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媒体传媒->广播电视
电视时政新闻要加强亲和力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1108 A+A-

电视时政新闻要加强亲和力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万赢信采编:一、时政新闻对亲和力的需求 时政新闻,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亲和力,最早是化学领域的概念,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现在却要联系在一起。在主流媒体的编排中,时政新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新闻传播学领域最

早将“新闻报道亲和力”界定为“报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是新闻报道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元素,是报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吸引受众,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向受众亲和的能力。

亲和力提出无疑是改善时政新闻当前现状的一个重要抓手。从亲和力的角度来研究时政新闻报道,将使时政新闻的研究空间进一步扩大,使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二、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

时政新闻遭遇瓶颈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浅层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报道的层面,包括报道内容的单一、报道形式的呆板、报道效果的一般。第二个是深层次的原因,涉及政治、新闻体制和媒体的经营理念等。

其一、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首要表现就是报道重领导、轻群众。2013年2月4日,《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称,河南媒体千字新闻报道塌桥事故提及16位领导,1300字中1134字表扬当地部门如何辛苦工作,多次出现“迅速赶赴现场”、“全力以赴”、“全力救援”、“不惜一切代价”等字眼。又如,2010年6月,江西几条主要江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其中唱凯堤发生决口,严重威胁下游5个乡镇14.5万人的安全,然而,就在央视记者询问下游群众情况的电话采访中,江西防总相关负责人大谈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几分钟内提及不下10位领导的名字。不难看出,大多数时政新闻把视角投向了领导,而忽视了群众,从而使得报道缺少亲和力,老百姓不愿看。

其二、报道内容重工作、轻生活

不少媒体将时政新闻等同于党政机关的公文。政府发布什么我就登什么,领导讲什么,我就写什么。只满足于不遗漏文件或者讲话的内容,甚至于把每个点依次罗列,这样的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工作简报的翻版。如长春电视台4月日一则时政新闻:《高广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项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全文1094字,用不足100字报道事件本身,领导指出、强调、讲话尽占900多字。

报道看似面面俱到,实际没有重点,更别说找到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记者在报道中却把大量的篇幅留给了领导、留给了工作,而把最重要的内容“隐藏”了起来,有点故意让观众找不到的感觉。

其三、报道语言公式化。

有些时政新闻的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套路。开篇总是“某某领导在会上指出”,接着“某某领导强调”,最后以“某某领导要求”结尾。甚至是领导的具体活动也搬进了这种“时政新闻模块”里,语言生硬、重复,缺少生活气息。如4月6日,长春电视台一篇报道《政策资金积极推动,让民营经济“活”起来》,全文主题是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以一台节能缝纫机为切入点,本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却只有一个工人采访同期声,然后直接就过度到政府资金保障企业设备更新,最后又加上一个相关部门某某领导的同期声。而且其内容也是很空的口号,谈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的优惠政策,却没有说清楚,具体有哪些政策。这些政策有什么样的作用?这种模式化的以小带大的写法,已经被很多时政新闻所套用,毫无新意。

三、报道思维的转变是根本

时政新闻之所以“老面孔”,就是记者局限在求同思维中,主题重复,视角相同,写法老套。求异思维要求记者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色、视角,从常规中寻找特异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建议

第一、报道领导活动,力求彰显亲民情怀。

一般而言,一提起领导活动,大家都会认为那是比较严肃的事情,需要板起脸来、端起架子。媒体也常常只写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重要讲话。而由此派生出来的官腔、官调、命令式的老话套话,读者不仅不爱看,有时甚至产生反感。因此,提升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就是要减少对领导干部“政绩”宣传,增加“人格魅力”塑造,将“服务于民”内化为领导人的人格特质,把领导活动写出“情”。

第二、节庆报道,追求宏观微观两种视角。

每逢重大政治活动、重大社会事件、重要历史时刻,往往是媒体发挥引导作用、展示独特风采的大好时机,而节庆日的报道在其中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1年春节,一个新的话题悄然成为热议的焦点,这就是出现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各大网站重要时段、栏目、首页上的“新春走基层”报道。2013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有百姓心声《过年回家最想和家人说什么》,流水线上的爱情《车间里的婚纱照》,有在岗位上《高铁检修 众人成“合”》,还有吾老吾幼《深圳老年人生活调查》,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春节期间,央视新闻频道因“新春走基层”栏目,收视率大幅提升,其他媒体的报道也赢得了受众的充分肯定。反映基层百姓的新闻进联播、上头条,而且得到社会各界受众如此广泛的好评,这个现象值得思考,值得总结。

第三、政策解读,立足民生、体现权威。

政策发布是时政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会议报道、领导活动、节庆报道相比较,政策发布新闻具有权威性、时效性、程序化和公式化的特点

电视时政新闻要加强亲和力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