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媒体传媒->新兴媒体
弥补传统媒体在内容空隙 雷韵祺: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654 A+A-

弥补传统媒体在内容空隙  雷韵祺: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微信用户已经超过2亿,传统媒体要怎样分一杯羹?传统媒体有高粘度的群众基础,在做内容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有庞大的内容量可以重组输出。而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方式是全天候的,这正好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一期与下一期之间的缝隙,让品牌在间隙中也有被提及、被曝光的机会。

——以《城市画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但另一方面,不像互联网品牌,他们在线上没有任何根据地,所有的粉丝资源依然在线下或仅仅在微博上。传统媒体要启动一个微信账号,就如当初开始运营微博账号一样,同样并将持续面临着一些问题:

流量导向:有了这样的沟通渠道、推广渠道,流量导向哪里?

平台价值:微博出现之后,新的平台——微信,有什么不一样的价值?是否值得运营?

人力成本与效果实现:传统媒体的内容输出是慢节奏的,而新媒体的内容输出是快节奏的,已有内容需要重新包装输出,甚至要结合新平台特性去产生新内容。然而,所有信息一刷而过,耗费人力物力去做的一件事,却没有沉淀的地方。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呢?

当然,本文并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只是结合《城市画报》在微信的实践,但希望能把问题列得更清楚、更具体些。

一、对微信平台的简单分析

在这里首先把微博和微信作个简单对比:

回到微信的基本功能上来,探讨一下传统媒体在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些什么:

1. “订阅”——高质量的资讯需求

微信上的信息以订阅模式呈现。“订阅”这个动作,意味着用户希望在这里获得比自己更专业、更全面的视角、观点,原始事实要经过整合再输出。微博上的资讯是争取共鸣、披露真实,而微信上是给人以观点、想法。这就是微信的内容价值,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2.“推送”——让用户量更有价值

微信的内容形式有文字、语音、带链接的图文信息,还有“第三方应用消息”。把用户量做起来,推活动、推网站、推内容、推App都非常有效,因为是强制推送的。

此外,还可以从推送模式中看到广告价值。不像微博,广告发布后,客户还要看转发量、评论量,微信的强制推送,到达率接近100%(除了由于手机微信版本问题而无法接收外)。微信上的广告信息价格,可以以头条和非头条(微信多条图文信息的版式)来划分。不用纠结传播效果,这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套餐式销售非常有利。

然而,也因为强制推送,用户对内容的质量非常敏感。内容要面向不同的用户,确实众口难调,因此,微信上的内容策划要非常精心,而广告植入就更加要制作精良。

3.语音信息的载体——电台的互动模式

语音信息,是微信上特别强大的一个信息呈现功能。虽然声音信息简化了短时沟通的方式,随便拿起手机就能说一两句,但这似乎更适用于日常对话。

而对于未认证的公众账号,每天的群发消息仅有一条,如果要发布语音消息的话,一定是20秒以上的,而且信息量很大,用词不一定口语化,人“听”的理解能力远低于“看”的理解能力,因此声音的阅读难度远高于文字图片。

那语音消息可以用来做什么?语音消息很适合用来做互动,就如电台模式,亲切直接,一问多答。另外,微信的语音功能,对于电台媒体来说,是一个精彩片段重温的绝好平台。

二、 《城市画报》的微信运营策略

1.杂志经典专访连载,一周获得1800个订阅量

城画微信启动的第一周,推送的内容是“安妮宝贝专访”,内容以连载形式出现在微信上。结果,吸引了1800人订阅。

微信账号刚启动,需要寻找最吸引的内容进行推送——用实际利益来激励第一批订阅。在运营微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读者常常问起的是《城市画报》安妮宝贝专访的那一期,杂志经典重温无疑是一个省力的不二之选。

问题是,特别经典的内容少之又少,一次就用完,后续发布的其它经典内容重温也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2.通过话题策划,奖品激励,让用户参与微信内容的产生(UGC模式)

在研究城画读者的网络行为,以及城画的内容定位后,我们发现其中确实有发展成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的可能性:

(1)具有创作基因的人群:《城市画报》聚合的人群是社会的新锐力量,这样的读者更有行动力和创作欲,也因为见识广阔,而具备创造内容的潜力。

(2)良好的创作氛围:专题、特辑的策划,多年来布置下“强烈好奇”、“视觉独特”、“重视自我表达”的氛围,有助于带动读者的创作欲。

(3)成熟的圈子文化:在《城市画报》带动下的内容创作,更像是圈子行为,与志趣相投的人分享,更有认同感和成就感。

(4)权威的认同能力:《城市画报》在城市生活、社会创新、艺文类领域中已有一定权威,用户产生的内容得以在城画官方渠道发布,有一定的认同感。

那么应该让读者生产什么内容呢?这个答案依然要回归到微信的基本信息形态,可以产生的内容就是图片、文本、声音。

活动一:让用户生产图像——万圣节互动:自拍一张,吓城画君

万圣节前后,大部分微信账号、微博账号都在讲鬼故事。城市画报微信只能另辟蹊径,让用户自拍一张,晒晒自己的“鬼模样”。比起听别人说鬼故事,用户明显更愿意表现自己。

形式:推送话题“自拍一张,吓城画君”——收集自拍照——整合后群发,并附上语音版鬼故事两则作为“报复”。

效果:活动当晚获得90多次照片回复,而回复关键词收听“语音版鬼故事”的指令发出量达600多次。

难点:筛选惊吓程度适中的照片,把握好惊悚度;语音版鬼故事的录制,需要专业的音效配合和口述者,才可渲染恐怖的气氛。

活动二:让用户生产文本——用“物件”的思维写一段腹黑的话

我们把这个策划看作是微信上进行的一种“行为艺术”,周五,摆脱既定的思维写一段腹黑的话。这一次策划,意外地收获了很多精彩的句子。

形式:周五发布话题——收集回复,整理成文——在微博、豆瓣上发布。

效果:获得100多次回复,微博转发量为36次,同时在文中推广微信二维码,带来100多人的订阅增量。

难点:话题设置需考究,用户容易想到,方便手机输入,说出来有趣又不限低俗。

活动三:让用户生产音频——旁听微信·城市发声

“旁听微信·城市发声”是城画微信最历史悠久的UGC类策划,每期发布一个与城市生活相关的话题,让用户讨论或分享,挖掘城市人的生活状态。近期策划的“说说别人大概很少有的经历”,用户回复的内容十分有趣。

形式:微博宣传——发布话题——收集音频回复——编辑成有1分钟音频——在微信上再次发布。

效果:这个互动策划已进行到第8期,每次可收集到100多个音频回复。

难点:最初的话题设置决定最后的音频质量,因此必须考究。话题策划,要注意是否可以语音回复,是否能短时间讲完,回复的内容是否有趣,是否适合城画的基调等问题。

3.自造热点,策划趣味性的互动

在同一时间内热点总是相同的,譬如圣诞节、万圣节,每个微信公众号都会做,而且互动活动都非常雷同。对于媒体而言,热点都要抓,但是也要懂得自制热点或找到不一样的切入点,以免落俗。比如,去年国庆假期前一天发布的“假期策划:节前性幻想”。

话题发布于国庆假期的前一天,让人们在节前涣散期讨论“性·爱”,收到将近600条回复消息。

初衷:对于中国人而言,假期如此稀缺,然而在假期来临的时候,却又有点不知所措。人在空虚的状态下“性·爱”的话题被讨论得最多,于是我们把这个话题捧上微信。

难点:对话题的把握要有一定水平,确实需要一位睿智的人去对答,有些提问容易拿捏不准,而成为过分的色情。再有就是回复量大,需要大量人力来参与讨论。

4.其它互动:城画君陪夜聊、讲鬼故事、写毛笔字等

一些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的内容(鬼故事、毛笔字),是不适合推送的,但可以用来作为一次小互动。用一些小噱头带出即可,譬如“城画君讲鬼故事”、“城画君在模仿苍井空写的毛笔字”、“今晚有20个城画君机器人陪夜聊”。这算是小规模,易操作型互动,一次能够吸引100—200人的订阅量。

互动形式:在微博上告知粉丝,让他们关注城画微信,回复“暗号”查看。只要把微博写得神秘一点,好奇心驱使下,用户就因此而订阅城画微信。

这也是门槛相对比较低的一种互动形式。

三、《城市画报》微信账号的推广

尽管杂志上也有出现微信二维码,但带来的订阅量并不大,最直接有效的是微博,而推广的方式如下:

每日微信推送的内容,在微博上做足够的预告;微信上的互动,选取特别的对话放到微博上讨论,附上二维码;微信互动收集的回复,可以整理成长微博在微博上发布,并附上二维码。

在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也大量利用微信的“自动回复”功能的设置,减少人力,也可以很有趣,很实用。根据需要,《城市画报》微信账号把自动回复设置为两种:一个是机器人的应答,俏皮地回复一些日常问候,强调趣味性;另一个是信息导航,强调功能性,把杂志内容、往期内容等进行分类推送。

(作者系城市画报新媒体部高级项目主管)

弥补传统媒体在内容空隙 雷韵祺: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