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记编论坛
农产品安全报道反思 映衬出当下城乡对立又一种社会现象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870 A+A-

农产品安全报道反思 映衬出当下城乡对立又一种社会现象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烟台套袋苹果的报道,无论在消费者群体,还是在农业生产领域,都引起强烈争论。而此种基于不同立场对同一事件在观点上的对立和撕裂,在近些年的食品安全报道中并不鲜见,几乎成为映衬出当下城乡对立的又一种社会现象。

除去已有共识的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事件等,近来发生的诸如膨大剂西瓜、避孕药黄鳝、假鸡蛋等报道,莫不如是。

对于烟台套袋苹果的采访细节,笔者不甚了解。但以往接触过大量农产品安全的报道案例,回顾这些事件的采访和传播过程,颇多值得反思之处。

一条嬗变的传播链条有人戏称“黄鳝与避孕药是新世纪水产行业的一对伟大‘基友’ ”,有关“黄鳝养殖使用避孕药”的说法流传十余年,从未间断。而避孕药近来在媒体报道中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甲鱼、鲫鱼、鲤鱼、对虾,甚至黄瓜,都曾有使用避孕药的消息见诸报端。但奇怪的是,目前看到的所有报道,没有一个能够证实使用的案例。

南方农村报旗下的《农财宝典》最近对“黄鳝与避孕药的缠绵史”做了非常深入的调查,发现了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首先,避孕药对黄鳝生 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学界说法不一;其次,黄鳝养殖中是否使用过避孕药,业界说法不一;再次,避孕药传言是怎样产生的,学界业界更是各有说辞。我们发现,黄鳝与避孕药的纠结,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所反映的意义,远甚于作为一种违规生产方式带给我们的反思。

从纷繁复杂的说法中,大体可以理出这样一条隐秘的传播链条:透过上述传播轨迹,不难看出核心信息在传播中被逐层扭曲,甚至与实际生产相互影响。而这也几乎是所有食品安全误读风波最惯常的传播现象。例如,膨大剂西瓜、乙烯利催熟香蕉也与之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 =激素类化学物质 =性激素 =性早熟,每一个等号背后的失之毫厘,最终是谬以千里的结论。

信息为何会被误读很多农业生产者不理解,稍有农业常识的人都可以分辨并能解释,植物激素与性激素的区别,甲基睾丸酮与避孕药是两回事。然而,为什么类似误读仍不断发生,甚至陷入无法自辩的尴尬境地。

农产品安全报道属于民生新闻,而对食品安全误读事件的解释则属于科普或产业报道范畴,两者的传播规律完全不同。前者力求深入浅出,焦点明确,攻其一点(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及其余。在碎片化传播的今天,食品安全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更是被高度简化,原本复杂的作用机理往往简单解读为“有害”或“无害”。

一些专业名词也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例如膨大剂、乙烯利的使用被简化为“激素催熟”,香蕉巴拿马病毒被冠名“蕉癌”,柑桔大实蝇幼虫被称作“桔蛆”,在易于公众接受的同时,也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把一些常规作物病害或农化产品,误解为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杀手”。

科普报道则力求严谨,用事实和研究结论说话。这往往涉及细分领域内,非常专业化的问题。在目前的大众媒体中,这类题材一般得不到充分报道。这在传播上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壁垒,食品安全问题受关注度高,接收门槛低,传播范围广。而相应的科普报道则局限在专业人士的小圈子内,它超出了公众的接受能力,偏离了大众媒体的题材选择方向,很难突破传播界限,进入大众视野。

在中国,目前最尴尬的情况还在于,诸多农化产品的安全性缺乏充分研究,能否使用、标准如何、对人体当前或长期的危害怎样,都没有明确结论。例如,此前有媒体报道活鱼销售中使用化学品“鱼浮灵”,危害人体健康,并建议“太活跃的鱼不要买”。

水产业内人士都清楚所谓“鱼浮灵”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增氧剂,但即使专家也无法断定它对人体完全无害,只能解释 “用量稍大会危及鱼体本身,农民没有理由使用更大剂量。”核心问题是,国家对这一化学品没有使用标准,也没有对其在食物链中的累积危害情况做过研究。“抗生素与超级细菌”、“有抗肉”、“麻醉剂运鱼”等等都属于类似情况。

如果就事论事,单纯从新闻真实性判断,已有的误读事件都不能说完全失实,因为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任何人都无法保证农化产品或作物病害对人体百分之百安全,很多所谓“辟谣”只能依目前的研究水平做推论。

很显然,讲出食品安全隐患非常容易,但要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完全消除这种忧虑,则非常困难。因为一旦进入专业研究领域,我们不能无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产品安全性也就出现无限可能,这些繁琐的研究结论并不适合大众媒体传播,甚至可能对某一项极小概率的研究结论产生新一轮误读。这一问题实质是受众对安全感的强烈需求与未知世界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和纠结。

受害者心态

必须承认,讨论食品安全误读的前提是,目前中国食品安全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在此共识基础上,则应该反思误读事件频发背后,媒体、公众以及业界的理性缺失。

《农财宝典》6月刊曾就广州市严查鳜鱼孔雀石绿残留事件做过报道,其中援引一家流通企业的自检结果,“由于珠三角水体环境遭受破坏,一成的鳜鱼在自检中被查出孔雀石绿残留,但含量很低,不会对人体产生实际危害。

”但在随后的网络转载和微博转发中,基本都使用了“孔雀石绿无法避免,尽量少吃鳜鱼”之类的标题。受访者接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责难电话,备感压力,在他们看来,目前就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失去了与消费者理性沟通和客观反映问题的可能。

类似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我们越发感受到,食品安全的报道一旦出笼,它就不再属于作者,有关它的各种解读、延伸,早已超出记者和编辑的把控能力。它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其实是传播者与记者编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害者心态”在食品安全报道传播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它类似与革命心理学中的“失意者”。长久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使消费者有强烈的受害者心态,他们会将以往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历、态度,以及对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情绪,全部叠加到报道之上,借由某个个案,经过一些个性化的解读,发泄、发酵。

例如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 “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吃的七种鱼”。深究其出处,是美国 FDA给消费者的一项建议,幼儿少吃生产周期长的肉食性鱼类,例如金枪鱼、鲨鱼等,因为汞含量较高。但在网络流传的版本中,罗非鱼、鲶鱼,国内大宗的速生性、非肉食性鱼类也被列入其中。这一说法流传甚广,百度搜索相关词条多达 2万条,但找不到确切的消息源。

大部分消费者不会深究报道的细节,不在乎出处、不关心依据、不讲究逻辑,只关心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结论。报道与内心情绪的互动,很容易形成一起网络上的群体围观事件。倘若说,在采写过程中出现的误读,是媒体属性和记者专业水准的问题,那么当报道进入自媒体时代,接受网友转发和再加工时,就成为一种映衬出当下大众心理的社会现象了。

与公众“受害者心态”相对应的,是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联盟心理”。农产品缺乏可追溯机制,食品安全事件在生产上游引发的连坐效应,往往令生产者丧失理性评判的能力。在历次农产品安全事件中,无不是个案报道引发全局性销售难,历次农产品安全事件的争论或善后公关,无不在“是否以偏概全”的问题上大做文章,消费者与生产者都缺少理性反思的态度和能力。烟台套袋苹果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不能说与此无关。

愈演愈烈的城乡撕裂

误读与争议背后,是愈演愈烈的城乡对立。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某日资企业在山东莱阳租地 1500亩种粮养牛,培育土壤不打药不施肥,曾因虫子泛滥被农民索赔,产品瞄准中国高端市场。该报道在大众媒体和农业产业界引起截然相反的两极评判。普通消费者赞其敬畏环境和土地,推崇原生态的生产方式;而业界同行则斥其为营销噱头,哗众取宠,崇尚自然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无可厚非,但作为一种产业模式,万万不可行。

这样的对立越来越明显,例如对于农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工厂化养殖的得失、生物技术应用的利弊等等问题,普通公众与业界人士的看法几乎持两极分化的态度。如果说,以上只是观点上的分歧(农化产品、工厂化养殖大行其道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方向),那么更具争议的是在实际生产领域。

目前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已经确定的“恶”,例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等,这些是人神共愤,无论公众还是业界都会联合抵制;一部分是已经确定的“安全”,例如原生态种养、有明确规范的添加剂产品等等,虽然在观点上可能有分歧,但作为安全的基本共识,是存在的;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是第三种情况,即危害性缺乏研究,国家尚未制定相应使用规范和标准,这是争议最大、撕裂最严重的中间地带,也是目前最易出现误读的报道区域。

站在不同的立场,报道的指向可能截然不同。就民生视角来说,消费者追求“安全第一”,对于国家未明确规定、未来危害性不明确、可用可不用的产品或生产方式,当然要零容忍,尽可能一律杜绝;就产业视角而言,生产者追求“效益最大”,如果一项技术或产品,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对人体有现实危害,未来的危害性尚无明确研究,自然只要能促进生产,就应大胆使用。

此时媒体的自由裁量权非常大,因为媒体的立场和解读会在传播中不断发酵和扩大,对产品的销售和口碑产生直接影响。此时,所谓的真实、客观,有很大相对性,有时甚至难以避免地出现扭曲。

就媒体的职业要求而言,提高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准,从记者编辑做起,摈弃“受害者心态”和“利益联盟心理”,力求报道客观、中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身处这样一个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时代,如何改善整个传播的大环境,则是确保报道不被扭曲的根本所在。第一要务则是增强城乡互动,让农业生产者的工作现状和声音被公众熟知。农产品安全报道的真实客观,不全是来自专家的权威解读,更多要依赖基于沟通之上的理性重建。(作者系农财宝典主编)

农产品安全报道反思 映衬出当下城乡对立又一种社会现象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