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粮大健康理念发展功能性农业-邵燕| 一带一路·可持续研究管理服务
“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品种已成为全球小麦育种的新方向。”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一带一路·可持续研究管理服务系统-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平台。麦香园(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燕表明:功能性小麦品种,是指那些含有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人体有益代谢或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同时,作为日常食物原料无毒无害的小麦品种。
2025年9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共建共赢、共享繁荣”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企业领袖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对话中邵燕说:“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理念,赋能诸如高黄酮小麦新品种、SOD益生菌小麦新品种、叶黄素小麦新品种等功能性小麦。”他表明:我们麦香园(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会同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携手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平台,正在打造“囯麦种芯·功能性农业系统-SOD小麦益生菌农业大健康平台”。
自2014年世界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上共同提出“营养导向性农业(NSA)”概念以来,这一领域备受瞩目。我国也在2017年发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针对“高产稳产品种、绿色优质品种和特殊类型品种”的三类标准和要求。
邵燕指出:“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主粮大健康理念正引领着功能性农业的创新发展。”他说,以山东农业大学田纪春教授团队培育的"山农蓝麦1号""山农黄酮麦1号"为代表的功能性小麦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标志着我国在小麦营养强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功能性小麦,这些富含黄酮类化合物、SOD益生菌、叶黄素等活性成分的小麦新品种代表,正在重构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粮食供给体系。多年来,田纪春教授一直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带领团队借助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深入探讨了小麦黄酮、功能性淀粉和功能性脂类等方面的性质与基因定位。
据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发布: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其中,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田纪春教授团队最新培育的特殊功能性小麦新品种——“山农蓝麦1号”与“山农101”(亦被称为“山农黄酮麦1号”),已顺利通过审定,标志着它们正式进入推广种植与加工应用的新阶段。
一、科技育种让小麦“逆袭”?
1. 种源革命:一粒种子撬动整个产业
打造“囯麦种芯·功能性农业系统-SOD小麦益生菌农业大健康平台”,赋能高黄酮小麦新品种、SOD益生菌小麦新品种、叶黄素小麦新品种等。
● “国麦种芯·基因定向编辑系统-花粉管通道分子育种技术”
● 分子育种提升功能性小麦营养成分。通过基因测序锁定高蛋白、高维生素特性,亩产提升30%(传统亩产约400公斤 → 520公斤)。
● 抗病基因编辑: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白粉病感病基因,育种周期缩短40%,新品种抗病率超90%。
二、 智慧农田:手机种地不是梦
● 物联网+无人机:山东青阜村用33公里智能灌溉系统,盐碱地单产达600公斤/亩(改良前不足120公斤);滨州中裕食品用AI监测土壤温湿度,农药使用减少30%。
● 区块链溯源:用区块链记录生长全程,售价翻3倍。
三. 精深加工:小麦变“黄金”
● 高附加值产品:把小麦加工成膳食纤维、蛋白肽等,麸皮价值从1800元/吨涨到3万元/吨。
● 品牌溢价:SOD益生菌小麦和花青素功能性小麦“有机白玉”独特性和价值性小麦深加工产品,即面粉终端售价提升。
四、两会精神引航 委员邵燕擘画麦香园新蓝图
随着德州市两会胜利落下帷幕,德州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禹城市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燕,满怀使命与责任,迅速投身本职工作,将两会精神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处细节,为麦香园的未来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政府工作报告对三产融合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的着重强调,令邵燕深受触动。回到禹城后,她第一时间召集员工传达学习两会精神,向员工们详细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要点,并分享了自己在两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作为省级重点企业,麦香园在邵燕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小麦种植、面粉研发、面食加工培训、电子商务、农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如今,借着两会的东风,公司计划进一步提档升级,在面食加工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新产品,以创新为驱动,力促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做好馒头的“质量梦”
禹城地处种植优质小麦的“黄金纬度”,“这里的小麦面筋度高,蛋白质含量高,做出来的面粉粉晶时间长,既然家乡有这么好的地理优势,能不能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做出最地道的山东馒头?”
邵燕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三醒三发、八道压面”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在全自动制作车间数据化、标准化实施,经口碑相传得到认可,被授予“德州粮食协会放心馒头”称号、木柴锅饼被评为“德州名小吃”,企业经营如火如荼,但邵燕并没有沾沾自喜。
“好馒头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馒头你把它抓烂了,最后还是能反弹回来。为什么,说明它面粉品质好。”
为人民服务、为农民服务,是邵燕一直在践行的原则。“我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于是,从面粉的源头开始,邵燕决定自己种小麦。从2015年起,邵燕在禹城建起6万亩的优质高筋小麦种植基地,“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与当地小农户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越来越多的优质面粉被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馒头也随之销往全国。
10年后,2015年,麦香园成为全国首家馒头挂牌上市企业;2017年,麦香园的馒头、馒头专用粉、木柴锅饼、全麦粉、水饺专用粉全部获得了绿色认证。
从几十平方的小作坊,到现代化的加工车间,做馒头的路,邵燕一走就是十年。如今的麦香园,集小麦种植、面粉研发、面食加工培训、电子商务、农业旅游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健康产业链条。麦香园如今已是中国主食高标准全产链企业、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标准化种植基地,邵燕也成了全国农业双创带头人。
2、深挖产业链的“致富梦”
承担社会责任,帮扶需要帮扶的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邵燕一直致力于挖掘禹城小麦产业链的价值。
有勇气担当才能走出为民的一大步,没有魄力是干不了大事的。“我在粮食行业摸爬滚打40年,就是想带着老百姓一起致富。”邵燕说道,麦香园目前来说做得还不够,她想通过麦香园的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红利、让更多的农民增收、带动产业链的增值提效。
于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2017年邵燕多方考察论证,大刀阔斧筹建万亩专属优质小麦种植基地,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土壤、使用零残留生物农药等技术来种植无公害小麦,用于生产馒头。
2018年,禹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双创孵化基地落户麦香园。决心要做出鲁西北小麦品牌,打造鲁西北健康主粮供应基地,以馒头为载体,建立从基地到餐桌的主食供应全产业链,让主食做到安全可控。
邵燕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经营思路,打造中国主食产业健康供应链。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基地的小麦才播种一个多月,就以每斤优质麦高于普通小麦0.1元的价格与13个合作社订好“娃娃亲”,让社员吃上“定心丸”。
“不仅仅要做出中国最好的馒头,还要把山东大馒头推向世界。”这是邵燕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