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谋定振兴发展-农业大健康·黄延信:农村体制机制的创新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目前农村发展不充分,主要受三个单项外流因素影响,即土地这个要素单项外流、人力资源单向流出、资金单向流出的影响。”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万祥军研读表明,黄延信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靠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谋定研究: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第八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主题报告现场,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原巡视员黄延信先生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强调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把外部资金、要素引到农村,乡村振兴才能顺利推进。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12年前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一样
中央重视程度不一样,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十九大中提出的,紧接着修改党章,把这一战略写入党章,这个非常重要。第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中央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包括指导思想、阶段性目标、主要内容、政策措施等等。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听取和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7月5号,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中央部署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推进?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在这会议之前,习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提出要抓重点、补短板。李克强总理提出三个关键任务: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相比,中央抓得实在,在一步一步往前推,农业农村部作为主管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
二、为什么中央提出来振兴乡村?
农业和工业比,农业落后了;农村和城市比,农村落后了;农民和城市居民比,农民收入水平太低。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我们党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讲得很清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看老百姓收入水平能不能上去;第二个百年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全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村有这么大面积和这么多人口,如果农村不发展,何谈实现。
三、农村为什么不发展?
1、农村不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三个单项外流
第一是土地要素单项外流,一个地区要发展,没有土地很难解决问题。土地尤其是非农建设用地单向流向城市、流向工业,特别是县以下区域。不仅土地本身,而且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给城市带来了巨额的建设资金。农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但是转为建设用地后国家低价征用,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把土地推出去,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土地出让金,出让金被用到工业、城市建设。1998年,土地出让金约500万多,2017年达到5.2万亿。按照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数据,从1998年到2017年,土地出让金大约贡献了40万亿。所以城市是怎么建起来的?就是靠土地出让金。
第二是人力资源单向流出,财富都是劳动者创造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人力资源尤其优质的单向的从农村流向城市,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大中专毕业生,从农村出来的高素质人才留在了各行各业,没有回到农村;另一类是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2.87亿的农民工。青壮年劳动力,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年外出劳动力达到2亿。如果一个劳动力为城市贡献5万元财富,一年就是十万亿。没有农民就没有现在城市的发展,就没有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公路、铁路、机场包括出口,农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也是个规律,发展快的地方都是要素净流入的地方,例如美国、欧洲。同理,国内哪个地方流入人口多,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快,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而且人口净流入都是高素质的,农村就不行。
第三是资金单向流出,资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如人的血液一样,流得越快生命力越强。一个地区,如果资金不运转,经济肯定落后。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业为城市贡献资金超过8900亿。改革开放以后,资金外流主渠道是靠金融体制,国有四大银行商业化改造以后,基本撤销了在县以下营业网点,只吸收存款,基本上不放贷,尤其邮政储蓄使得大量农村资金外流。本世纪初,河南信阳新乡平均一个县基本流出资金达10个亿,重庆的国家级贫困县石柱县一年流出资金17亿。
2、农村不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问题,市场化程度不够。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中国的改革是农民创造,市场化改革首先从农村到城市,但是改革到现在,农村的改革比城市滞后了,主要表现在市场化不够,一是产权制度缺失,二是流通不畅。
(1)什么是产权制度缺失?
农村的东西归属不清晰、管理不严格,例如农民的房子无法证明所有权,这是个重大的法律和现实问题,因为法律规定不动产必须依法登记产权才能成立,农民的房子因为没有登记,意味着不是合法财产,不能进入市场就不能实现增值,不能流动也不能配置到合适地方,所以这个产权缺失是至关重要的。
(2)要素不能流动,城乡分割。
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制度建设是如此重要,好的制度就能发展,反之不行,那制度重点是什么呢?中央文件中指出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
农村的产权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习总书记提出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搞市场经济必须讲产权。农村产权主要分两部分,一是集体资产,2016年中央出台37号文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项改革中第一条就是全面清产核资。第二是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集体所有是有严格法律定义,物权法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动产、不动产归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所以要全面确认成员身份。现在明确提出要把集体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是激活农村要素最基本的因素,韩长赋部长指出这项改革是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
农民的财产如何证明?物权法明确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要进一步明确,只有登记了才发生效力,不登记不发生效力。这么多年以来农民辛辛苦苦盖了房子,结果不是合法财产,因为没有登记。现在物权法明确要求建立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国务院专门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暂时条例实施细则。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农民不动产登记不是强制登记,是农民申请后再登记,在实践中没人通知农民有这个申请登记,申请登记是法律赋予农民权利,给农民登记是政府部门法定义务和职责。
产权清晰是关键,打通城乡要素流通壁垒是基础。这也是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乡村振兴战略除20字方针外,更关键的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而且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三个阶段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这个很难衡量,也没有指标,但是下面有一句话至关重要,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就是产权制度,就是市场交换。
为什么搞市场交换?对农民而言,小不小康看收入,农民收入从哪来?唯一根本出路就是交换,除了市场交换,农民收入绝对没有来源。从地区来看、从国家来看凡是搞市场经济的就发展,凡是不搞市场经济的就受穷,所以交换是至关重要。市场经济是让你糊里糊涂发财致富,计划经济,管制经济让你明明白白受穷,如果还在原有体制下,能实现振兴吗?能实现发展吗?
12年前就提出来新农村建设成效如何有目共睹,这次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但实施起来更难,越是难越要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产权清晰,通过产权清晰把归属不清楚的搞清楚,把不是合法的变成合法的,把死的资产变活,这样才能把外部资金要素引入到农村,才能发展。
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旧的体制弊端。原先有一个规定,城里人不能买农民的房子,公民合法财产应该有自行买卖的权利。结果是2.87亿农民进城,几千万户回不来,城里人退休的想回农村回不去,因为不能买农村房子。城市是年轻人的热爱,农村是退休人喜欢的地方,如果没有城乡交流,农村就是空心村还振兴什么呢?解决城里人不能买农民房子,一定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只有这样才能把外部资金、要素引到农村,乡村振兴才能顺利推进!
农村谋定振兴发展-农业大健康·黄延信:农村体制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