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览特殊食品法规汇总-万祥军 | 中食国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
“特殊食品包括四类: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含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主任、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任万祥军解读表明:这个分类的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万祥军解读说:“四种特殊食品中,除了特殊膳食不需要注册和备案以外,其他三类如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配食品均需要注册或者备案(保健食品双轨制)。万祥军进一步指出,这一分类体系的建立,旨在更精细地管理食品市场,确保各类特殊食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特别是针对那些有特殊营养需求或健康状况的人群。”
他强调,保健食品作为一类旨在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产品,其注册与备案流程严格,旨在筛选出真正有益于消费者健康的优质产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别是针对婴幼儿的特殊配方,更是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
“这些食品不仅要求营养成分精准配比,以满足特定疾病状态或生理阶段的需求,还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万祥军说:因此,注册与备案制度成为保障这类食品安全上市的关键防线。至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作为宝宝成长初期的主要营养来源,其质量和安全标准更是丝毫不能马虎。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每一步都需遵循严格规定,注册备案流程更是不可或缺,以确保每一罐奶粉都能为宝宝提供均衡、安全的营养支持。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升,特殊食品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分类与严格的监管,我们有信心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特殊食品消费环境
特膳膳食无需备案
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作为宝宝辅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细腻的质地、均衡的营养配比,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食品不仅精选优质谷物为原料,还经过精心研磨,以确保易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同时,针对婴幼儿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谷物辅助食品在营养成分上进行了科学调配,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则是将各种食材精心烹制后封装于罐中,既保留了食材的鲜美与营养,又便于家长储存与携带。这些罐装食品种类繁多,从肉泥、鱼泥到果蔬泥,应有尽有,满足了宝宝对多样化食物的需求,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辅食选择。
运动营养食品,专为追求健康体魄与卓越运动表现的人群设计。它们富含高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有助于增强体力、提升耐力,让运动者在激烈的运动中保持最佳状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则是孕期与哺乳期女性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这些食品针对女性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需求,科学配比了叶酸、铁、钙等多种关键营养素,有助于母婴健康,为宝宝的顺利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所述的特殊膳食食品,均实行特殊审查制度,以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尽管它们无需进行注册与备案,但每一款产品的诞生都凝聚了研发人员的智慧与汗水,旨在为特定人群提供精准、专业的营养支持。汗水,旨在为特定人群提供精准、专业的营养支持。
国家标准
特殊食品通用标准
GB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1343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T 23526-2009 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GB/Z 21922-2008 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GB 13432—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明确特殊膳食用食品类别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特殊食品4大分类简介
(一)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这一独特的食品类别,是指那些不仅声称拥有,而且确实具备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或是专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设计的营养补给品。它们精心配制,专为特定健康需求的人群量身打造,旨在通过科学配比的营养成分,温和而有效地调节人体机能,促进健康状态的维持与提升。
这些食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非药物属性,它们不以直接治疗疾病为目标,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强化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的是,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严格把控,确保在合理食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乃至慢性的健康威胁,让消费者在享受健康益处的同时,也能安心无忧。
自2016年7月1日起,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施了注册与备案并行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一变革依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展开,标志着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更加完善,既保障了产品的合法合规性,也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严格的注册流程与备案机制,确保了每一款保健食品在上市前都经过了科学严谨的评估与审核,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可靠、透明的健康选择
(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9923-2013)的严谨界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宛如为生命脆弱环节量身定制的营养守护神,专为那些因进食受限、消化吸收能力受阻、代谢紊乱或罹患特定疾病而面临营养挑战的人群精心打造。
这类食品不仅涵盖了1岁以上广泛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更细致入微地关照到1岁以下婴儿这一生命初期的脆弱群体,以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形式,为他们提供至关重要的生命支持。部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功能与药字号肠内营养制剂相媲美,成为临床辅助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它们的食用并非随心所欲,而需在专业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精心指导下,或单独服用,或与其他食品科学搭配,以确保营养摄入的精准与高效。每一份配方的诞生,都深深植根于医学与营养学的深厚土壤,其安全性与临床应用效果,无不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验证,犹如璀璨星辰,在科学的天幕下熠熠生辉,照亮每一个需要特别关怀的生命之路。
分为三类:
1. 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一类专为特定目标人群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全面且精准地满足这些人群的营养需求,从而充当起单一营养来源的角色。这类食品经过精心配比,涵盖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无论是宏量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还是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均达到了科学而均衡的比例,确保了目标人群在摄取足够热量的同时,也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
2.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则是在全营养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为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的特殊营养需求而设计。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低GI(血糖生成指数)配方,通过调整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比例,有效降低了食物的血糖反应,从而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状态。
3. 相比之下,非全营养配方食品虽然同样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范畴,但其功能和使用范围则相对有限。这类食品只能满足目标人群的部分营养需求,无法替代正常饮食或全营养配方食品成为单一营养来源。其注册号遵循国家统一标准,格式为“国食注字TY+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购。
(三)婴幼儿配方食品
婴幼儿配方食品,这一细分领域精心划分为婴儿配方食品与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两大板块,精准对接不同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婴儿,特指0至12月龄的稚嫩生命;较大婴儿,则是成长至6至12月龄的活泼宝贝;而幼儿,则涵盖了12至36月龄,步入探索世界的小小探险家。
在婴儿配方食品的范畴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如同一道坚实的营养防线,细分为乳基与豆基两大阵营。乳基婴儿配方食品,宛如大自然的恩赐,以纯净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核心,巧妙融入维生素、矿物质等精华,经由精湛物理工艺雕琢,成就液态或粉状的营养瑰宝,专为0至6月龄婴儿量身定制,全面满足其蓬勃生长的营养渴求。
豆基版本,则以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主角,同样汇聚自然精华,以科学的配比,为婴儿提供均衡营养,护航成长每一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则是为较大婴儿和幼儿精心打造的另一道营养盛宴,乳类、大豆蛋白及其制品携手维生素、矿物质等多元营养,经由物理加工的匠心雕琢,化作液态或粉状的滋养佳品,精准填补成长路上的营养空缺,助力宝贝健康成长。
每一罐产品背后,都承载着独特的注册号——国食注字YP+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YP,不仅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专属标识,更是品质与安全的承诺。
(四)特殊膳食用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简称特膳,是食品领域中的一类瑰宝,专为那些拥有特殊身体条件、生理状况,或是正经历疾病、功能紊乱等特定健康挑战的人群精心打造。这类食品,如同量身定制的营养方案,涵盖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这一温柔呵护宝宝成长的初始阶段的选择,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为宝宝提供更加便捷与全面的营养补给,以及其他针对特定健康状况设计的特殊膳食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特膳食品在市场上流通时,并不需遵循常规的注册要求,这为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便利。特膳食品的两大核心特征尤为显著:其一,它们拥有明确的、限定的适宜人群,如同精准的导航,确保每一份营养都能送达最需要的地方;
其二,在营养素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上,特膳食品展现出独特的考量与调配,这些精心设计的比例与含量,与普通食品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它们旨在满足特定健康条件下的特殊营养需求,如同一把把精准的钥匙,开启健康之门。无论是为了婴幼儿茁壮成长的细腻关怀,还是为特定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营养支持,特膳食品都以专业与匠心,书写着食品科学与健康的华美篇章。
全览特殊食品法规汇总-万祥军 | 中食国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