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花青素小麦创新价值瞩目-田纪春|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山农蓝麦1号"的创新价值同样引人注目。其深蓝色籽粒源自花青素在糊粉层的特异性积累,这种天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田纪春教授团队最新培育的特殊功能性小麦新品种——“山农蓝麦1号”(亦被称为“山农花青素麦1号”),已顺利通过审定,标志着它们正式进入推广种植与加工应用的新阶段。
功能性花青素小麦通过审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该创新型小麦品种的花青素含量突破性地达到38.6mg/100g,较传统蓝莓高出20%,堪称"谷物界的蓝宝石"。山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的权威测试数据更揭示其卓越的加工稳定性:
经高温蒸煮处理后,面粉制品中活性成分保留率仍高达85%以上,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功能性主食开发的"黄金原料"。历经3年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验证,该品种于2020年成功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标志着我国特色小麦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该品种籽粒呈现出独特的深蓝色调,宛若蔚蓝海洋凝结的精华,这源于其糊粉层富含的蓝色花青素复合物。科学分析表明,其不仅具有惊艳的视觉特征,更是一座天然的"营养宝库":富含VE、VB等多种维生素,犹如为人体配备的"抗氧化卫士"。这些活性成分具有多重生理功效: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这个"健康杀手",维持血管"年轻态",改善心肌"动力系统",更能构筑抵御癌细胞的"生物防线"。
从农艺性状来看,该品种展现出"钢筋铁骨"般的优良特性:半冬性、株型紧凑如"绿色卫士",深绿叶片搭配上举旗叶,形成天然的"抗倒伏防护网"。其长芒白壳蓝粒的穗部特征与半角质籽粒特性,共同构建起抵御严寒的"生物盾牌"。2017-2020年区域试验数据显示,其平均亩产达488.48公斤;2019-2020年生产试验更创下502.17公斤/亩的佳绩,较对照品种稳增2%,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完美统一。
在全球农业科技浪潮中,功能性小麦育种正成为"新风口"。自2014年FAO与WHO提出"营养导向性农业"战略构想以来,这一领域便驶入发展"快车道"。我国2017年颁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创新性地设立三类审定体系,为功能性小麦发展铺设了"政策红毯"。这类品种被定义为"既能满足舌尖上的美味,又能守护身体健康的智慧作物"。
田纪春教授团队犹如农业科研领域的"先锋队",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深耕小麦功能成分的"基因密码",在黄酮类、功能性淀粉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其培育的"山农糯麦1号"更以创纪录的产量,为我国功能性小麦发展树立了"新标杆"。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饭碗",更让"吃出健康"的梦想照进现实。
此次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严格审定的"山农101"(区试号:山农黄酮麦1号,鲁审麦20206035),犹如一粒璀璨的金色明珠,在国内小麦育种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官方认证的高黄酮小麦新品种,标志着功能性小麦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经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先进检测技术反复验证,其麦黄酮含量高达1.013mg/kg,这一数字宛如一座耀眼的丰碑,不仅远超普通小麦0.2-0.3mg/kg的平均含量,更达到普通品种的3.5-5倍之多。
黄酮类物质这一"植物黄金"在小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如同大自然的精妙馈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更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对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展现出独特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价值。
在田间表现方面,"山农101"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综合性状:其株型半紧凑如战士般挺拔,旗叶上举似利剑指天,茎秆坚韧富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堪称一流。那长方形的大穗上点缀着洁白的顶芒,白壳包裹着晶莹的硬质籽粒,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
更难得的是,该品种越冬抗寒性突出,犹如披着铠甲的卫士,在严寒中岿然不动。2017-2019年特殊用途区域试验数据显示,其两年平均亩产达508.52公斤,较对照品种"济麦22"和"山农29"分别增产5.27%和4.13%,增产幅度稳定显著;2018-2019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亩产更突破537.16公斤大关,较对照品种实现4.28%和4.20%的稳定增产,展现出优异的产量潜力和推广价值。
其他成果与未来发展
此外,田纪春教授课题组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成功培育出突破性小麦品种"山农981"。该品种犹如一把利剑,直指困扰我国小麦生产的赤霉病难题,于2020年顺利通过河南省抗赤霉病区组的严格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34)。回溯其研发历程,2012至2015年间,该品种历经多省赤霉病鉴定试验的烈火淬炼,展现出稳定的中感至中抗水平。
2016年起,在河南省抗赤区组品种比较试验中崭露头角,2017年更上一层楼,成功晋级河南省抗赤霉病区组试验。这个"小麦界的优等生"不负众望,在2018至2019年第二轮区试中,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特性,犹如一匹黑马直接跃入生产试验阶段,最终交出平均亩产549.6公斤的亮眼成绩单。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东风劲吹。《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如春雷般唤醒健康产业,明确提出"鼓励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的战略部署,为营养导向型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田纪春教授敏锐地指出,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历史性跨越,小麦育种研究已进入"三维发展"新时代:
产量是根基,加工品质是支柱,而营养功能品质则是未来制高点。在这个大健康时代,功能性食品恰似一座金桥,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健康产业紧密相连,通过"食药同源"的创新理念,为提升国民免疫力提供新方案,必将成为高端食品市场的新蓝海。
功能性花青素小麦创新价值瞩目-田纪春|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