找回来了(其实找不回来也得破费再买回来)——于是,生活得继续,工作得继续,焦虑得继续,失眠得继续。 

她那些离奇的人品故事也在继续:去一次戛纳电影节采访,忙得无暇吃法国大餐,于是用旅馆的自来水泡面,吃了一个星期才发现自来水是未经处理的咸海水,最悲催的是还在路上被人抢劫打晕,这事成了一个业界经典事迹,还被微博女王姚晨编成了段子;去一趟威尼斯电影节,在那里做的采访多到爆,“所以我连威尼斯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除了电影节期 间见报的那么多稿外,回来还陆陆续续发了两个月…… 

所以你明白了么?我的这位同事,做娱记能够做成报社首席,年年都有独家猛稿,前不见古人,后尚不见来者,绝不是因为她年轻貌美体力好,最重要的是——量大、质好、肯付出。 

尤其是,不是所有人都如她这般,能够同时拥有林志玲的外表,和新闻民工的强大灵魂。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记者 ) 

■江艺平点评 

做时政记者,她努力做到极致。做娱乐记者,她同样做到极致。极致之后,还能极致乎?方夷敏证明了,一个人的潜能可以有多么强。她不惮于跨界,一而再,再而三,从报纸,到电视,逐一试高低。她是天生做记者的人。热爱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

重新点燃过我的职业激情 方夷敏:一不小心当这么多年记者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