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服务平台->活动预告
万祥军:企业家人脉促进与各地招商局建伙伴关系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4-12-26
【阅读】961 A+A-


万祥军:企业家人脉促进与各地招商局建伙伴关系*

延伸阅读

万祥军:企业家人脉促进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儒商大会 中国新闻采编网报道: “招商引资事关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繁荣稳定,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目前各地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在总体成功的同时,依旧存在低效率、无序化的问题。”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委会长兼秘书长万祥军表示,地方政府以行业协会商会为新的突破口实施招商,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一条高效的招商引资思路。然而,由于协会商会发展中的一些历史原因,许多地方招商引资部门对协会招商比较陌生。基于这一点,我们愿意做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也进一步实现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成立的宗旨---为广大企业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服务的同时,也为政府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这是万祥军常委会长兼秘书长在“第十六届西洽会招商局长高峰论坛”上作的《企业家人脉促进与各地招商局建伙伴关系》主题演讲的精彩论点。演讲中万祥军强调,支持商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各级分部、委员会和商会组织立做先行者。为此,记者列举了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关于这个方面工作的取得的成果用于分享!

2014年6月8日,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顺德商会从该镇政府下属的6个行业主管部门手中接过15项政府职能事项,由此打响顺德放权的“第一炮”。6月13日,在顺德区镇街商会推进工作现场会上,商会、政府、企业以及学界各方人士就这个“第一炮”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

政府如何放权?放什么权给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而言,从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是“烫手山芋”还是“香饽饽”?社会组织“接权”后,能否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签约仪式上,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万祥军常务会长兼秘书长果断的接受了。“他们敢接,我们才敢放”,

书记温俊勇表示:在我们这里的大大小小的行业商协会中,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商会的氛围以及实力,使其具备了接权的能力,而商会也表示了极大的决心,平时与政府的沟通也非常密切,这便于政府在放权后进行指导。

图示:第十六届西洽会招商局长高峰论坛启动仪式

图示:第十六届西洽会招商局长高峰论坛

图示:第十六届西洽会招商局长高峰论坛现场专家演讲 

图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圆桌会议现场 


华商网讯 4月8日,由华商网和华商报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西洽会招商局长高峰论坛”在曲江惠宾苑成功举办。来自西安高新区、浐灞生态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雁塔区、碑林区、长安区、临潼区、户县、高陵县、蓝田县等省内各地的参会开发区、区县、地市招商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除就区域优势、招商引资政策、签约项目等内容进行主题发言外,还与“西洽会华商观察团”的10余位省内著名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沟通,听取专家们关于区域招商引资的谏言良策。

高新区投促局副局长王新,雁塔区招商局局长王秋玲,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投促局副局长许曼进行了主题发言,对各自区域在本届西洽会上的重点招商项目、招商成果做了简要介绍,对本区招商政策、特色板块等进行了解读。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委会长兼秘书长万祥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永秀,陕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裴成荣代表“西洽会华商观察团”的专家针对各区特色与优势,对区域经济合作、西部经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为区域招商引资出谋划策。

在峰会上,华商网与陕西省社科院在政企频道同步推出“华商观察团”专栏,此后专家团成员将不定期对各区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方式、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点评。

关于对政府招商和协会和亲的有关论述,随后我们的记者第一时间跟踪采访了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

“首先,我对本次招商局长高峰论坛为各区域与投资商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平台表示感谢;其次,本次峰会对促进区域合作,谋求更广泛的招商引资机会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各招商负责人与参会投资商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与会嘉宾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委会长兼秘书长万祥军向记者表示,

在谈到行业协会对各地政府能起到的作用时,万祥军指出:行业协会商会是众多企业为达成合作意向而成立的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第三方力量,其本身就具有承担政府招商引资中间媒介的潜能。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作为其中的代表,更应该践行。服务于政府我们极力创造条件。其一,行业协会商会拥有的企业资源,可以降低政府直接与单个企业接洽的招商成本,并且其理事、常务理事单位大都是行业内规模大、影响力显著的企业。其二,行业协会商会多见于产业集群内,并且行业类型兼顾到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以此招商不仅可以缓解招商无序的现象,还有助于实现地方产业链条完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因此,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中间媒介仍旧是招商引资工作的空白点。

“在此,我们希望得到各招商部门的响应,携手协会商会,打造品牌会展,培育优势产业,助力地方经济!”万祥军常委会长兼秘书长万祥军强调: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现面向全国各省市招商局(办)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对于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我们依据在行业协会商会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可为各地区各行业提供交流互助的平台,从而拓展地方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空间。”

万祥军向我们记者表明,至于这些观点其实我一直在研究,作为企业家娘家的社团商协组织如何能帮助政府服务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记得“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3年10月27-28日在上海举行。28日下午召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圆桌会议。我作为协团组织的代表之一我也出席了这次峰会。万祥军向记表述:当时江苏镇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晓阳,贵州清镇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洪林,浙江正宁海县副县长陈陵际,沈阳市铁西区金融办主任马妮娜,沃尔本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常务理事陈添,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副主席罗万里,广州农商行总经理杨博钦,鼎信体育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北京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周文信,华斯达克金融控股集团执行总裁、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何姗,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合伙人、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上官曦萌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的观点在这次会议得到了众多专家的一致赞同。万祥军认为,这是一个重头戏,当前来讲,我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遇到一些瓶颈,那么我们如果突破这个瓶颈,特别在我们中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发展中突破,来寻求一个更大的发展。

长治市招商局近几年来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与商协会的联系合作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点尝试:

“大家都知道长治,长治市招商局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给了我们招商系统一些启示,他们的做法是依托商会搭平台 合作共赢促发展。”万祥军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招商方式的创新发展,长治市招商局拓宽招商渠道,加大与驻长治各省市商会和外省山西商会、驻外办事处及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搭建招商新平台,充分发挥商协会沟通渠道畅通、信息更新快、联系企业广泛、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诚信度高的优势,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信息互通抢机遇。

信息就是商机,掌握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就可以就成一个项目甚至做大做强一个产业。长治市招商局在招商活动中,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央企,外省政府原则上不批准到外地投资(设点布局除外),而是鼓励他们在本省范围内转移。充分发挥商协会信息更新快、信息量大、准确实在、可靠管用的优势。商会联系私企项目可信度和成功率较高,2012年以来,长治市招商局瞄准商会联系私营企业老板投资灵活机动、效率高的特点,重点在引进民间资本上做文章。每年征集上来的招商引资项目,都要在第一时间向商会、协会和驻外办事处和外地山西商会,内部发布信息,让商会优先了解政府引资导向;每次外出招商活动都要邀请驻长治的当地商会同行,请在长治创业的当地人介绍长治的投资环境;每到一地开展招商活动都要专门拜访当地的山西商会或驻地办事处以及山西的名人、能人,寻找他们在信息和人脉上的支持与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初步探索,逐步形成了外地商会定期联系制度、驻外商会随机拜访制度,初步搭建了招商部门与商协会、驻外办互通互联,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

二、优势互补寻契机。

政府的招商部门具有国家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规划发展方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年度需招商引资的具体项目的优势,即:政府想干什么;商协会和驻外办事处和企业家拥有符合上述条件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销售预期的优势,即:商人想投资什么。长治市招商局在加强信息互通互联的基础上,由县级招商部门把需要条件相似相近的项目单位和投资商请到一起进行“面对面”的“相亲”,“实打实”的交流考察,“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就招商项目同招商对象合作的可能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决策失误和投资风险,从而寻求最佳的合作契机,赢得最大的合作空间,取得最好的合作效果。

此外,在区域合作中,长治市招商局在与邯郸、安阳市经合局会商的基础上,多次征求河南、河北商会的意见,商讨就医“一卡通”、旅游“一卡通”的可行性和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策,对中原区的合作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与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中,长治市招商局多次和天津山西商会交流,拜访山东、天津、东北、内蒙等商会,多方取真经,努力求合作,邀请环渤海经济圈成员单位来长治召开联络员会议,重点宣传推介长治,洽谈合作项目;在长三角方向,多次与江苏、浙江、福建商会谋划,拟于7月底组建三支小分队,与商会共同赴三省以商招商,拟于8月底组织党政考察团,赴长三角方向参观考察,掀起招商引资高潮。

三、合作共赢促发展。

遇有山西驻外地商会挂牌,招商局必派人前往祝贺。长治市招商局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形成联动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共同研讨商协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目前长治市共成立外省市驻长治商协会12家(浙江、福建、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川渝、云南、运城、邯郸、五金机电、汽车销售)。拜访并建立实质性联系的省外山西商会13家(晋商总会、山西华侨商会、深圳山西商会、福建山西商会、广东山西商会、广西山西商会、海南山西商会、浙江山西商会、新疆山西商会、四川山西商会、重庆山西商会、东北山西商会、云南山西商会)。政府不但可以通过商会渠道招商引资上项目,还可通过商会渠道收集反馈投资环境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从而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改进工作作风,商协会的同志到人大、政协、工商联开会,多数是唱赞歌说好话,而到招商局座谈多数能讲真话,说实话(山西投资环境差),比如山西的招商局只管签约,不管落地,没有实质性的权威;南方的招商局既要签约又要一条龙服务,终身挂钩服务企业和项目,职能作用发挥得好。

长治市招商局在市级层面上加强与商会联系的同时,引导各县市区招商局,积极主动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与商协会和驻外办事处联系,全方位、多层面推进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工作开展。如郊区携手商会促进项目签约落地,一次性成功签约27个项目,签约金额达百亿元;襄垣县委、县政府专门为招商局增设三名副职编制,分别驻北京、上海、深圳负责招商引资和对外联络工作;其它县市区也主动上门拜访省外山西商会和本县外地商人、名人、老板,积极争取他们回乡投资兴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初步统计,自2012年以来,通过商协会驻外办事处为我市引进项目160多个,总投资签约额达900多亿元。项目落地率大大超过其它形式的引资项目,为长治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下一步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合作探索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襄阳市创新招商方式 提升招商实效---万祥军现场解读政府的七种招商方式

“我是以顾问加中国企业家人脉促进会常委会长兼秘书长的身份应邀参加了襄阳市在2月22日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市长别必雄指出,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是检验工作落实年的重要标尺。强调今年要从七个方面深化和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一是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二是进一步做实驻点招商;三是拓展委托招商;四是进一步强化以商招商;五是进一步优化主题招商;六是进一步推进稀缺资源招商;七是营造比较优势招商。同时要求,市、县两级要有三分之一以上干部外出招商引资或对上争取项目。”万祥军向记者表述。

为了能给广大政府招商干部外出招商提供指引,万祥军会议现场对七种招商引资方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什么是产业链招商?

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形成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模式。

主要做法:

要进一步编制完善主导产业招商路线图。目前“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主导产业招商路线图已基本完成,但有的对本地市场资源的“家底”没有搞清楚,有的招商路径还不够系统完善,具体的要招哪些企业,哪些地方去招商,通过什么方式去招商,还要作深入的研究。比如说,汽车零部件方面,整车四大部分16个系统107种构成零部件,究竟哪些是必须就近配套的,哪些是可以争取的,哪些是根本不会考虑的,都要细致分析,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与此同时,要抓紧编制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等产业招商路线图。

今年,在继续抓好汽车产业链招商的同时,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招商。围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全面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产业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关键企业,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纵向专业分工和横向竞争合作,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择优选资转变,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特色产业园区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推进企业和产业项目向特色产业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垂直整合。

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围绕特色园区建设,加大对已确立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研究力度,力争每个主导产业组建3个以上专业团队,在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上实现新突破,在产业聚集上作出新贡献。

成功案例:

2012年,我市在汽车产业方面围绕四大主机配套及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湖北日发、阿尔法、发尔特克、金华港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聚集高新区。

为了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我市将云概念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襄阳云谷。先后引进了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四个中心”、IBM云计算中心、湖北声谷中部呼叫产业城、斐讯科技数据处理中心等一批高科技现代服务项目。

什么是驻点招商?

一般是利用在招商目的地设立办事处的形式,成立专门一个团队,长期负责在当地进行招商。

主要做法:

加强驻点招商机构建设,在华南、华北、华东、华中等重点区域设立招商联络站,各联络站根据区域产业特点跟踪产业项目,并负责协调指导区域内的驻点招商工作;全面启动市直部门驻点招商,在重点城市分别建立招商站点。建立华北联络站,联系北京市,辐射东北三省、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以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为重点。

建立华东联络站,联系上海市和江浙地区,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电器、汽配等行业为重点。

建立华南联络站,联系深圳市、辐射广东、福建等省,以电子电器、汽配、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为重点。

建立华中联络站,联系武汉市、辐射湖南、陕西、河南等省,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配等行业为重点。

强化驻点招商管理。驻外招商联络站、招商站点由市招商部门统一管理,招商人员必须与原岗位工作脱钩,专司招商工作;驻点招商人员每月驻点招商时间不少于20天,每个招商站点每月走访企业不少于10家、上报有价值信息不少于2条;建立驻外招商站点工作日志制度和信息周报制度,一周一通报、一月一督办;建立驻外招商站点实绩档案,每月对驻点招商人员实绩和出勤情况进行通报。

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驻外招商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形成市县两级联动开展驻点招商的新格局。

成功案例:

2012年,全市共派出驻外招商人员268人,驻外招商站点113个,开展小分队招商130余次,极大地推介了襄阳,扩大了项目信息量,对接联系了部分重点项目。其中,我市通过驻点招商方式把深圳潮人投资集团襄阳潮人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引入襄阳,产业布局涉及家电产业园、电子通讯产业园、电子网络科技产业园、科技研发中心区、品牌营销中心区、物流中心区、金融服务中心区、人才交流市场。目前,潮人商会已有7家企业签约襄阳高新区。

什么是委托招商?

指政府或某一机构、单位为发展本地经济,在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和要求的前提下就相关方代理进行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一种方法。实施委托招商的关键是要选准和落实委托对象。委托招商是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招商新方式。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招商相比,中介招商及专业服务机构招商具有比较优势:一是具有庞大信息网络、丰富信息资源,掌握潜在投资商,比政府招商因为信息不对称往往采取大海捞针方法的招商引资成功率高;二是以其专业化队伍和法律、商务谈判等专业技巧的专家型招商引资团队,与常规的干部招商相比更具专业优势;三是凭借其较高的知名度、诚信度而受到项目方与投资方的信赖,可以降低引资成本。

主要做法:

要在加大政府推动招商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今年既要继续抓好委托商会和行业协会招商,也要在委托中介机构及专业机构招商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充分发挥经协组织作用,促进跨区合作,努力实现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的新突破。利用各种经贸洽谈活动,利用商会平台建立友好合作机制,拓宽招商引资平台和渠道。二是加强与相关产业工会、协会联系,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商协会平台和资源,收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名单与联系方式,并进行研究,了解掌握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细分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

各外出招商专班要根据当地客商、专业招商中介机构、社会知名人士等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洽谈,委托其为我市代理招商。

成功案例:

通过委托招商把境外招商(含对港台地区招商)作为我市的招商引资亮点来打造。一方面,委托国内或欧美、韩等有影响力的企业或中介组织开展此项工作。例如,为抢抓韩国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深入开展对韩国企业的招商,与北京某公司签订委托招商协议,促进了交流、涵养了一批有价值的客商资源。另一方面,依托襄阳知名企业在外设立的办事处,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境外招商工作。去年,我市在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成立了商会,这些专业的商会、协会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例如,广州襄阳商会获得某大型物流公司有意在中部布点的信息后,商会积极和企业联系、与政府对接,组织双方进行沟通联系,目前已成功实现互访,明确投资路径。

什么是以商招商?

是指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进行招商引资的系列活动,比传统的政府招商甚至中介招商效率更高,往往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招商效果。

主要做法:

招商引资的主体是企业,从去年情况看,我市企业参加活动不少,但招商引资主动性不够,当配角多、当主角少,招商引资实际成果不够多。今年,要认真组织,积极引导,把更多的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借助企业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成果。要依托本地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与其相配套的企业,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和配套效应。要善于发挥外商义务宣传员和“活广告”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亲身感受推介襄阳,帮助我们牵线搭桥。推动一批本土优质骨干企业靠大联大,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重组,实现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做大做强。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加速扩张升级,同时,积极培植企业家招商主体,引导、鼓励企业走出去,以事业的广阔扫描、思维的深度碰撞来实现思想的国际化、经营理念的现代化,带动企业家队伍的壮大和招商主体的成长。

成功案例:

我市加强对已落户本地龙头企业的联系和研究,加大对其配套关联企业的联络,开展以商招商活动。光彩产业园、佳海工业园、伺服工业园就是以商招商的代表。湖北百盟投资集团2009年落子襄阳,建立襄阳光彩国际产业园,该项目通过资本营运,招商引资等方式,已建成集中央商业区、商贸物流区、商务配套区和工业制造区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区。截至2012年,有近300家企业入园,其中宏亚光磊、春秋光源科技公司、台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8家台资企业签约入驻。

什么是主题招商?

突出某一主题概念开展的招商活动。主题招商活动具有范围大、内容多、信息广、花费少等优点,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主要做法:

今年要在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招商活动的同时,精心谋划开展一批全市主题招商活动。市招商局和外侨局要通力合作,按照每月都有主题招商活动的要求进行策划,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策划举办产业、科技、金融、引智等为主题的一批招商活动。要抓好招商基础工作。各县(市)区招商手册和形象宣传片要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图要进一步深化提炼;针对不同主题招商活动,策划和包装一批优良项目,要注重“实特新精”,“实”就是招引项目内容实在,有详细的市场可行性分析论证,“特”就是招引项目要切合当地的资源优势,“新”就是推介项目形式新颖,“精”就是招引项目要是精品;制定招商主题活动规划,近期要组织开展赴沪、浙、渝招商活动,全国“两会”期间要开展央企对接活动。各地要结合实际策划主题招商活动,全市统一协调、系统谋划。

成功案例:

充分利用省市搭建的经贸平台,围绕我市的“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先后组织参加了鄂浙经贸洽谈会、央企对接、迎新春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恳谈会、湖北襄阳(深圳)投资恳谈会、广东经贸活动、武汉樱花节、湖北“台湾周”、民企走进湖北、鄂港粤经贸洽谈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招商活动,涵养了一大批项目线索,成功签约并注册了一批项目。特别是在2012年9月成功组织举办了2012年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系列经贸活动,邀请了372家知名科研院校、企业共计672名代表参加节会活动,举办了共建项目签约仪式和投资环境说明会,有6个共建研究院(中心)和36个项目顺利揭牌和签约,36个签约项目投资额449.7亿元,在科技招商、招商引智、招商引才方面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2012年5月25日,“民企携手湖北 共促中部崛起”大会上,市长别必雄与广东番禺珠江实业董事长陈国雄在主席台签订了百亿元广东珠江数控机床项目。

什么是稀缺资源招商?

用特色资源、政府特许经营权资源、企业特许资源进行的招商活动。

主要做法:

一是以特色资源招商。发挥我市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龙头企业,对我市矿产资源进行高效开发。

二是以政府特许经营权招商。对水资源、交通资源等实物资源和市政经营、特种产品销售、线路经营权等政府特许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投资者进行经营。将政府的特许资源推向产权市场,采取招投标、公开竞价、拍卖等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提高特许资源利用效益和水平。

三是以企业特许资质招商。目前,我市有食品、药品、物业服务、道路客运、专用车等10多大类130多项,是开展招商引资和重组兼并的重要资源,要用足用活,发挥最大效益。

成功案例:

襄阳是农业大区,有粮多、草多等资源优势,2012年,引进了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这是湖北省最大的生猪产业化项目。2011年华创会期间,襄阳市政府与正大集团签署了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总投资36亿元,将采取“政府+企业+银行+农民(合作社)”的模式,双方共同投资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现代化养殖加工示范项目,包括饲料加工、种猪和育肥猪养殖、生猪屠宰、食品深加工等。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四川龙蟒投资150亿元的硫磷钛一体化项目、宜昌兴发投资100亿元的磷化工循环经济项目、大冶有色公司投资100亿元的钛产业项目等先后落户襄阳,成为襄阳产业扩张的重要增长点。

什么是营造比较优势招商?

利用本地区在资源优势、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开展招商。

主要做法:

在关注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要注意营造劳动力、人才、营商环境、物流成本、产业配套环境、融资环境等。

要研究创造一些新的比较优势,了解投资者的需求,为外来投资企业服务要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变,主动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主动针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细节问题,扎实高效地帮助企业解决。

依托工业园区、产业园,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千方百计变品牌资源为发展活力,变潜在优势为招商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等22张“国牌”,利用“国牌”资源优势吸引资源,开展招商。

成功案例:

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全力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从“阳光新政”到“简化审批流程”,在公共服务、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社会监督方面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努力营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流程最简、服务环境最优、项目监管最严”的项目建设环境。特别是《项目服务秘书制》的出台和品牌的打造,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襄阳日报、襄阳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重量级媒体均有重点报道。项目服务秘书制出台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往年同期相比,项目的签约、注册、开工、投产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比较优势资源的营造吸引了一批重量级项目快速落户,如英菲尼迪项目在襄阳落户仅用半年时间,我市在同武汉、郑州等5个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日系在华首个落地国产的豪华车品牌。

原标题:万祥军:企业家人脉促进与各地招商局建伙伴关系*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