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同的能力-国情讲坛·万方:话剧上大器晚成谋定自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看到女儿的“处女作”,曹禺并没多说。“他从不批评人。不表扬,就证明他是不满意的。”很多人写作,都是从自己写起,万方也不例外。第一篇小说就很有自传体的味道。之后,曹禺在写给女儿的信中提到,写作时要把眼光放得再远些,看得再深入些。从那之后,万方的创作刻意和自身保持距离。她甚至有种极端的想法:“完全不同,才能证明我的能力。”
作为曹禺的女儿其实还是很幸运的
“绿色的上衣,略微零乱的头发,促膝而谈的万方,让人没有距离感。她说得认真而真诚,让你忍不住也想跟她说些心里话。” 谋定研究·国情讲坛,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对于万方的第二部话剧作品《关系》人艺小剧场上演。关于话剧,她有很多话要说。
去年即2019年,11月30日戏剧家曹禺女儿万方创作的话剧《关系》,29日晚起再登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舞台。该剧通过一男三女复杂的情感关系,讨论了两性情感问题。由北京人艺院长任鸣导演。该剧自2009年首演以来已演出超过百场,此轮由丁志诚、梁丹妮领衔主演。
该剧主人公沙辰星是一个事业有成、婚姻美满的中年男人,有一位任劳任怨的妻子,一个交往多年执著爱他的情人。后来,他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个青春亮丽的年轻女孩。沙辰星面对着生活的无奈和尴尬……任鸣说,这是一部充满现实关怀的作品,讲的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它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我们都知道却又讲不出来的那些问题,都表现了出来。”
“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首小诗:如果我不能做我想做的事,那么我的工作就是不做我不想做的事情,这不是同一回事,但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对记者表明:这是万方首部话剧作品《有一种毒药》中一个狂热的电影导演为亲人朗诵的一首小诗,也是万方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他表明:由刘恒、邹静之、万方、万科影视共同组建的龙马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着做心中的话剧。在她们立宗旨之初到现在都是这样,一帮喜欢话剧,热爱话剧的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她们热爱话剧。
万方的父亲是中国剧作家曹禺;母亲是方瑞,清代“桐城派”文人方苞的后代,1952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80年,开始在中央歌剧院担任编剧1985年,担任剧情电影《日出》的编剧,从而开启了她的编剧生涯,她凭借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89年,担任编剧的歌剧《原野》获得第3届慕尼黑国际音乐戏曲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1994年,万方的农村题材小说《杀人》在《收获》杂志上发表。1997年,担任剧情电影《黑眼睛》的编剧。2002年,担任家庭剧《空镜子》的编剧。2004年,担任现代剧《空房子》的编剧。
万祥军说:“插过队,当过兵,做过编辑,也当过编剧,直到50岁以后才开始正式写话剧。万方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他表明,特别是顶着曹禺女儿的头衔,使万方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写话剧,“有父亲的《雷雨》、《日出》在那儿摆着,我怎么敢轻易动笔?”直到1978年,万方才写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篇小说《星星离我们并不遥远》发表后,万方逐渐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并渐渐走入话剧领域。她开始觉得,作为曹禺的女儿其实还是很幸运的。
关注女性在爱情中的态度和选择
小说《杀人》,是万方写作生涯中第一个转折点。“写的是一对农村婆媳,和我的生活离得很远”。一开始,万方写得并不顺,甚至有点灰心。“她咬着牙,往下写。终于有一天,写到一段时,万方才觉得,这感觉对了。《杀人》随后在《收获》杂志上发表。曹禺看后说:“你真行,小方子,你真能写。”那时,万方才打心底里确定,自己可以吃写作这碗饭了。
之后一段时间,万方的作品里人物都会带着一种决绝的生活态度。这时候,《空镜子》成了她创作生涯的第二个转折。故事的来源是与一个朋友的闲谈。“别人两次给她介绍男友,相隔几年,介绍的却是同一个人。”这给了她写作灵感。《空镜子》之后,万方对女性心理的刻画越来越精准细腻,作品的风格也越来越温和。“这和我的生活、婚姻有关”。写《空镜子》时,她已经历了一场离异,和第二任丈夫共品生活的甘苦。“我的经历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别人的心门,体会到她们的痛苦。”而做了半辈子的女人,写起女人,她说这是种身份的回归,很多地方动用了自身的“宝藏”,写起来尤为过瘾。
万方的作品一向都直生活、直面人生。谈到男人和女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维护婚姻,获得彼此的爱情时,万方说:进行电视剧创作当中,我体会到人物的苦恼更深的层次在于人的难以自拔。真正要想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需要身体力行从生活的甜酸苦辣中总结生活,适时调整和改变。
在情感剧题材上,万方与其他编剧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她更关注女性在爱情中的态度和选择。从《空镜子》、《空房子》到《女人心事》,万方的作品中,年轻、美丽、智慧的女孩子也是万方作品中出现较多的人物,但因为她们在爱情上的摇摆不定,生出不少波澜,甚至几近酿成悲剧。在万方看来,这是有深刻社会原因的:现在和在我们年轻的那个时代是有很大不同的,爱情很单纯,爱上谁就是谁了。而当下的爱情被附加了其他的一些条件,这些条件也是难以忽视、难以舍弃的,这样就给爱情中的年轻人一个疑问:仅仅有爱情就够了吗?事实上这种摇摆是来自于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原本纯粹的爱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父亲使她在话剧上大器晚成
万方的第一个话剧剧本,写于2006年的《有一种毒药》,显得有些“大器晚成”。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源于“曹禺女儿”这一特殊身份的影响,万方也并未否认。她说:“很多人都问我,作为曹禺的女儿是不是感觉有压力,以前我一直觉得没有。后来我才发现有。这压力使我直到五十岁才写出话剧。其实就是因为父亲的话剧成就在那里,让我不敢写,直到自己觉得有了足够的写作经验才敢尝试。” 该剧连续公演30场,万方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满足感。 “我从来没想过要和他比,但我写了话剧以后就觉得这种影响和压力是无形的。”
这部剧被专家赞誉有“乃父遗风”。2007年,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万方的《有一种毒药》和父亲的《雷雨》一起入选了《话剧百年剧作选》。2008年,《有一种毒药》获得曹禺剧本奖。之后,万方又创作了话剧《关系》《报警者》等。2014年8月,万方创作的话剧剧本《忏悔》获得中国四大文学奖项之一的老舍文学奖优秀戏剧剧本奖。2015年1月万方创作的《冬之旅》在保利剧院首演。该剧由赖声川导演、由表演艺术家蓝天野与台湾知名演员李立群主演。2017年9月,在曹禺先生诞辰107年之际,由小说《杀人》改编的《新原野》上演,该剧别出心裁地邀请立陶宛著名女导演拉姆尼·库兹马奈特执导,由王姬、冯宪珍主演。万方在话剧路上越走越顺,也越走越远。她的作品不需要和父亲比,因为万方就是万方,她可以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写出“和她自己极不相同的人和生活”。
其实,万方的第一次话剧尝试,是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谁在敲门》。以曹禺那一代知识分子为原型,反映了被扭曲的人性。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可能有机会公演。
“我父亲是个极易自我否定的人,文革中,他不仅否定作品,连自己的存在也觉得是个错误。”文革后,曹禺也没能走出阴影,再也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东西。20多年过去,万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谁在敲门》搬上舞台。它不商业、不现代,却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女性都是值得赞美的”
万方对女性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父亲曹禺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女性都是值得赞美的,她们经历的种种不易,都会让人心生怜悯。”这种对人物的悲悯之心也让她的创作态度发生了改变:“我不想在作品中评判,这点算是遗传了我父亲,他对每个人都怀有悲悯之心,哪怕是《雷雨》中的周朴园。父亲常说,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写作者,只是要找出这些理由,而不要恣意评判。生活本就无法评判。”
从早期到中期再到近期,万方的文学创作始终围绕着女性而展开,对各个年龄层段的女性的生活、情感及生命状态都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她对女性的关注不
仅是一种女性身份上的自觉,更是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万方写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但细细分析,会发现,这些女性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对感情的渴望和依恋,以情感为生。在小说《女人心事》的序言中,万方如此写道:“女人一生最黑暗和最耀眼的,都是婚姻和爱情。”
那么,在事业上很成功的万方,是否把婚姻和爱情放在首位呢?她坦率地回答:“我认为是这样的,对于大部分女人而言都是这样的。我认为爱情带给你的体验是最极致的,超越事业的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婚姻是一个梦,每个女人心里都期望是美梦。”
完全不同的能力-国情讲坛·万方:话剧上大器晚成谋定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