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记者手记
三种职业体验都能点燃激情 林旭娜:节奏慢些再慢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041 A+A-

三种职业体验都能点燃激情 林旭娜:节奏慢些再慢些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林旭娜2006年入职南方报业,头3年跑时政,后4年专司对外报道,间或上要闻夜班,在采、编之间游弋,三种职业体验都能点燃激情。好读书不求甚解,外表轻,口味重。没想到会当选年度记者,因为习惯默默无闻。凡是深刻和死文艺的东西都爱一点,希望以后的人生简单质朴,好时光比新闻节奏慢些,再慢些。

入选理由

林旭娜操作新闻的方式更接近中长跑的特点,在轻的、平静、寡淡的领域里日复一日悄悄沉潜,等时光成熟了,自然会有收获。从广东侨乡农村里挖掘出“洋留守”,在山村私塾里寻访到归国支教十年的廖老师,到梅州候访到阔别故国70余年的远征军老兵杨剑达,发出侨批档案“申遗”成功第一个消息和深度报道……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除了专业的新闻训练,其中更值得肯定的是她的用心和独具慧眼。没有“线”,就化点为面,拓成空间;对外报道国内看不到,就找到好题材,让新闻自己说话。正是这一特点,成就了她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可以说,三年连获三次中国新闻奖、六次广东新闻奖是对这位默然坚守者的肯定。

记者感言

在对话和记录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所做的有了不一样的庄重感,接着想起了少年时代之所以想成为记者的原因,那就是走进不同的人生、体味别人的体味、记录不为人知的片段,好知道人生究竟是什么东西。

看过一则新闻,特别有意思。一只6岁大的德国肉牛“伊芳”,由于不想成为舌尖上的牛排,冲破农场4000伏特高压电的围篱,独自亡命天涯。

王小波很早就发现,人的特性是热爱对生活进行各种各样的设置,最终的结果是,不光设置了你存在的世界,也设置了自己。这样的安排无疑带来痛苦不堪的结果。 

所以我狠狠地爱那只拒绝成为一块肉扒而挣脱了高压电围篱逃跑的德国肉牛伊芳。 

《生活在别处》中,米兰·昆德拉对“逃跑”有着精辟的论述:“在每个诗人的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他挣脱了他的母亲,开始逃跑……一边逃跑一边写诗。”在这里,“母亲”意味着那些曾经滋养了我们,并无时无刻拉扯、束缚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在我们渴望有趣却生而沉重的职业上,多少人立志摆脱那些带来安全感的庸常,注定失败却并不多余地致力于甩离时代强加的枷锁和媚态,挣扎着逃往那个不存在的与时代平行的望台?现实中,记者经常会囿于经验在内的各种因素,而成为设置自己、设置新闻的可耻者。 

警惕僵化,也就成了我面对职业时最常咀嚼的重点。将这种新闻人职业身份的特殊性,隐喻成“肉牛”的先天限制,即成为牛扒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由得你选择。然而,积极跳出某种定势和束缚,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其困难之处,主要在理念上,体现在细微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自觉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愿意做一只不断逃跑的肉牛,既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从新闻操作上,拒绝成为一块牛扒。

一 

《盗梦空间》告诉我们,一个小小的意识,在我们大脑中产生的能量,可以超出人类对自己的想象。一头牛对外面的好奇,诱使它越过4000伏高压的电墙。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头,活力的引信,是“逃跑”的前奏。 

陈丹青说过一段让人沮丧的话,中国人的心智衰老得比较快,其中一点体现于好奇心的丧失和探险精神的沉没,不少中国人,三十岁就说自己老了,四十岁可以抬出去埋了,那种被深深欺负的沦陷感和不曾反抗过的沧桑感,与美国人长着一张不曾被欺负过的脸,有很大的不同。

显然,精神上的老态和价值观的陈旧,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密度大、穿越性极强的新闻人而言,消极影响会更加严峻。 

也许打心里觉得,做记者,千万不要以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就好,最恐怖的是,你外表还青春稚嫩,内心却过早老道和以为看破,自此啥也引不起你的激动和生趣。 

保持旺盛的好奇心,甚至刻意为之的好奇心,对新闻人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很多好的文章,往往源于最开始一闪灵的好奇。 

初心还能养颜,所以万幸,作为大龄女记者一枚,自信自己仍然青春可人。 

不过我更愿意将好奇心的作用作为常态来讨论,它可以不断点亮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常报道,这些年来,其实我都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以更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各种题材,而这应该是一个记者最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跨越这道限制线,任何无聊的活,都可能跑出生动新闻。 

工作7年多之后,回过头来看,我也发现对新闻操作而言,有意识的“越轨”在所有方法论中是最有意义的。其实,是不是记者这种身份本身是次要的,当我们面对事物时,是否有强健的内心活力和好奇心,是否有超越平庸、拒绝应付的决心,才重要。 

未知本身是最大的魔力,不管那一头是不是有更美的风景,“跳出去”,决定我的下一秒更有意义。

 

我是个表面挺无趣的人,但我觉得自己还蛮知趣的。 

我认识许多好记者,有一些非常有趣,像曹小斯,每天在微信上编的冷笑话绝对冷绝对好笑;也有一些咋一接触像石头一样正经严肃油盐不进的,如张由琼。记者有各种各样的个人风格,这一点,我觉得对职业的影响是次要的。发掘趣味,展现现象背后的张力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也会成为那些形形色色的优秀记者们的共同点。 

比如说特立独行这个词,你以为必定极致张扬,唐朝人孔颖达却告诉我们,“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不过是让我们警惕随波逐流。 

从这个道理上讲,我更加欣赏那些内心不安分、不轻易服从,对整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已习惯的不正常空气有着生理性敏感和警觉,坚守自我价值判断,靠良心和智慧踏踏实实活着的人。

在我们这个浮躁时代,这是真正的特立独行者。社会需要积聚这样平凡、低调的正气。 

每个人的内心都向往好,抗拒不好,怎么和善恶共生的世界打交道,有的人有意识有的人无意识但都趋于扬善抑恶。所以,身份在个人行为中,并非决定性因素。 

很多时候,包括记者在内,很多相关利益者愿意在适当的时候跳出樊篱,因为他们既是体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活生生的人。而媒体人,应该去寻找这种可能性,而非敌视这种可能性。 

2009年秋天,我还在做调查记者。当时收到一封匿名信,信里列举了详尽的资料,举报遂溪县城教师严重超编,而乡村教师缺口巨大,教育局因此让县城的教师大下乡,八成超编教师都需要轮流到乡镇和村里支教。

因为选拔过程出现不公平,最终有“关系”的人仍旧留在城里,没“关系”的老师则要一次又一次到乡下学校支教,有的双职工教师夫妇同时在不同乡镇支教,补贴又少,影响了教师的正常生活,一些家庭因此出现出轨、离婚的现象。 

此后,城里教师闻支教色变,很多人无心教学,乡村学校则出现了宁可要村里代课教师,不要城里支教教师现象。 

举报人在新浪网专门开了博客,还在广东民声热线和其他几个大网站上发了几个帖子,但一直石沉大海无人问津。通过QQ联系上后,他并不敢对我表明身份,只说是当地教育系统的人,看不惯支教乱象层出不穷。他透露,支教的真相是为了解决超编,此前10来年,乡村教师拼命挤进县城及周边地区,有的学校甚至超编几倍以上,而有的乡镇教师缺口超过100人,担心长此以往害了孩子。 

他主动提供了10多个支教老师的电话、教育局长的联系方式和支教教师输出、接收学校的地址等资料。联系上的教师一开始都十分激动地大吐苦水,却不愿意我在稿件里透露他半点个人信息。 

令我意外的是,遂溪县教育局长还算痛快地接受了采访,坦陈了困境,也承认了存在的乱象。教育局人事股股长也接受了采访,提供了很多支撑性数据。如果没有官方的观点,这篇调查稿子很难站得住脚。 

其实,回过头看,采访中遇到官员主动配合的例子还不少,例如有一次写珠江水污染的稿子,肇庆从前一年的水考第二名跌到最后一名,实地调查后,我采访到该市的环保局副局长,他也从专业角度提供了较为真诚的答案,也没有要求审稿。在做这个题的过程中,肇庆市某县相熟的新闻秘书暗中帮了我的大忙,除了提供诸多联系方式,还说:“省级媒体监督地方,他们就应该配合!” 

此刻,年终岁末,我坐在办公桌前背对着满是阳光的落地窗写稿,对面的墙上贴满了朋友们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我想起前几天午饭后,提着几个地漏给装修工人送去,脑海流泻而出的却是:我提着一袋别处需要的东西,在阳光下慢慢走。 

也许记者这个职业,就像我坐着的这个地方,前面有水泥墙,后边是玻璃墙,然而,水泥墙上是世界,玻璃墙外有阳光,我们的眼光和胸怀,自当超越这些墙。

三 

坦然地说,我曾为自己的处境迷茫过,边缘的题材(对外报道绝不可能轰轰烈烈),另类的发行方式(我的稿子你很难见到),现实的难题(无线、无固定领域),多谢同事们,尤其是和我一起奋战在海外版采访线上的同学们和南方日报时政部侨务线的同事,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的无私关爱、帮助、支持,我不可能出这么多稿子。 

我所写的新闻中人,往往不是已经随风而逝,就是风烛残年,他们困苦甚至悲剧的一生,伴随着丰富的弹性和张力,隐藏在众多喧哗的主流大事、明星大腕和丑闻揭黑新闻中,默默无闻,并不十分受媒体眷顾,也正是这寂寞留给我们最大的可能。

挖掘这些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和重视的人和往事——他们恰恰非常符合我负责采写的海外版选题,既事关涉外群体,又深扎广东土壤,既是曾经的国际性话题,又在时光中被遗忘,适合做深度报道。 

珠三角自梳女、三水红头巾、远征军老兵、南侨机工、“山乡好人”廖乐年等等,当通过尚在人世的少数个体,一步步走近近百年前的沧桑,我时常被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力量所震撼。 

遗憾的是,这些平均年龄百岁左右的老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每当面对这样的题材,我都感到心慌,再不记录下来,很快就没有机会。但采访过程中,他们那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迥于常人的选择,又常让我忘记是在采访,这些普通人因为年轻时某种信念,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却轻盈、超脱,毫无怨艾。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打内心里理解自己。换言之,再来一次,一定还是这种选择。他们并不如外界揣测的那样,多么需要补偿和关注,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一种选择有一种人世,难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武功,你修炼成功了,就保你一辈子开心幸福,高枕无忧?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无奈,才是真实存在,最重要的是,没有抛弃自己最喜欢、最坚持的东西,忘记最朴实的欢乐。 

在对话和记录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所做的有了不一样的庄重感,接着想起了少年时代之所以想成为记者的原因,那就是走进不同的人生、体味别人的体味、记录不为人知的片段,好知道人生究竟是什么东西。而现在经营着的题材,大多数完全符合这种要求,他们比很多热热闹闹的新闻更有价值。这种笃定给予我的不再是空气感,而是存在感。

是的,正如米兰·昆德拉描述的那样,演员就是从小便自愿在不相识的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人。这根本性的自愿与天赋无涉,是比天赋更为深刻的东西,少了它,就不可能成为演员。同样,医生是那些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愿意终身照料人类身体的人。这根本的自愿(而不是天赋或灵巧性)使医生成为医生。 

记者,也是如此。

此刻,我比往常任何时候相信,内心深处对自己设置的圈圈,比别人划定的圈圈,对我们的生命而言其实更加致命。也许真能跳出来了,才可避免成为可怜的牛扒。至于能不能做到,我觉得这取决于人们对那些最基本价值的判断有没有勇气、有没有信心。(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 广东十六万件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跨国两地书镌刻侨史记忆 

刊载媒体: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3年6月21日 

作品影响:在“侨批档案”申请入选国家、亚太、世界记忆名录的“三级跳”过程中,林旭娜追踪了4年终得善果。这既是对“申遗”本身的推动,也是对外传播本身的价值所在。

作品名称: “走读南洋”系列报道 

刊载媒体: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3年5月8日、5月14日、5月20日

作品影响:美国《侨报》、《加拿大商报》、《星暹日报》、《美中导报》、《星岛日报》全球版对这批文章进行连续登载,广受好评。

围观旭娜 

娜姐不是HELLO KITTY 

煦钊 

娜姐! 

是的,娜姐。大约1/2的情况下,我会这样称呼她,虽然我比她还虚长几年。记得南都体育版曾经出过一条标题,《娜姐不是HELLO KITTY》,标题里的“娜姐”是打网球的悍将李娜。“娜姐”被我用上了台面,以示我对她的钦佩——顺便透露一下,娜姐是猫科的,但真不是小猫。 

2013年12月23日,她在微信上发了一首小诗—— 

干将铸的神剑

在盒里等了一千年

只好成精 

“我以为会有一个人来取走这把剑, 现在我成了人,应该去哪儿找我的剑呢?” 

看上去白皙柔弱的女子,只言片语常凝聚如此金石铿锵之气,让我等男子也汗颜了。 

娜姐一直在寻找她那把剑。

但现实是,娜姐操作的题材大多看上去只能是温柔的。定位所在,南方日报海外版的选题更多时候讲人味、海味、文化味,娜姐说,承载人类记忆的小人物、事件类调查性报道是目前的兴趣和重点所在,但我猜,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做舆论监督等刚硬题材她会觉得更过瘾。 

对一个新闻科班出身,想做好新闻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你所写的大多数报道国内读者、同行都不大有机会读到,也算是一种挺的现实吧。而且对外传播有自己的规律,不是想做猛料就能猛得起来。

所以娜姐说,要做“逃跑的记者”——不是逃离,而是面对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去挣脱开自己思维里既定的框框,把软新闻做硬,硬新闻做软,好题材还不能浪费,要同时在主报推出。 

记得第一次和她搭档出差是去珠海,在故迹难寻、人烟难觅的乡间,我们硬是挖了三个版的深度,颇有点像螺蛳壳里做道场。娜姐一路打着电话,一路冲杀了进去;又一路拍照,一路提问冲杀了出来。 

怎么说呢?即使按肉的比例,糯米鸡叫“鸡”确实有点勉强,海外版的稿子,肯定没有同事轰出来的“房爷”“坟爷”那么有火力。但即使是软稿子,仍要举起写调查的大刃。从2010年开始有海外版以来,她操刀的第一篇稿起这么做,到现在南方日报海外版的这一模式已经相当成熟。2011年,娜姐写了篇论文,将之总结为南方式“调查性对外报道”。 

和娜姐搭档采访的第二次,是到梅州采访从缅甸归国探亲的抗日远征军老兵杨剑达。离家70载的90岁老人乡音不改,和我们聊了一下午。这是南方日报主报和海外版首次将镜头和笔触对准远征军这一群体,一经见报影响广泛,也成就了海外版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令人唏嘘的是,杨剑达老人在回缅甸后一个月就与世长辞。 

在海外版的这些年,娜姐以调查的笔法写过《广东洋留守的地球村生活》、《450亿侨捐安全考验广东智慧》、《新会三千义冢苦等保护方案》,写过归国驻守山村十年教英语的廖乐年,写过在新加坡做苦力的三水红头巾,写过抛弃安逸家园归国效命的南洋机工,螺蛳壳里做道场,做到了。 

娜姐找到她那把剑没有?作为旁观者,不得而知。 

我知道的是,不在路上的时候,她有时会貌似痴呆地坐在电脑前等待爆发,然后用一瞬间的功夫完成5000字的铺排;有时会在朋友圈里发布她的#娜豆浆#、#娜厨房#,让朋友们知道她还在红尘之中徘徊;有时会用手边抓到的什么笔,在A4纸上画个花鸟林泉送邻座。 

偶尔,她也会分享她的故事:“我小时候也学过潮绣的。” 

“娜娜,油菜啊!”(作者系南方日报编辑)

做一个认真的人 

郑佳欣 

认识娜姐好多年,从同窗共读、一起捣鼓学生报,到一起成为289号大院里的年轻人,见惯了林妹妹数十年如一日的瘦削身材。第一次见娜姐时,颇有些相见恨晚,终于找到与我一样瘦骨临风的同道中人了。瘦而不弱,瘦而且强,娜姐虽然看起来随时会在秋风里飘荡,但是却有着女汉子一样强大而强悍的内心,瘦削的骨头如一堆干柴,骨血里才气充盈,一点火星迸发便能燃起熊熊烈火。

娜姐心中有猛虎。她曾有以网名风萧萧、风不萧行走江湖多年,如果生在古代,身手矫健的她可能会做一个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活在当下,成为一名铁肩担泥砖,重手写鸡汤的新闻民工,成全了娜姐胸中怀抱多年的侠客梦。 

娜姐身上有很多美好而让人佩服的特质,除了瘦,还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 

认真干活。善写大稿,善挖猛料,善折腾,娜姐堪称新闻民工中的战斗机,总是孜孜不倦地冲锋在第一线。最初时,娜姐蜗居报社后面某栋民房,每天沿着一条生活气息激荡但略混杂不安的小路走到289号大院。浸润着基层草莽气息、浮生智慧的人物,在生活的铜炉里修炼肉身,不断修行,才能初结金丹。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远征军老兵杨剑达 回家的路走了70年》,到廖乐年系列报道,娜姐总能在无声处听惊雷,从被遗忘的角落里端出热腾腾的大稿。 

认真读书。娜姐读书识字,不断进步,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一年,她读《悉达多》,读《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读米兰·昆德拉,读索尔仁尼琴,读东野圭吾,读金庸,读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各种高大上,各种白富美,令吾辈羞愧汗颜。她读完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后,会作出“看前记者马尔克斯如何高超叙述命运及人性的无常和不可叙述”的注解,在广州小清新圣地——方所泡了一天后会发出“除了没有男朋友,人生很完满”的一声叹息。

认真生活。爱写字,爱画画,爱电影,爱徒步,爱生活,娜姐不是旗手,是一枚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娜姐有个梦想,要走遍祖国所有最经典的徒步线路,于是,她听过阿里高原上的猎猎风声,看过喀纳斯的冷冷秋雨,拍过白哈巴凝固的晨雾。娜姐的下一段旅途在路上。 

某天开始,娜姐决定练毛笔字,我以为她只是玩玩而已,这姑娘却煞有介事地许下诺言,哪日练成一代宗师免费送我一幅大字,挂在书房,蓬荜生辉。又有段时间,娜姐每天自制豆浆,有番茄豆浆、杏仁豆浆、枸杞豆浆、红豆豆浆,各种小清新、重口味魔幻混搭,还不忘垃圾回收,豆渣敷脸,豆渣做饼,看得我五体投地,黑暗料理界又一颗新星冉冉升起。每日一豆浆,寻常滋味。娜姐如得道高僧般缓缓道来:“生活就像一碗杂粮,别像后娘一样逼自己把每一粒都挑择出来。”深以为然。

认真不较真,做事也做人,就这样吧。(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王长庚:林旭娜是一个“无线记者”。无线可跑,却能“化无线为有线”,不仅一年365天喂饱了海外版的原创版面,重大报道还“一炮双响”,为南方日报深读版块供稿。林旭娜是一个“文字有温度”的记者。她关注“洋留守儿童”、远征军老兵、侨捐安全、侨房维权等“冷”新闻,用真心做体温计,用温情做画笔,勾勒弱势群体和底层百姓的速写或群像,带有体温的文字为她出奇制胜,终获肯定。

曹轲点评

关键词:设置 

置话题、设置世界、设置自己,这里的设置不是盲目的认同、盲目的自信。从被动设置到主动设置,从反思设置到超越设置,这里的设置不是一味地设限,一味地逃跑。保持逃跑的姿势逃而不离,保持内在的张力张而不扬,林旭娜以强大的定力,确保设置平衡而张力饱满。

三种职业体验都能点燃激情 林旭娜:节奏慢些再慢些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