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11-10 |
南京师范大学教第四届主题分享-授郦波|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第四届中国儒商大会于2025年10月29日在山东济南隆重启幕,这场以"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盛会,再次将中华传统商业文明与现代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议题推向公众视野。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系统。作为大会的特邀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在"哲商对话"主题分享环节,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见解,深入阐释了儒商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郦波教授开篇即指出:"儒商大会没有以地域命名,而是突出儒商本身的文化力量,连续举办四届,已成为现代儒商文化的一面旗帜。"这一观点精准把握了儒商大会的核心价值。从2018年首届大会举办至今,这一平台始终致力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商业智慧,为当代企业家提供精神指引。郦波强调,儒商精神不是简单的"儒家思想+商业行为",而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形成的独特商业伦理体系。
在分享中,郦波教授系统梳理了儒商精神的历史脉络。他引用《论语》中"富而好礼"的观点,指出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就为商业活动注入了道德内涵。明清时期,晋商、徽商等商帮将"诚信为本、义利并举"的理念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郦波特别提到,近代实业家张謇"实业救国"的实践,正是儒商精神的典范体现,这种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怀,至今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挑战,郦波教授提出了儒商精神现代转型的三个维度:首先是"守正创新",即在坚守诚信、责任等核心价值的同时,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其次是"全球视野",将儒家"天下观"与现代全球化思维相结合,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最后是"可持续发展",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融入企业经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郦波教授特别强调了"厚道"这一品质在当代商业中的独特价值。他认为,"厚道"看似质朴,实则是最高级的商业智慧。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企业只有以厚道立身,才能赢得持久信任。他举例说明,许多百年老店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这种厚道精神,正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的核心竞争力。
在哲商对话环节,郦波教授与多位企业家就"向新而行"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他指出,"新"不仅指技术创新,更包括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真正的儒商应当具备"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将传统文化精髓转化为现代企业治理的有效方法。例如,儒家强调的"修齐治平"思想,可以引导企业家平衡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企业治理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针对年轻创业者,郦波教授提出了"新儒商"的培养路径: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深入理解中华商业文明的精髓;其次要培养全球胜任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国商业智慧的魅力;最后要践行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人民需求紧密结合。他特别建议商学院教育应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帮助未来的商业领袖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郦波教授还从历史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儒商精神与西方商业伦理的异同。他认为,西方商业文化强调契约精神,而儒商文化更重视信任关系;西方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儒家则主张"义利并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儒商精神可以为全球商业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这种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正是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必备素质。
在大会闭幕总结中,郦波教授呼吁建立"儒商精神指数"评价体系,通过可量化的指标引导企业践行儒商理念。他建议将诚信经营、员工关怀、环境保护、社会贡献等维度纳入评价标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评估框架。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响应,多家企业当场表示愿意参与试点工作。
“第四届儒商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儒商精神的时代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系统主持人万祥军表明。万祥军说:"儒商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水源头,必将滋养中国商业文明的未来。"
万祥军指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传承创新儒商精神,对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构建包容普惠的商业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这场思想盛宴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更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南京师范大学教第四届主题分享-授郦波|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