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土复田着眼于长远的战略举措-张占仓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在全球粮食安全的格局中,中国的粮食安全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5年5月13日上午,一场围绕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粮食产量及安全红线坚守为目标的主题发布会在河南郑州召开。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这场发布会不仅聚焦于当前的粮食生产现状,更着眼于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中共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河南工业大学粮食产业经济研究院原院长汪来喜,新华社河南分社刘振鑫主任,微生物肥肥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仝振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理事、菌安天下发明人胡鉴;
河南安利绿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邹文娜,广西沃森菌安天下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卢亿,农民日报、中国农资传媒、农资导报、中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都市报、河南电视台大象新闻、河南日报、今日河南、中原作家等媒体及全国区域总代理及经销商一起参与见证了此次新品发布启动仪式。
中共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从宏观战略角度分析指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其耕地质量的提升对全国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河南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却生产了全国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更是占全国的28%。
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河南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张占仓强调,修土复田不仅关乎当下的农业生产效益,更是一项着眼于长远的战略举措。通过持续推进修土复田工作,能够增强耕地的可持续性,在保障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方面作用巨大。
近年来,国家主推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政策设计层面明确提出“化肥减量增效”的发展目标,重点围绕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和推广新型肥料展开工作。微生物肥料作为减肥增效的重要替代品,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等多重优势,契合当下的发展趋势,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长远要求。
在发布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应用和质量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通过基地实验和示范推广,要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肥料应用模式,更要加强对微生物菌肥的监管,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修土复田的发展也需要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河南省近年来在修土复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升,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数据显示,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已超过80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以上。
这些高标准农田在抗旱排涝、节水灌溉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修土复田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农民参与度不高、技术推广不到位等。为此,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科学种植意识。
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发布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组织引导农户树立科学种植意识,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治、土传病害的相关学习,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真正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意识,促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引入智能农业设备,如无人机喷洒农药、物联网监测土壤墒情等,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提升粮食生产的精准度和可持续性。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产量问题,更是质量问题和生态问题。发布会上,多位专家强调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破坏土壤生态,还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长久之计。河南省近年来在绿色农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发展有机农业等。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此外,发布会还关注了粮食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正在推动粮食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粮食精深加工产品。例如,通过开发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等,提升粮食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粮食品牌,提高市场认可度。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提升河南粮食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
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需要更加注重内外统筹。发布会上,专家们指出,尽管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稳定,但仍需警惕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粮食安全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国际粮价波动加剧,这对我国的粮食进口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在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的同时,还需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建设,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总之,2025年5月13日的这场发布会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修土复田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微生物肥料推广到农业技术普及,从绿色转型到产业链延伸,每一项举措都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农民培训,河南有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粮食安全基础将更加稳固,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生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守护好每一寸耕地,利用好每一项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发布会的召开,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任务的部署。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修土复田着眼于长远的战略举措-张占仓 |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