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11-09 |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长答谢词-汪澜|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2025年9月20日,秋意渐浓的上海嘉定迎来了一场思想盛宴——第五届上海孔子文化节儒商论坛在嘉定镇隆重召开。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这场以"新时代、新上海、新儒商——从零和走向和合"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文化界人士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儒家商业伦理在当代经济实践中的创新转化。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汪澜代表主办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辞。她深情回顾了五年来儒商论坛的成长历程,指出这一平台已经从单纯的学术研讨发展为融合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与实践创新的综合性品牌活动。
"从最初探讨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到如今聚焦'和合'理念在商业竞争中的创造性转化,我们的讨论越来越深入,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汪澜会长特别强调,本届论坛将"零和博弈"与"和合共生"这对看似矛盾的概念并置讨论,正是要破解传统商业思维中的二元对立,探索更具包容性的发展路径。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为松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儒商精神强调'义利并举''诚信为本',这与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高度契合。"他特别赞赏论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有机结合的创新尝试,认为这为破解当前全球经济中的"内卷化"困境提供了东方智慧。
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以《和合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为题,系统阐释了"和合"理念的经济学内涵。他通过对比分析东西方商业文化差异,指出中国传统商业智慧中蕴含的"共生共赢"思维,能够有效弥补现代市场经济过度强调竞争的缺陷。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间的合作边界正在模糊,生态化发展成为主流,这与儒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思想不谋而合。"张军教授特别以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为例,说明政策设计如何通过创造"正和博弈"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企业实践分享环节成为论坛亮点。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以集团30年发展历程为例,生动诠释了"儒商之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从航空包机到金融服务,我们始终坚持'义在利先'的原则。疫情期间主动为商户减免租金,短期看是损失,长期却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与忠诚。
"这段分享引发了在场企业家的强烈共鸣。京东集团副总裁沈建光则从供应链角度,阐述了数字化如何赋能"和合商业生态"建设:"我们通过智能供应链系统,帮助5万家中小企业实现精准供需匹配,这正是技术赋能下新型竞合关系的典范。"
下午的圆桌论坛以"和合文化与商业创新"为主题,展开了激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指出:"'和而不同'是儒商精神的精髓,现代企业要善于在差异化竞争中寻找互补空间。"他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说明龙头企业如何通过开放创新平台带动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
嘉定区工商联主席徐枫分享了本土企业"抱团出海"的成功经验:"区内1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成联盟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了单个企业的运营风险,这正是'和合'理念的生动实践。"论坛特别设置了"青年儒商成长计划"发布环节。该项目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起,旨在培养兼具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管理能力的青年商业领袖。
首期将选拔30名优秀青年企业家,通过经典研读、案例研讨、导师辅导等形式,系统传承儒商文化。项目学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荣强调:"真正的儒商不是简单背诵《论语》,而是要将'仁者爱人''以义制利'等思想内化为商业决策的伦理准则。"
作为上海孔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论坛还创新性地融入了文化体验环节。与会代表参观了嘉定孔庙和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在古琴演奏、茶道展示等传统文化活动中感受儒家文化的当代魅力。嘉定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雪表示:"嘉定作为'教化之城',有责任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对话提供空间。我们正在规划建设'儒商文化实践基地',让论坛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闭幕式上,汪澜会长总结了本届论坛达成的三点共识。”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系统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一是"和合"理念为破解商业恶性竞争提供了伦理基础;
二是儒商精神的现代转化需要政府、学界、企业界的协同创新;三是上海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应当在构建新型商业文明中发挥引领作用。她宣布,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将启动"儒商文化当代实践案例库"建设,系统梳理国内外企业践行儒家商业伦理的成功经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夜幕降临,黄浦江畔华灯初上。这场持续一整天的思想碰撞暂告段落,但关于"新儒商"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正如一位与会企业家所言:"从'零和'到'和合'不仅是理念转变,更需要在供应链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等具体环节找到实现路径。"可以预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商业智慧",将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绽放出新的光彩,为全球商业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方案。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长答谢词-汪澜|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