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媒体传媒->广播电视
打造精品广播文化节目需要个性化主持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6-08-14
【阅读】826 A+A-

打造精品广播文化节目需要个性化主持人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万赢信采编:对广播而言,在快餐式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可否认,广播文化类节目仍有其生存发展空间,这是因为: 1 受众群仍具一定规模。虽然现在广播电台几乎都把受众群定位为“车上人群”,资讯(路况、新闻、美食)、音乐、经济节目占据重要时段,但并非所有车上人群都只喜欢这类节目。

根据赛立信媒介中心(2011-2012)调查数据,在北方广播市场,高峰时段收听评书、小说、广播剧等文化类节目的受众群占整体有效受众的10%;与交通路况同时段收听率28%相比虽有较大差距,但在广播“窄播化”、“分众化”的今天,不是每个电台都要播路况,应当看到车上人群的不同收听需求。此外,在其他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喜欢文化类节目,比如学生群、打工群等。

2 广播依然是传统的文化传播载体。各个国家的媒体都有其文化特征,广播也不例外,而且广播是有声语言、音乐与音响效果的混合体,三者之间的巧妙配合为受众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充满想象力的、流动的视觉世界。自从广播诞生以来,就一直记录和传承人类文化。记得笔者在上大学期间曾经作过一次校园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听“评书联播”节目,并且从节目中了解到不少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当今,广播传播文化的功能依然存,且责无旁贷。

3 就承担特殊传播任务的电台来说,文化节目是最有力的手段。对外宣传、对台宣传的电台,文化节目是展现中国大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目标受众群通过这类节目,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流传和现状,对中国大陆有较更为准确、正确的认识。

可见,广播文化节目在今天仍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正因如此,许多城市电台纷纷推出了“故事广播”“历史广播”“读书频道”“人文广播”等特色频率,广播文化节目正逐渐获得新生。那么,如何将广播文化节目做好做精呢?笔者认为与主持人关系甚大。笔者在广播播音主持一线工作十多年,担任过新闻节目的主播、主持过文艺、娱乐节目,现在主持一档文学节目《“悦”读时光》,经过多种节目类型的体验,最大的感受就是,广播节目的优劣与主持人关系甚大:一个节目策划得再好、形式再新颖,如果主持人选得不合适,那这节目必定不会令人满意。原因在于广播的特殊性,它是以声音作为介质进行传播的,而主持人的语声就是广播声音的主体(即便在音乐、戏曲节目中,主持人声音也是起引领和起承转合作用的),节目的风格、意图、水准都是通过这个声音体现的,这个声音无论占比多寡,都对节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2003年笔者主持《国际专列》,这是一个以播报国际时事为主的说新闻节目,但是由于笔者当时从业不久,无经验,“说”不起来,所以这个节目最后还是变成“播”新闻,失去了节目应有的特色,最后无疾而终,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主持人都有过。

对文化节目而言,主持人尤其重要,而且文化节目尤其需要个性化主持人。这是由文化节目的特质决定的。

1 文化节目要有内容、有思想,需要主持人有自己的思想“文化”首先就是一种思想,它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辞海中有关“文化”的解释)。可见,思想意识是文化的魂,推而广之,文化节目自然首先要有思想。作为主持人要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就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并获得结论。

 2 文化节目要有吸引力,需要主持人有独特表达方式

文化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本质就是具有目标性、方向性,是经过筛选、提炼后的、具有指向性的广播产品,其吸引力在于展现其思想性,就广播来说,体现思想性靠主持人的适当表达。如近期在大陆地区许多广播电台热播的《读史有学问》,其魅力主要在于主持人罗兵不温不火、形象生动的独特表达方式。

3 文化节目要走精品路线,需要主持人有独特语言面貌

所谓精品就是“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这一概念性表述告诉我们两个关键信息:一是纯粹,二是提炼,即不掺杂多余的部分。在广播文化节目中,大部分靠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因此主持人的语言面貌决定了节目的精致程度

综上所述,在现有条件下,主持人必须实现个性化才能做好文化节目。这里所说的个性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思维的个性化:思想是一种结果,是经过思考后形成的结论。思维是一种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得到结果很难,但过程却可以异彩纷呈,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主持人应该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对一本书、一段文字的评价,可以从微观角度出发,如立意、行文、背景、影响等,也可以从宏观角度出发,如纵向、横向的比较,还可以从主观出发,如感受、心得等,总之,结合自己的情况,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思想”可以是“拿来主义”,例如请某些“大家”或网上拷贝,也可以是自成一家的独创,但归根结底,要让节目成为文化精品,主持人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二是语言的个性化:“闻其声知其人”,人的语声本来就具有独特性,但奇怪的是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常犯“雷同”的毛病,不知是刻意模仿,还是习惯使然,总之,一到话筒前就无法显示出那种本来就有的独特性。举一个例子,曾经在网上红极一时的西湖之声主持人万峰,主持风格率性、直接,语言真实、独具个性,。万峰真实、不加修饰的语言就是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每个主持人都应培养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甚至包括一些习惯性的语气词助词等。三是表达方式的个性化:同样的事情,有人说起来声情并茂,听的人津津有味;而有人说起来平铺直叙,听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没有选对表达方式。如央视《百家讲坛》许多观众喜欢看,可谓各个阶层、老少咸宜,个中原因固然是其内容有思想、有内涵,但不可忽略的是走上讲坛的名家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易中天善于调侃、于丹能讲道理、纪连海如说评书等,记得电台将电视录音剪辑后播放,听众在收音机里依然能听得入神。所以,个性化的主持人一定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 

 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是前提和基础,语言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表达方式是手段,作为主持人,如果这三方面都独具特色,那么他主持的节目就是“自己的”节目,是原创的,自然与众不同,要知道,在当今广播市场,差别化就是竞争力。

现在的广播电台,大都实行“一专多能”,提倡“采、编、播一体”,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个性化的主持人,因为这样的主持人在选题、选材、架构节目等方面会自成一体,自然体现在节目中就是原创的思想、明确的主题、丰富的内容,所谓精品节目不就是有思想、有内容,让人听了还想听的节目么?

打造精品广播文化节目需要个性化主持人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