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媒体传媒->新兴媒体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朱晓鸣:微信自媒体的崛起和思考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975 A+A-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朱晓鸣:微信自媒体的崛起和思考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自媒体会长期存在不断发展,但是自媒体人不会将做自媒体当做终身或者唯一职业。前段时间几个自媒体人一起聚会,有人问了个问题,如果做自媒体可以让你衣食无忧,会不会专职做这个?结果大家都回答不会。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这个从2003年就已经被国外学者定义为“WeMedia”的新媒体类型,在国内经过博客时代、播客时代、微博时代的繁衍发展,早已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而且每个时代都有著名的非著名的意见领袖,每个时代都在将信息传播模式更碎片化更垂直化更精准化,每个时代都在一点点分化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受众,而微信上的自媒体崛起又是一次试图颠覆传统媒体形态的尝试。

我们都知道自媒体发展是依托在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的,每一次互联网科技新浪潮总能推动起一波新的自媒体形态,这几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也正在逐步从PC端转移到手机端,新浪微博最火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捧着手机刷微博和发微博,每个人都在充当自媒体的角色,但是微博只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媒体而不是一个工具,Timeline的信息展现方式也无法培养起忠实受众,并且微博带给人的终究是浅文字、浅阅读和浅思考。

随着微信的崛起,很多人发现这个坐拥4亿用户笑傲中国移动互联网端的产品,不仅仅是个基础通讯工具和移动社交平台那么简单,微信自媒体已经在微信上迅猛发展起来,先有“云科技”两个月十几万的微信自媒体广告费刺激,后有许维、曾航、潘越飞和魏武挥等自媒体人引发的微信自媒体靠谱与否的大讨论,而现在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搞微信自媒体的人已经不计其数,这里面通过微信自媒体运营收获颇丰的也不在少数。

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对微信自媒体趋之若鹜呢?自媒体人对平台基本需求很简单:它是一个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信息生产平台,对于使用它的人做到了“零门槛”;它是一个具备多种传播方式、渠道,保障高速传播的平台;它是一个用户基数庞大、能够产生良好双向互动的平台;它支持多媒体信息生产、发布、阅读、传播功能。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平台都能满足自媒体人生产的需要,那为什么是微信引发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次自媒体崛起呢?

微信平台上的好友关系不同于以往其他社交平台,它是建立在手机通讯录基础上的,也就是微信用户的好友基本都是现实生活中有关联的人,这相对与微博这类平台的弱关系来说,微信上的交流和分享可信度更高,兴趣爱好更集中,更适合六度分隔理论的人际传播方式,基于这种强关系的传播,自媒体人初期推广时无论是朋友圈推广或者是好友间推广,由于两者之间已经具备了解和信赖,最后达到的效果通常是非常理想的。

其次,微信公众平台既可以通过群发消息百分之百地到达受众手机端,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对话和受众进行互动获取反馈,并且这种互动交流是相对私密安全的。对比之前的很多自媒体平台,微信在传播上进步不是一点点,比如微博虽然是一对多的传播,但是到达率非常低,而博客的话基本就是守株待兔,写完了就等人来看,而且这两种自媒体平台和受众交流基本是公开环境下的,很难进行深入交流培养起读者粘性。

再者,自媒体人和受众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贩卖内容的平台。“好”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噪音少,精品高。这个精品和传统媒体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并不需要有牛逼的写手和最独家的新闻,而是要在于让合适的内容传达到最“匹配”的用户手中。所以RSS订阅器或者ZAKER一类的应用,其实就是在解决这个事,用户面对信息汪洋需要能够快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而微信自媒体的订阅方式正是基于这个需求形成的,受众可以自主选择信息来源,传播者可以快速准确传递价值。

还要提的是,微信可能有机会解决自媒体生存问题,无论是博客还是微博都没有解决掉这个问题,大部分做自媒体的都是依靠“后收费”,即通过影响力变现,在后市场获利,自媒体人前向订阅收费或者通过广告软文的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但是微信将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KK的1000铁杆粉丝定律将很有可能在微信自媒体这个平台实现,也就是直接向受众收费,微信自媒体由于其高到达率带来的高取消率,很容易积累起铁杆粉丝。

比如我自己做的“ZTalk”自媒体账号,某次在文章内透露免费蹭的服务器坏了打算换个地方,请大家推荐几个靠谱的云计算平台,当时就有不少读者问我要支付宝账号愿意募资。据说微信即将推出公众账号订阅付费,自媒体人将有机会通过内容服务自给自足,这也是微信自媒体被很多媒体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微信自媒体的快速崛起,让传统媒体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危机感,也引发了传统媒体们的注意和思考,《南方周末》刊登的《“自媒体”:离开组织的日子》一文中也阐述了本质上“微信公众账号就是当年的博客、App就是当年的电子杂志”——曾被外界寄予很高的商业价值期待,后都趋于没落这样的观点。那么自媒体背后代表的到底是什么?自媒体有可能颠覆传统媒体吗?

自媒体的创新并不仅仅在渠道变化,而在于内容有了很大不同,传统媒体那种大众式传播已经无法满足细分领域小众群体对垂直领域信息的需求,比如关注移动互联网的科技博客雷锋网,做了一个独立的微信公众账号“机情华强北”,受众人群主要是专门关注水货手机行情的,虽然关注人数不多,但是由于华强北的特殊行业地位,这个小而美的媒体未来对手机行业可能产生深度影响。未来,每个小镇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媒体,每个小圈子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媒体,这是传统媒体做不到的。

自媒体会长期存在不断发展,但是自媒体人不会将做自媒体当做终身或者唯一职业。前段时间几个自媒体人一起聚会,有人问了个问题,如果做自媒体可以让你衣食无忧,会不会专职做这个?结果大家都回答不会,因为自媒体可能属于一种人才发展的过渡形态,是尖端人才的试验场,也就是说做自媒体的,要么做不起来,做起来的那些肯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会把自媒体当做个人的终身职业。并且做自媒体这个事一般首先得是财务自由的人,如果上来就想靠这个赚钱,很扯淡。

著名的IT人士程苓峰通过微信自媒体卖广告,三个月收入30万,这是导致微信自媒体火热的一大原因。而据说某著名财经类日报的实际发行量是2.4万份,头版半版广告折后价50万一天。

程苓峰的微信粉丝是3万,广告价格是一天一万,相比较而言自媒体的价值貌似被严重低估了?但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于自媒体的可监测性太低,影响力也很难做大,而且由于自媒体的过于细分化个性化,广告的诉求也高,一旦自媒体彻底商业化后,自媒体的价值也会随之消失。

在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冲突上有一个观点是:一个行业的掘墓人,一定来自它的内部,传统媒体的掘墓人,也一定来自它的内部。现在做微信自媒体的传统媒体人很多,记者本来就是一个自运转的平台,自己有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汇聚资源处理成产品,产品又帮助获取更多资源。在现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加工汇集分发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

中国1900种报刊,去掉纯专业和行业类,剩下的做得很好的媒体超不过100家。但是传统媒体真的就这样被颠覆?自媒体肯定不是媒体的终极形态。但应该是必经之路。我觉得所谓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之争基本上是渠道导向,未来是渠道把媒体强行分类,渠道会决定媒体的定位以及商业模式。另外一个自媒体成不了气候,只有100个自媒体加起来才有可能真正威胁到传统媒体,个人的优势是内容可以做到高度细分甚至定制,反应灵活,成本低廉,但组织的优势是整合资源,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边际成本比较低。

传统媒体虽然问题很多,但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方面,不是哪个新媒体可以随便颠覆的。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接受信息的方式,人的意识和商业模式与北上广的割裂不是一点半点,这个体系衔接也不是5年之内能解决的,这5年多,是大家摸索新媒体这个大蓝海的空档期,也是有心的传统媒体和媒体人调整的时期。(作者系微信FM创始人,WeMedia联盟发起人,网名@青龙老贼)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朱晓鸣:微信自媒体的崛起和思考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