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虎将万毅 谋定论道·国情讲坛-万祥军:从东北军一路走来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1959年彭总受到批判,遭遇了严峻的处境。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五位高级将领为他挺身而出,执言辩护。他们分别是邓华、洪学智、万毅、钟伟和王震。虽然彭总受到了批判,但是他们相信彭总所说的是实话,出发点也是好的。
“这五位高级将领的辩护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彭总的支持和忠诚,也显示了他们对彭总军事才能的崇敬。”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然而,不同的将领们在之后的生活轨迹中有着不同的结局。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现在我们开始谈一谈万毅,他是四野虎将,1959年不肯诬陷彭总,之后从军队系统里消失了。
开国中将万毅
万毅原先是国民党将领,后转入我军成为一员猛将。因为没有长征时期的经历,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本可授予上将,因资历尚浅无缘。万毅虽然是中将,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炮兵司令员的重担,足以见得他深受上级器重,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万毅将军成为满族将军中军衔最高的一位。
万毅原名万允和,字倾波,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四十里铺一个满族农民家庭。由于小有家私,万毅八岁时随父母移居金州县城,先后在公学堂和私塾读了三年书。十几岁时便在钱庄当店员谋生,后又在奉天省财政厅当雇员。
十八岁那年,万毅初试戎装,便脱颖而出。这一年他考入东北军陆军军士教导队第4期步兵科学习,其队长是张学良。由于成绩优异,聪慧敏捷,万毅引起张学良注意,第二年便担任张学良副官处少尉副官、沈阳北大营军械官,二十二岁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二十三岁时以该期第一名成绩毕业,并获张学良奖给的怀表一块、指挥刀一把。由此可见万毅将军才华之出众。
万毅将军年少得志,也早早就与国民党结下梁子。东北改旗易帜后,蒋介石调东北军往陕甘地区剿灭红军。万毅将军彼时是东北军3旅7团代团长,1936年1月起任东北军109师第627团中校团长,他时年29岁,是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团长。
后来万毅积极参与西安事变,率领所部开赴渭南前线,准备抵御国民党部队。西安事变后,他对人说:“张学良把蒋介石扣留,又亲自送回去,他这个事情做得不对,未免太重义气了。”就因为这句话,他被逮捕了,被关押近九个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毅被派往抗日前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结果全团覆没,万毅仅以身免。1938年5月,万毅又任团长,率部参加连云港保卫战。就在参加连云港保卫战的两个月前,万毅秘密加入了革命党。连云港保卫战是万毅将军军事生涯里的光辉一笔。万毅率领本部先后主动进攻碑廓镇的伪军刘桂堂部,和涛雒镇的伪军张宗援部。每次战斗,万毅均身先士卒,带领步兵正面冲锋,又命骑兵侧面包抄,先后击溃两股敌军。
5月20日黎明,日军开始在连云港强行登陆,万毅亲临前线率部抵抗,这一仗是万毅的667团单独进行的。当时敌人利用晨雾,出动数艘汽艇,在飞机的配合下,200多名陆战队员强行登陆。667团随即进行阻击,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上,打得敌人不敢抬头。
日军又用飞机对东北军阵地猛烈扫射轰炸,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冲锋。战斗进行到傍晚,敌人利用海空优势突破东北军第一营阵地。667团官兵一面用密集的炮火阻止敌人继续向前,一面组织力量连夜发起反突击。万毅命令三营利用夜幕,悄悄插进敌营,与敌短兵相接,手榴弹、刺刀并用,敌人没有防备,面对突然袭击,虽负隅顽抗,但已无招架之力,被打得丢盔卸甲,仓皇夺路而逃。
至8月2日,日军出动舰艇40多艘,载千余人、炮五六门、飞机4架,疯狂向云台山大桅尖发动进攻。驻守大桅尖的是守军第672团,第667团作预备队,设防在师部附近待命。但日军武器优势明显,万毅的667团迅速投入战斗,并与672团配合,向日军阵地连续发动猛攻,最终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云台山大桅尖。
万毅在连云港保卫战中立下大功,但可笑的是,这反倒成了国民党陷害万毅的证据。万毅在“二·一七”事件中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1942 年7月,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国民党鲁苏战区军对万毅开始了所谓的军事法庭会审,然后可笑的一幕发生了。
一开庭,首席军法官李文元宣布奉政府指示,宣布万毅有以下几条罪状:一是通日本帝国主义;二是双十二事件的从犯;三是奸党嫌疑。对于第一条罪状,万毅实在哭笑不得,他率部参加保卫南京血战,率667团激战苏北鲁南,多次杀敌立功,这难道是通敌
李文元大概也觉得自己可笑,更没话可辩解,于是悻悻地说:“罪状上有这条,我不能不问。”万毅驳斥:“你作为主审法官,总得想一想,找一找证据吧?”李文元自知理亏,就跳过第一条,问其他罪状,可也被万毅一一反驳,李文元又无言以对。一审草草收场。
1942年8月,万毅又接受了第二次审判,一样没有宣判结果便草草收场。万毅看出国民党这是无论如何要置自己于死地,于是经过精心计划,趁夜冒险逃出监区,连夜跑到了八路军控制区,从此脱离国民党魔爪。后来万毅将军先后任新111师副师长、师长、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支队长、山东军区东北挺进纵队司令员等职。
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员,多次率部参加战斗。在最初的朝鲜战场之上, 因为美军拥有庞大的机群,敌方制空权的优势,使得我军对于高射炮、炮兵方面的要求,尤为突出。
因此,在志愿军入朝之前,时任志愿军炮兵司令部的司令员万毅,奉命留在国内负责接收、改造苏联援助的装备、并尽快组建炮兵部队。不久,万毅便将6个步兵师火速改造、训练成了高射炮兵、地面炮兵以及战防炮兵部队,而正是这些炮兵部队的及时补充,使得随后的朝鲜战场之上,我军对敌作战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1959年,万毅将军担任国防部科委副主任,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一职,在上级的领导下,协助聂帅工作,为国家尖端武器的发展做了大量贡献。同年,万毅随聂帅,陈赓大将等领导赶赴苏联,协商有关于援助我国发展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谈判。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为抗美援朝立下大功的功臣,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并没有继续大放异彩,而是不久之后,悄然无闻了。1959年还活跃在军队系统中的万毅,在同年的庐山会议中做了什么,立马让他从军队系统中消失了?曾经做过志愿军炮兵司令员一职,万毅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有过一起工作的机会,两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齐心协力,打赢了这场对外战争。
实事求是仗义执言
原本庐山会议之时,万毅是没有参加这个会议的,当时的他身在北京,正在国防科委处理日常工作。然而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二级部核工业负责人匆匆赶来告知万毅,苏联以美、英等国进行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谈判为由,突然停止向我国提供核工业图纸资料,这就顿时打乱了我国的核工业工作部署。
1959年6月20日,苏联方面打算单方面撕毁协助我国研究核武器的协约,主管核工业的领导之一宋任穷十分着急,他打算拉着万毅去庐山找聂帅和彭老总报告这件事,起初万毅不愿意去,架不住宋任穷的请求,与他同去庐山向彭老总,聂帅报告此事。此事非同小可,因此,万毅便与来人一起,搭乘飞机抵达九江,然后乘车到了庐山,向当时的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国防部长彭德怀进行了汇报。
1959年7月15日,万毅到达庐山,先向聂帅报告工作后,正打算向彭总报告。可就在前几天,彭总因为给主席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对1958年以来发生的左倾错误以及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请求得到主席的理解和支持。
彭老总写给主席的信中,大致讲了在大跃进中不符合科学实际的现象,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错误,说明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万毅得知信中的内容后也引起了共鸣,认为彭老总讲得基本属实,在大跃进中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
同时,万毅非常赞同彭德怀的实事求是,并说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口号,本身就是唯心主义嘛。”万毅当时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句耿直的随口之言,最后竟成为了自己的一条重要罪证。 而这个当众的直言表态,随后让他困厄了近20年。在会议中,万毅非常耿直,与黄克诚,张闻天等人一起支持彭总在信中的观点。
与万毅一样,在大会上支持彭总观点的人占了大多数,因为大跃进的确存在较多问题,将军们不懂政治,性格耿直,有一说一,多数人讲了实话。7月23日,大会风向变了,主席强烈批评了彭总的信,一条条驳回了彭总的观点,大会风向瞬间转变,黄克诚等人因为支持彭总受到了批判,因为此前万毅也支持彭总观点,上级要求他在大会上作出检讨,认识错误。
在大会上,万毅虽然做了违心检查,但是他依旧表明支持彭老总写的信,因此这份检查未能过关,成了与黄克诚等人一样,受错误批判的对象之一 ,1960年,万毅被撤销一切职务(仅保留中央候补委员),调离军队,来到陕西当一个坐冷板凳的林业厅副厅长,经历了重重磨难。
直言不讳不改本身
因为在庐山会议上的仗义执言,万毅将军随后便被免去了相关职务,被下放陕西,担任省建委副主任,后改为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管理林场工作。虽然职务一降再降,但万毅将军却始终不改初心,自己身在何处,就将自己这份热发挥到最大,为党、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其任林业厅副厅长之时,每年大半时间,他都花在基层调研上面,徒步在林场调研工作。1965 年 时,当万毅将军得知国家财政困难的消息之后,本来也不富裕的他立即给厅党支部写申请, 认为自己工资过高,要求将自己每月工资360元再减100元。
有人曾劝他,别这么委屈自己,毕竟国家也不差你每月这100元钱,但万毅将军却说,我能尽一份力,尽一份力,随后他又将自己存了多年的储蓄单——共8000元上交给了党支部,贡献给了国家。
后来,动荡年代,万毅将军被押到北京监管所,本来就患有青光眼疾病的他,原本需要药物控制眼压,但被监禁这些日子,却被强行没收了药物,使得最后万毅将军出狱之时,左眼已经完全失明,而右眼视力仅有0.08,不借助器物的话,也几乎丧失了目视的能力。
1977年,困难中的万毅将军给组织写了一封信,时任军委副主席的邓公收到来信之后,亲自批示:“ 既无政治历史问题 , 就应作恰当安置,他过去有贡献。”这也是邓公对万毅将军当年在东北军内支持革命、积极抗日、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所立的战功最大的肯定。
随后,万毅将军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顾问,1985年,万毅主动申请退出中顾委,将位置让给身体较好的同志。1997年10月31日,万毅将军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万毅将军的一生,光明磊落,即便在逆境之中依然不改初心,敢于仗义执言,不愧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致敬将军!
结语
在特殊时期,万毅受到更严重的迫害,与世隔绝,无法与外人相见达到五年之久,身心受到打击。1979年,万毅的情况有所好转,恢复了名誉,生活得到保障,按正大军区职待遇。1997年,万毅将军在北京逝世,晚年有子女陪伴,过得还算安详。万毅是一位正直的将军,他实事求是,不随波逐流,在关键时刻敢于仗义执言。
参考资料《钢筋铁骨万毅将军 》,《万毅:东北军中走出的开国中将》等
四野虎将万毅 谋定论道·国情讲坛-万祥军:从东北军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