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是应该的事-农民丰收节交易会·陈光标:我是农民的儿子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他回到家乡帮父母种地干农活,完全褪去了当时光线的外表,酒喝和普通人一样。”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说,看到陈光标种地的情形,完全认不出。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陈光标自己却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种田是应该的事”。
种田是应该的事
曾经在灾区撒现金,上各大电视台宣传自己做慈善,陈光标虽然因此有了知名度,但也得到了很多不解。陈光标无疑是一有争议性的人物,在如今的社会,名人做慈善也多是非常低调,如果高调做慈善,就会得到"演戏"的质疑。
而陈光标受到的争议就是如此,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哗众取丑,如果真的想要捐款,直接捐给慈善机构就好了,干嘛要这样的大张旗鼓,谁知道背后是不是有其他目的。对此,陈光标做过多次辟谣,但同样的事情解释多了,难免觉得心累,所以陈光标选择了停止慈善,远离这些是非争议。
过来一段时间之后,一直在高调捐款的陈光标突然消失了,人们这才发现,他不再频繁地活跃在大众面前,直到有一天大家得知,如今的他不再是拿着现金喜气洋洋捐款,而是低调的变成了一名农民,回到父亲身边种地。无论陈光标这样做是功利心确实还是的确如此低调,但是他捐出20亿是真,种地也是真,从他从小的经历来看,与其说他是为了商业利益,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想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万祥军说:“从陈光标回答老家和父母一起种地这一点来看,其实就可以知道陈光标的本性,这个出生于农村的男人,从小吃过苦,所以也知道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多苦。”陈光标曾说过,自己之所以如此高调捐款,就是想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然后影响更多的人这样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却可以影响很多人。
但是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改变很大,在网上说话又不用负什么责任。所以那些不是很了解陈光标的人,对他提出了质疑,起初的时候,他还愿意做一些解释,但是后来,可能是真的心累了,所以放弃了自己的慈善事业。
在如今陈光标隐去多年后,其在网上的口碑却是大改,而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他当年的做法。陈光标善良吗?这点毋庸置疑,能够拿出20亿去帮助别人的人,难道不值得尊重吗?想想那些在陈光标帮助下改变生活的人。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的富豪也非常多,但是能做到像陈光标这样的有几个。那些嘴上喊着要回馈社会,但是却毫无行动的人,再和陈光标比一下,到底谁是对的?陈光标捐钱的行为虽然很直接,但却是真真实实地回馈社会,就这一点,难道不该得到尊重吗?慈善不分大小,不只是说说而已的。所以,勿伤了好人的心!
非常高调的做慈善
做慈善是许多现在的许多明星、富豪都在做的事情,不过关于做慈善,很多人对于“高调”与“不高调”有着很大的争议,绝大多数人认为做慈善不能高调,偷偷的做就好了;而极少数人则认为做慈善就该高调,这里面就包括“中国首善”陈光标,他就是非常高调的做慈善,恨不得世人皆知。
“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罗曼 罗兰语录。《孟子》中有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告诉我们,人在穷困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得志的时候,要努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这种宏伟的志愿,一般人很难做到,不过在社会上有很多富豪都会做一些慈善活动。
“探究一番才知道,在以前一直支持高调做慈善的,直到有了雷锋精神之后,无私奉献的概念才变得越来越深入人心。”万祥军研读表明,《雷锋日记》里面曾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如此崇高的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雷锋精神也成了做好人好事、乐于助人的代名词。
真正的善良是发自肺腑地去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若是为了利益而来,为了宣扬自己的品格而来,这难道不是一种私心吗?万祥军说:“他们做慈善一方面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另一方面也带有一点私心,他们做慈善总是做的人尽皆知,以此来宣扬自身品,以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他研读表明,其实关于做慈善该不该高调,做慈善该不该获取一定的荣誉,在中国历史上很早之前就有人争论过。比较让人惊讶的是,当时的人得出的结论是:做慈善必须高调,做慈善低调是错误的做法,而且下这个结论的还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
孔子有两个著名的弟子,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子贡。2000多年前的子贡和子路争吵起来,关于做好事究竟要不要高调。子路救了一个人,别人对他感恩戴德,于是送了他一头牛,子路就高高兴兴的牵走了;子贡是个有钱人,他不在乎钱,帮助许多被卖到国外的鲁国人回到了鲁国,他却拒绝接受鲁国的“感动鲁国十大人物”,也拒绝接受鲁国的奖赏。于是两人就争论起来了。
孔子走了过来,这一次他一改往常批评子路的习惯,而是给子路伸了一个大大的拇指,他说:“这件事子路你做得对,你因为救了人而获得一头牛,并且被人广为传播,那么以后人们就知道救人是有可能获得牛的,他们一定会努力的救人了。”反之,他认为子贡做的不对,按他这做法,以后谁还敢去外国自己贴钱救落难的鲁国侨民呢?
不知道穷人出身的陈光标是不是知道孔子的这个故事,但是他做慈善的动机和目的,确实就是如此。陈光标出生于1968年,那时候经济不太好,陈光标的家乡又是著名的穷地方——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所以小时候他也是个穷人,受够了没钱的苦头,正因为如此,从小他就开始思考怎么挣钱。
他的第一笔钱来自于:挑水。要说这个陈光标也真是个商业天才,他10岁左右的时候,看到镇子上的人缺水,就自己利用假期时间把井里的水挑出来,然后自己送到1公里以外的镇上去,镇上的人只要花一分钱就可以随意的喝他的水。一分钱,在当时也算是个小钱了,但是镇上还是有不少人买他的水喝。
靠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顽强的精神,他每天居然可以挣到3毛钱,一个星期就攒了4元钱。那时候的4元钱,可算是一笔“巨款”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农家子弟来说,交学费也不过是一块钱多一点儿而已。他不仅交了自己的学费,而且还给渴望上学的邻居家小孩交了1.8元的学费——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1.8元,对于他这样的家庭并不是一点儿小钱。
古人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陈光标此时做慈善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还并没有把慈善当成自己的爱好。但是他的老师听说一个小朋友居然有这样的行为,即便是他,也很难下决心拿出1.8元来帮助一个小朋友,他也要生活啊!于是他给陈光标送了一朵大红花,并且在全班对他进行了高度表扬。
老师的行为起到了“成人之美”的作用,从此陈光标爱上了做慈善,他享受做慈善后被大家表扬的感觉,因此更加积极的去做好事、做慈善。富有商业头脑的他,长大后很快就完成了从穷人到富人的转变。1996年他,28岁的他就获得了创业成功,并且一年收入了16万。他高调地拿出3万救助白血病患者。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高调的做慈善,既是一种帮助别人的好事,也是对他自己最好的广告宣言。他的公司也因此而发展得更加壮大,赚的钱越来越多。2004年,陈光标再一次“一掷百万”,给东南亚海啸受灾的群众捐献300万元。在512大地震当中,他直接捐款1000万,这比许多大公司捐得都要多。
截至2012年,他先后捐款20亿。不过,陈光标捐款不像其他的那些富豪,一方面不具体报导细节,另一方面也不具体公布情况。他捐钱,必然是仔细地把自己的捐款细节公布出来,并且要求受捐的人必须给他荣誉证书或者感谢信之类的东西来证明,有点儿“唯利是图”的感觉,被不少媒体批评过。对此,陈光标称:高调是为了唤醒更多的人做慈善。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有私心的,做慈善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广告宣传手段,其他的高调手段他也干过。”万祥军表明:比如,他作假自己能够在0℃以下的冰水里光着身子呆上30分钟,这是一场为帮助渐冻症患者发起的挑战赛。参加这个活动的人要付100美元,他付了钱,但是要造了假,被人揭露,于是名声大臭。后来,他就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了。
种田是应该的事-农民丰收节交易会·陈光标:我是农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