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经验交流
有着清晰逻辑展示 叶石界:跑基层的快乐表象背后的逻辑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777 A+A-

有着清晰逻辑展示 叶石界:跑基层的快乐表象背后的逻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叶石界汕尾陆河人。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曾在《21世纪经济报道》做过政经记者,干过企划,后入职《南方》杂志,从事经济新闻的报道。几乎每天马不停蹄地到基层调研、采写,虽受舟车劳顿之苦,却享受到了记者生涯中未享有的快乐。

入选理由

叶石界的稿件里往往有着清晰的逻辑展示。他用勤于思辨的大脑和不甘停歇的双脚,执着于追究表象背后的逻辑,为读者奉上了一篇又一篇有内涵、有专攻、有见地的财经报道。南方杂志这一亩三分地,因为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勤力浇灌而变得愈加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记者感言 

在《南方》杂志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粗略算了一下,从东部的潮安、澄海,到西部的廉江,从北部的乳源、连山,到南边的徐闻,共跑过了广东40多个县区。每个县区,都有一个故事,也正是每天马不停蹄地走访中,对广东的发展现实有着越发深入的认识。 

到《南方》杂志报到的时候,主任给了我一个题。过去经常采访企业、政府高层和学者,习惯了政经报道的宏大叙事,拿到这个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选题时,我心里颇有些不屑地发笑了。

但是在随后的采访经历中,完全颠覆了这个认识。

对于正处于增速减缓深入转型的中国来说,大城市里从来不缺乏新闻话题,而大部分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乃至广大的农村地区,往往被忽略了。事实上这些地区,往往是一个新闻富矿。 

很多时常接触政府高层的记者,会有官员套话多的感触,特别是大城市里的那些每天跟记者接触的新闻发言人,老练、圆滑,要跟他们套到料可不容易。但是在小城镇、农村地区的采访中,我们的采访对象出于对《南方》这个党刊的信任,却经常对我毫无防备,敞开心扉告诉我真实的情况,告诉我很多报道之外的故事。那是一种做记者过程中未有过的真实感,亲切感。 

到基层去采访,让我充满快乐

 

媒体的读者群特征和媒体的角色定位,决定着记者要做什么样的报道。 

很多记者都清楚,市场化媒体有更多展示的空间——拿猛料,始终是做好新闻的一个最核心任务。很多名记前辈都跟我说,有重大独家的内容,哪怕稿子写得很粗糙,也能成为一个好报道;没有太多内容的报道,哪怕绣成花也不会引起注意。所以,他们说,要想尽办法进现场,实在进不去踮起脚跟往里边望一望也好。 

这是由其市场定位和读者群决定的——如果不能让读者掏出钱从报刊亭买你的报纸,一切努力都是白搭。很多时候,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去挖料,不得不去触碰红线做一些跨越,然后收回来,再一次尝试,如此反复来扩大报道的边界。 

而到了体制内的媒体之后,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党刊,毕竟还是要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向上反馈基层的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传递基层的呼声并影响上面的决策。 

揭黑的扒粪报道,往往会一鸣惊人;在猛料为王的江湖时代,这也是扩大媒体影响力最重要的方式。但是之前一位老师告诉我,好的报道绝不仅仅限于扒黑幕;做一个建设性的稿件,同样能产生好的效果,推动社会进步。 

或许,这对于党刊的报道来说,是一种可供遵循的路数。 

我还要尝试的是,正如当时刚入职时领导对我的期望一样,能否借鉴市场化媒体的报道经验,用于党媒的报道之中。 

过去,体制内的官媒做出来的报道往往会给人“文件式”的官样文章,套话多,晦涩难看。同时,强调舆论导向的报道,也容易写成纯粹做宣传的软文。我想,做出来的报道如果没有人看,那是记者最大的悲哀。而要有人看,就必须时刻谨记读者意识。 

深度、文本,是做好报道的重要因素。正如经济学人主编爱默特所说的“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写作”,采访、写作的时候,都要带着问题意识,探讨现存的不足、困境,报道的内容要为读者带来思考,而非仅仅给地方宣传。抓鲜活的案例,以制度的分析逻辑、用叙事的文本写作来做一篇报道,对读者而言,才更有吸引力。 

二 

去年年中,省里提出振兴粤东西北规划并提出“三大抓手”后,在全国各地盖高楼造空城的畸形经济下,我们选取了“产城融合”策划专题报道。该组报道,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城市和产业脱节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产城融合在如何“融”的问题,对当前的误区提出政策建议,并到苏州取经为广东各级政府介绍苏州工业园产城融合的经验。报道出来后,地方政府的反响非常好,不仅收到了大量读者的来信,记者随后到各地采访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但是,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上面正儿八经制定出来的政策,到了基层是如何落实的?可行性如何?是否存在难题?我想,我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将基层的情况,真实地反映到上级,以达上听。 

一个十分有益于民生的政策,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采访中将其难处充分挖掘出来,对有关部门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试行了多年、2013年正式推广的农民水稻保险政策,便是一例。这个政策是政府出大部分的保费,农民象征性地出一点,为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中遭遇各种自然灾害提供保险,以降低他们种植水稻的风险,提高生产的动力,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但是,我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这项惠农政策在各级政府配套资金完全没问题的情况下,却因农户种植面积小、赔偿低而缺乏投保的主动性,收取保费工作繁重,同时灾情评估和受灾面积测量需大量人力物力,落实起来不容易。 

报道出来后,引起了部分读者(主要来自于农业部门的政府人员)很大的共鸣,纷纷来信发表他们的感想。类似这样的报道,我想算是向制定政策的上级部门传达基层的声音,为他们重估和修订政策提供一个参考吧。 

在基层的采访中,要时刻用心去倾听。因为采访对象一句不经意的话,就有可能是一个重大题材的线索。 

我在采访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话题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个采访对象抱怨说有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却不运作,白白分去了真正需要支持的合作社的政策资源。当时心里一动,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四个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最被看重的一个,上级更是给地方政府下达了2013年新成立数量超过往年总量的指标。而他说到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怎样的,现有的政策会否存在漏洞? 

随后,我对当前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到多地进行摸底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很多空壳合作社,由于缺乏运作资金、贷款难、注册程序繁琐、套利驱动等原因,这些合作社并没有运作,甚至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套取政府补贴资金等。利用党刊这个平台,写了一篇《广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何以落在后面了》的《领导参阅》,就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上报省政府。很快,徐少华常务副省长和朱小丹省长先后做出批示,要求农业厅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不久后,我从广东省农业厅了解到,该厅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对广东省合作社做专门的培训等系列工作。参加培训后,两个采访对象还专门打来了电话表示感谢。那一刻,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如果当时没有留心采访对象的那一句抱怨,这么重要的题材就白白浪费了。

三 

很多人会觉得,在党刊工作会不会轻松一点。来之前也有这样的认识,但后来发现,若想干点成绩出来,丝毫不比之前的工作轻松。 

虽然《南方》杂志属于双周刊,跟之前的日报相比,可供调节的时间会充裕得多。但是,我们的每一个报道都要到基层调查,而且很多时候得扑多个点,所以采访的行程,往往要一两天。而去稍远的地方,还得在大巴里慢慢摇上一天。这样在路上,就要两天时间了。一期两个报道,时间刚好;三个报道,时间明显紧凑;四个报道,够呛。 

几乎每个工作日,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就这样,去年一年就背破了两个书包。在《南方》杂志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粗略算了一下,从东部的潮安、澄海,到西部的廉江,从北部的乳源、连山,到南边的徐闻,共跑过了广东40多个县区。每个县区,都有一个故事,也正是每天马不停蹄的走访中,对广东的发展现实有着越发深入的认识。 

我的计划是,趁自己还跑得动,接下来尽快跑完广东剩下的其他县区。以后或许就可以跟别人炫耀,我跑遍了全广东。(作者系南方杂志记者

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农民种水稻有了“保护伞” 

刊载媒体:南方杂志 

发表时间:2013年6月3日 

作品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国策。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推行政策性水稻保险以免除各种天灾的影响,被视为一个着力点。但好政策不一定能真正让农民受益。在广东省试点4年并全面推开这一政策之际,记者深入调研并剖析政策执行中基层政府、农民、保险机构各方存在的各种困境,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也为政策的修订提供了参考意见。

围观石界 

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写作

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写作 

曹建民 

叶石界是部门一个同事离职的时候推荐进来的。他来《南方》杂志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一来到杂志社,就进入了角色。 

当他做出的第一个稿子交到我手上的时候,从他的文字里,我即刻感觉到这就是我要的报道。他刚来的那几个月,恰巧是十八大召开前后。那段时间因为大量版面被用于做十八大的时政报道,经济部的版面并不多。叶石界充满干劲写出来的稿子,却迟迟没有版面刊登,只能干等着急。 

那一段时间,突然感觉摆脱了之前因为缺人手而带来稿件紧张的问题,进入了一种稿件无处消化的境地。对编辑而言,这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对于愿意干活的记者,编辑是绝对欢迎的。 

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延续着“拼命三郎”的奋斗劲头。我一直坚信,做记者一定要勤奋才能出新闻。他的稿子不但多,而且从每条稿子的字里行间中,都可以看出是踏踏实实地走出来的。平时除了选题会,几乎在办公室见不到他。做报道要深入基层,这是杂志对记者们的一个理想要求,也是对记者的一个期望。叶石界对于这一要求贯彻得挺好。 

对于一个信奉新闻是跑出来的记者来说,他的宿命就是在路上;当然我也有些欣慰,这样跑在路上,又何愁写不出好新闻来? 

叶石界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每次开会他总是找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下,然后安静地听别人发言。轮到他的时候,他也就三言两语。这样的特点让他在做记者当中得以成为一个有心的“倾听者”。正如他写的一些报道,往往是在他采访时,别人的一句不经意间的话成为了他的线索。

在党刊里面,记者的优势,是采写更方便,同时也能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但是,要能真正影响到他们,关键还在于写出能激发他们深思的报道来。因此,党刊记者的空间不在于猛料,而在于充分调查后的报道能否带给别人启发。叶石界知道这一点,所以其采写工作,不仅仅在倾听。

他能够捧出启发读者的报道,首先是他自己做足了功课并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的稿子似乎并不太关注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喜欢从体制、机制层面去探讨改善的空间。特别是对基层的运行中,正如他自己说的,更让他感兴趣的是,上面正儿八经制定出来的政策,到了基层是如何落实的?可行性如何?是否存在难题?当然,还有问题意识——探讨现存的不足、困境,等等。摸清了现状,背后的机理和存在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后,呈现在稿子里的逻辑就一目了然。 

而这,他看成是对《经济学人》主编爱默特所说的“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写作”的一种践行,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责任,因为他觉得写出来的稿子不但要有读者看,也要让读者有收获。(作者系南方杂志财经部主任)

@李焱鑫:@叶石界nf老叶,又叫小叶。谓之小叶,因我蹉跎单位数年,他仍在他媒厮混。称之老叶,因他刚到《南方》,便以老道笔力,老练观点,为《南方》这锅老汤增加很多老辣滋味。从市场化媒体到党刊,石界依然守着新闻人的底线,怀着那些常被人鄙视的信念。有时想,有老叶小叶在,谁也别急着唱衰纸媒。

曹轲点评 

关键词:成就 

职业成就感来自成就本身,何谓成就就成了高下的分界。成就是成绩、成效,还是成果、成功?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尽相同的动力支撑。群众、基层、调研以及成就,这四个被长期滥用的专指词汇,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简单排斥。倾听者潜行者叶石界,在参与中成全别人成就自己。  

有着清晰逻辑展示 叶石界:跑基层的快乐表象背后的逻辑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