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抗生态养殖项目评价会-丰收节交易会:农业减少抗生素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李木双)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无抗”(无抗生素)多年来一直是受人们关注的涉及健康问题,其中,畜禽养殖中的抗生素使用,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15日,由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办的“无抗生态养殖”项目评价会在哈尔滨顺利召开。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会上对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制作畜禽饲料,增强畜禽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进行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黑龙江省内科研院所、相关政府部门、协会及企业100余人参加了评价会并对该项目的推广实施可行性进行了评价和研讨。
会上,无抗生态养殖项目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一种新型生物发酵饲料。以秸秆、粮食深加工后的残余物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促进肠胃吸收,提高畜禽免疫力,减少、甚至达到替代使用抗生素,真正实现养殖过程中全程不用抗生素的目标。
根据项目测试数据显示,以无抗养猪为例,通过此技术相关指标已达到猪肉无抗,猪血无抗,粪便无抗,寄生虫虫卵为零,大肠杆菌小于3个,不饱和脂肪酸达到70%以上。同时,通过此技术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排泄物,达到有效的还田标准,从而真正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印遇龙院士说,该技术下一步要明确方向、把控好严格的试验和整理出相应的支撑材料,得到严谨的数据分析。
根据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从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负责人表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是黑龙江实现高质量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国家对畜牧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管控意味着,在未来畜禽养殖中,使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成低成本饲料,提高畜禽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同时,使畜禽粪便可以达到制成肥料还田,达到提高土地肥沃度的绿色生态循环,将成为未来农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项目的推广,在黑龙江省各地市应用该技术生物发酵饲料厂即将陆续开建,未来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必然会成为主流的农业发展方式。
无抗生态养殖项目评价会-丰收节交易会:农业减少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