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经验交流
当“纸媒已死”的呼声成为时髦时 项仙君:新闻是把“双刃剑”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382 A+A-

当“纸媒已死”的呼声成为时髦时 项仙君:新闻是把“双刃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万赢信采编:前些天得到消息,一个我报道过的当事人被抓了,原因是他不听话。说得更具体些,是他向我们投诉当地政府以违法的形式来执法,见报后,他公司已经有两个人被以各种理由给抓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由我们的报道引发当事人无妄之灾。此前,一个上访的农民就因向我们投诉而多次成为派出所的常客。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除了愤懑就是深深的无力感:除了愧疚,我们能做什么呢?媒体不是泄愤工具,不可能长期盯住一个案子不放,何况往往事情一报道,主动权就已经不在你手里了,你连振臂一呼的根据都没有。所以每做一个批评报道,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量采用春秋笔法保护好当事人,有时甚至不惜舍弃掉最劲爆的内容,保留最后防护的“杀手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我相信在所有做社会新闻的记者心中,或多或少都刻勒着这种新闻伦理的伤痕:当你为当事人遭受到的不公大声疾呼时,他得小心不要让他因你的报道遭受更加惨重的报复,你得小心不要让你的正义感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证人保护制度相当缺乏而权力又太强势的当下,记者们往往因此备受困扰:看到一个猛料的第一反应不止是能不能报出来,还得考虑见报后又会对当事人造成什么影响?看到一些年轻同行们不得不写些无关宏旨的平稳文章来谋生计时,心里的悲凉像这夏天的暴雨没得停歇。

年轻时曾经热衷于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暗访、揭黑、扒真相,确实也申张了些正义,江湖上竟浪得个“大侠”的名声。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做自己越没了底气:我不能为了写篇稿而害了人啊!所以每次有人向我投诉,我总要再三向他说明:新闻是把双刃剑,我的报道不一定帮得了你,你的材料必须过硬,而且得有被报复的心理准备。而对一些上访人,我则直接劝他息诉算了:人生有太多事做,你何必在这上面纠结自误一生!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有违我的职业规范,但我不能不照顾我的良心。当记者成了街道大妈,新闻离心灵鸡汤也不远了吧。

有同感的可不止是我的同行。不止一次在与人聊天时听到他们讲起自己的遭遇,听得我血脉贲张要求公开报道,立即被当事人阻止:“你可别害我!报道有什么用!”十年来,我接触到的朋友在与我打交道的过程中呈现鲜明的转折:碰到不公的对待他们不再向我报料,而是选择找关系摆平,实在不行宁可以暴制暴也不愿让媒体介入,那种眼睁睁地当看客的感觉你觉得好受么?

总结一下这两年来报料平台情况你就会发现两个趋势:一是报料总量的大幅减少,二是有价值的报料也越来越少。这固然与网络分流有关,但你能说这与新闻的无力没关系么?一直以为新闻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现在才知道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当“纸媒已死”的呼声成为时髦时,其实我并不担心——那么多网站死了,微博也没多少活气,别先把自己吓死。我担心的只是,当新闻已经越来越无力时,你就是换上自媒体的马甲就能活下去么?(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

当“纸媒已死”的呼声成为时髦时 项仙君:新闻是把“双刃剑”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