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编辑体验
已经确立了不易撼动的位势 朱学东:主编絮语收获2012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763 A+A-

已经确立了不易撼动的位势 朱学东:主编絮语收获2012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11月 26日,《中国周刊》2012年最后一期摆在了我的桌上。

抚摸着今年最后一期《中国周刊》,无限感慨。从 2012年 1月的《回不去的故乡》,到年底的《我们都是异乡人》,首尾遥相呼应,中间夹杂《谁能让我们笑》、《税之痛》、《有话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谁的建筑》、《餐桌自救——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个人养老——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呼吸之痛》、《我们为什么输不起》、《中国式娱乐》、《中国好爸爸》,所有封面报道,虽然有跳跃,但其关注的,都与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有关。

虽然因为自身原因,《中国周刊》在经营上尚未完全摆脱困境,但这一年来的努力,还是大有收获。撇开经营上的甘苦不说,至少在 2012年,作为一本月刊,在社交媒体成为“政治正确”的时代,《中国周刊》在市场化杂志的主流渠道和影响力上,已经确立了不易撼动的位势,也有许多浅薄的经验可以与同业分享。

或许这种经验在许多同行那里被视为不传之秘。但于我而言,于中国周刊而言,这种分享,乃是在社交媒体的危墙之下,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大蛋糕拥有未来的心愿。即如走夜路的人,总是愿意同行者日多。

一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收获是,在当下中国,微博等社交媒体及即时移动传播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瓦解传统杂志,反而促进了传统杂志的发展。

自去年以来,社交媒体几乎说得上是攻城拔寨,撄其锋者皆折,传统媒体业者尤其是传统报刊业闻者色变,其高薪、期权以及发展空间的诱惑,让传统媒体投诚者动摇军心者日多。技术似乎成为决定传统媒体生死存亡的关键。

毫无疑问,技术进步不可逆地解构了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方式,加速了因循守旧的传统媒体的瓦解。

如果说政治和市场的夹缝,决定的是传统杂志生存的尊严,传播技术的进步,从长远看,引发的可能真是决定传统媒体生与死的关键,所以,对传播技术进步改变的受众消费习惯的研究,对传播技术进步本身的研究和利用,对于依然坚守在传统媒体的人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命题。

我从来都相信,在经受了最初的冲击之后,技术进步一定是普惠的。

事实上,中国周刊自 2011年,调整新媒体策略以来,从观望到主动进入,虽因资金问题,投入极少,但效果尚好。

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手机客户端杂志,还是传统的网络付费订阅和免费传播,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个快节奏时代月刊出版周期的不足,也弥补了传统杂志市场投入不足、历史较短的劣势,缩短了消费者对《中国周刊》购买记忆的形成时间,对品牌影响力的确立,居功至伟。

同时,传播技术的进步,也让拓展了新的读者群体。这一块,是过去传统纸介质杂志可能很难覆盖到的。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 手机客户端、传统网络上的消费者,还是传统纸介质杂志的订户购买者,只要他阅读《中国周刊》,就都是《中国周刊》的读者。

至于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型态赢得的读者,其商业模式的确立虽然还需继续尝试,但也已有收获。

所以,只要我们不抱一夜暴富之心,像农民一样耕地,我们的价值就不会丧失。

不必在乎任何呼吁投降的聒噪,我们需要的是认真对待,为我所用。

至少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周刊》造成伤害和压力的,还是来自传统的因素,政治和市场的不规范,以及传统的同业竞争;那些技术主导的强大的网络和新媒体公司,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合作互惠各取所需的关系,而非对抗的竞争关系。从目前发展的态势看,随着《中国周刊》市场主流影响力的形成,这种合作将会进一步紧密起来。

二第二个收获是,传统杂志所拥有的相对专业的内容制作优势,依然是这个技术进步主导媒体型态变革时代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毫无疑问,网络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公司,其拥有的资本体制和技术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而传统媒体所自诩的内容制作的人力资源优势,在它们面前也是不存在的,网络媒体以及其他新媒体公司的从业者,许多都是从传统媒体过去的佼佼者,他们对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水准不比我们差,但他们在网络和新媒体公司,这种优势只保留了对内容好坏的判断力。

任何技术主导资本强大的网络和新媒体公司,它们之间的竞争,是速度的竞争,是海量的竞争,它们内部之间的竞争性质,决定了它们不能也不会慢下来,用传统媒体内容制作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

没有人能够通吃产业链条上所有的环节,肉烂在自家锅里,只是传统家族作坊和国营企业的老派思维。开放合作共赢,一定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判断。

所以,在产业分工的链条上,这些技术主导型媒体最具粘性的一块,除了游戏化产品之外,最具人性化的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粘性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凝聚人气。微博、网络这一块,这几年活跃度的下降,其实与优质内容供应的逐渐匮乏有关,没有粘性,便不能持久。

这其实与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非常类似。

所以,在今年上半年腾讯的智慧营销峰会上,作为传统媒体的唯一代表,我在发言中,除了承认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之外,也认为看到了传统媒体的春天,一个有品牌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媒体,一个能够提供有粘性内容的媒体,在技术进步改造的新的产业链条上,一定有自己的位置,而且价值越来越高。

利用自己的内容制作优势,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和公信力优势,整合各种资源,让自己成为社会关系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眼,成为新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点,在 2012年《中国周刊》的市场拓展中,已经初尝甜头,虽然还远远不够。

放弃自己最擅长的本事,以己之短,搏人之长,去跟新技术新媒体搏命,不智。

三第三,面对被技术进步改变了口味的消费者,如何调整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是社交媒体时代最为严峻的挑战,也是上述两个收获的基础性工作。

2012年《中国周刊》封面报道和世相、城记、往事等栏目的努力,让我们自己收获颇丰。

首先是题材选择。如何选择合适的话题,是对所有传统媒体的挑战,对被迫以月刊周期出版的中国周刊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的收获是,主流价值,个体故事,是题材选择的核心要义。

所谓主流价值,就是选题的价值判断,要合乎社会前行的方向,合乎人类文明的共识,在这样的框架下,遴选个体故事,通过个体故事,把个体跌宕起伏的命运,放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关照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力量和伤痛。

每一个人都是活的中国。个体和普通人的重要性,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从来都是缺失的。自 2011年以来,《中国周刊》恰恰是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向读者呈现了一幅当代中国复杂的画卷,用斯诺在《活的中国》中写的话来说,这些个体故事,这些普通人的命运,“犹如以巨眼俯瞰它的平原河流,峻岭幽谷,可以看到活的中国的心脏和头脑,偶尔甚至能够窥见它的灵魂。”

从普通中国人的命运中,去触摸活的中国,触摸中国真正的灵魂和精神,这是 2012年《中国周刊》最为成功的地方。

打动人的故事,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而且,讲故事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而且,讲普通人的故事,讲你我他的故事,最能引发共鸣。

讲故事也最能传播价值观,这也是杂志的本质。

其次是杂志的文本选择。

在人人都是媒体的社交媒体时代,媒体过去喜好的宏大叙事和言之凿凿的判断,同样被瓦解了,有了太多的替代品。同样,我们不能跟社交媒体比快,我一再强调,社交媒体已经不可逆地瓦解着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传播功能,跟它们比快,死路一条。

在一个快的时代,能够慢下来,能够让人思考,成了一个稀缺品,物稀自然便贵。

所以,必须重新来思考过去习以为常的杂志核心竞争力中的新闻价值和深度报道,只有在这两个方面有颠覆性的思考,才能在社交媒体时代的竞争中活下来。

毋须追逐独家新闻了,杂志也追不上。真正大家共同关心的独家话题,中国的现实除了特权性媒体,无人能跟上发出;而其他所谓独家新闻,在幅员辽阔发展极端不平衡的中国,都能找到,但却因此可能边缘了。感谢我们被迫做了月刊,在这点上让我有了更多思考。

但不追独家新闻,不是说不谈新闻性,中国周刊 2012年的所有封面报道,任何一个在当下中国,都具备足够的新闻价值,但却没有一条是当下的新闻,它们都是一定时段内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话题。

过去杂志的深度报道,在还原事实真相,还原时间背后逻辑上,都有独特的价值,但事实上,这一块首先是被报纸的深度报道稀释了,而在社交媒体时代,连还原真相和逻辑的价值,也被稀释了。

一个拆迁报道,无论如何还原,信息和视频都早已出来,很多读者已经对逻辑有了先验判断。所以,还原真相和逻辑的努力,可能要逐渐让位于描写事件中的角色命运,把命运感写出来,把还原真相和逻辑的努力,逐渐放给社交媒体和日报。

在这点上,中国周刊记者李佳蔚的《废墟上的音乐会》、商华鸽的《周口变平了》,以及特约撰稿王悦微写的《宁波:温和与坚硬》等,或许都是可以努力的尝试。

所以,逐渐放弃新闻价值至上追逐真相至上的立场,平衡新闻价值和阅读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追求阅读价值,杂志的文本意义才真正显现。凡都能让人心中一惊一紧一荡一暖一冷(如包丽敏所言)的文章杂志,都能找到共鸣者,这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

即如桐城派所言,义理为干,考据有所归,而后文有所附。

这是碎片化阅读海量化信息时代的一种深度阅读慢阅读的机会,把思考留给读者的机会,把思考留给了读者,也就赢得了读者。

虽然目前中国周刊的记者,大多比较年轻,在采访经验和文本表达上还有欠缺,尤其是冲突性不够的故事,但这个方向却是可期的。

最后一个,即是杂志的情怀不能丢。

杂志是人的情感和智慧的结晶,传播的是价值观。中国周刊很幸运的是,在这

个大变局时代,有一支年轻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队伍。在中国传媒大学讲座时,有同行问我,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如何能在经验丰富的同行竞争中立足?

我的回答是,正是因为他们年轻,他们拥有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热情,激情,虽然他们的经验不足,写作也稚拙,但相较那些老到而疲态尽显,或者心有旁骛的经验丰富的从业者而言,他们多了真诚,多了专注,多了努力。而这种真诚情怀和专注努力,是读者能够从他们的文章中读到的。

正是年轻记者显现的这种品质,2012年的《中国周刊》才能够继续进步。他们的成长,也将是这本杂志的成长。这才是这个时代,无论技术主导型媒体还是文摘类媒体,所无法拥有的价值。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个漫长而沉重的过程,能够表现的题材取之不尽。无论传播技术如何进步,媒体形态如何改变,放下身段,以己所长,真诚入世,从细微处从普通人的生活中触摸活的中国,寻找中国前行的动力和内在精神,不放弃,筚路蓝缕,相信,传统媒体人也终能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作者系中国周刊总编辑)

已经确立了不易撼动的位势 朱学东:主编絮语收获2012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