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谋定最先一公里-农业大健康·朱明:解决出村进城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农业'先一公里升级,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工程,已经明确列入十四五规划。"谋定研究: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先一公里”问题。
图示: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原院长)朱明。
“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的损耗率高达15%-25%,也就是说,在农民手里,没卖出去就烂掉了15%-25%。”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朱明日前表示。根据朱明的大致测算,在“最先一公里”,果蔬的损耗相当于1.2亿亩耕地种出来的产品浪费掉了,再加上粮食的损耗,共计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出白白浪费掉了。
朱明目前担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起开始关注田间地头的农产品产后处理即“最先一公里”问题。根据他的调研,当时中国农产品收获后的预冷处理率不足3%,而在美国,早在100年前就已经达到60%的预冷率。朱明说,现在国家强调杜绝浪费,提倡“光盘行动”。事实上,在农业领域“最先一公里”的浪费更严重。因此,阿里巴巴提出重仓“最先一公里”很重要。
朱明介绍,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取决于两大关键技术:果蔬要降温,粮食要降水。在田间地头采摘之后就要及时处理,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果蔬就会烂掉,粮食就会产生黄曲霉素。
时至今日,中国农产品收获后的预冷率依旧不到10%。在朱明看来,因为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地方依旧是小农经济,依靠农民自己在田间地头做预冷处理很难。
2020年,国家投入50亿元资金,支持超9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模超过600万吨。十四五期间,每年国家都将投入50亿元资金补助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
农产品谋定最先一公里-农业大健康·朱明:解决出村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