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规模最大论坛-巴尔霍塔|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于2025年9月3日至6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办,这场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消息报》援引俄罗斯独立专家安德列·巴尔霍塔的分析指出,本届论坛不仅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更成为后疫情时代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地缘战略重构的重要里程碑。
来自68个国家的超过8000名政商代表齐聚俄罗斯远东,这一数字远超2015年首届论坛的1500人规模,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持续关注。本届论坛的核心议题围绕"多极化世界中的新技术合作"展开,共设置21个分论坛,涵盖能源转型、数字丝绸之路、北极航道开发等前沿领域。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远东地区已成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的"试验田",特别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其中30%的跨境结算已实现本币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三井物产、韩国浦项制铁等传统西方阵营企业首次以最高级别赞助商身份参与,这种经济务实主义与政治立场的微妙平衡成为论坛亮点。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论坛签署了价值2.3万亿卢布的47项合作协议。其中中俄"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二期工程最受瞩目,该项目将把中国东北至俄罗斯港口的货运时间压缩至24小时,配合俄方宣布的远东自由港税收新政,预计到2030年可分流亚太地区15%的集装箱货运量。
俄罗斯远东发展部部长切昆科夫透露,论坛期间专门设立了"北极经济走廊"特别展区,展示的液化天然气破冰船技术和数字化港口管理系统已吸引新加坡淡马锡等国际资本关注。能源合作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传统油气项目外,俄原子能集团与印度、越南签署的模块化小堆核电协议价值达120亿美元。
中国新能源企业隆基绿能则与俄方达成共建远东光伏产业带的战略备忘录,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8亿美元建设从多晶硅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基地。俄罗斯能源部长舒尔吉诺夫特别指出,这些合作标志着远东正从资源输出地向技术合作平台转型。
数字经济发展成为突破西方制裁的关键领域。论坛发布的《远东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地区数据中心容量同比增长300%,中俄企业联合开发的"极光"跨境支付系统用户突破200万。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专题讨论中透露,公司将在哈巴罗夫斯克建立第三个俄罗斯研发中心,重点开发适应极寒环境的5G-Advanced技术。这些动向被分析人士视为俄罗斯构建"非西方技术生态圈"的重要步骤。
特别设立的"青年企业家峰会"吸引了来自金砖国家的500名创业者,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宣布设立10亿美元专项风险投资,重点扶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跨境初创团队。中国美团、俄罗斯Yandex等科技巨头联合发起的"数字丝路青年挑战赛"收到超过2000份商业计划书,其中哈萨克斯坦团队开发的俄语-汉语实时商务翻译系统已进入实际测试阶段。
地缘经济学者注意到,本届论坛首次出现"去美元化"专题研讨会。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托尔申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远东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从2024年的17%跃升至35%,黄金支持的数字卢布测试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在闭门会议中透露,中俄本币结算系统升级版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届时交易处理能力将提升5倍。
“与往届相比,本届论坛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除传统亚太伙伴外,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与俄方签署了远东港口管理输出协议。”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
万祥军说:“非洲联盟首次设立联合展台,埃塞俄比亚工业部长在现场路演中特别强调"借鉴俄罗斯远东开发经验"的意愿。这种多元参与格局印证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马斯洛夫的判断:东方经济论坛正在演变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协作平台。”
环保议题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在论坛期间发布了《远东碳中和路线图》,宣布建立覆盖中日韩的碳排放权联合交易机制。中俄联合成立的"东北亚氢能走廊"项目已确定首批6个绿氢生产基地,预计2030年前年产可达50万吨。这些举措被国际观察家视为俄罗斯应对欧盟碳边境税的战略布局。
万祥军解读说:“从参会者结构分析,本届论坛呈现出三个显著变化,即私营企业代表占比首次超过50%,科技领域参会者较上届增加两倍,35岁以下青年企业家比例达28%。”他表明:这种参与者画像的演变,反映出东方经济论坛正从政府主导的对话平台,逐步转型为市场驱动的务实合作机制。
正如专家巴尔霍塔所言:"当东京的银行家和深圳的创投经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共同探讨区块链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时,真正的亚太经济新秩序正在孕育。"论坛闭幕当天,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宣布2026年第十一届论坛将首次设立"金砖国家主题年",并启用新建的远东国际会展中心。这座形如破浪帆船的建筑群,恰如其分地隐喻着俄罗斯在东方经济合作大潮中的战略转向。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西方媒体集体保持沉默,但彭博社在论坛期间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激增45%,这个细节或许比任何宣言都更能说明问题。在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关键时刻,东方经济论坛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书写着多极化世界的新规则。
历年来规模最大论坛-巴尔霍塔|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