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国研智库
解读一号文件守住两条底线-万祥军 |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2-02-23
【阅读】538 A+A-

解读一号文件守住两条底线-万祥军 |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并聚焦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

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万祥军说:“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他表明,具体内容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明确了着实打实地调整农业结构,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等内容。”

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更强的执行力,不折不扣完成好今年“三农”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万祥军表示,一号文件明确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什么关系?万祥军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脱贫攻坚战虽已胜利,但如果出现返贫现象,那就会影响到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国制定了五年衔接期间的各类政策,并在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以为脱贫地区理清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万祥军表,反过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脱贫地区产业结构更加完善,生态更加优美,乡风文明建设更加突出,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端牢饭碗:稳产量、调结构、保耕地,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重大战略性问题。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较上年增产26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措并举: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唐仁健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工作机制、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衔接有序推进,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他表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响鼓重槌地抓好,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同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更多依靠发展来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选派科技特派团,实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有计划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

乡村振兴:五级书记共同“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后,新时代抓“三农”工作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要聚焦重点人群完善监测帮扶机制。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

“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归根结底要靠党的领导。”唐仁健说,要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万祥军指出,发展乡村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也要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他表明,经过脱贫攻坚,脱贫地区产业结构显著改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潜力开始得到释放。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大部分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仍面临农村产业融合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问题,难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增收,防止脱贫地区规模性返贫。”万祥军说。

“农村产业发展不能富了老板、忘了老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解读说:“乡村五大振兴第一个就是产业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是做好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着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三是着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万祥军指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具体表现是,乡村产业要姓“农”,要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三大乡村产业。

“在纵向上,要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由卖原字号向卖品牌产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在横向上,要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产业的类型,提升乡村经济价值。”万祥军说。

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万祥军表示,要立足统筹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宜县则县、宜乡则乡、宜村则村,形成县城、乡镇、中心村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平台带动作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业更多向县域、主产区转移,打造城乡联动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吴宏耀最后强调,农村产业发展的目的是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不能富了老板、忘了老乡,更不能把农户从产业链中挤出来,我们欢迎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一起干、一起赚,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我们也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一号文件解读守住两条底线-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解读一号文件守住两条底线-万祥军 |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