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我的主题
职业教育产业对接东盟-邓庆生|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10-03
【阅读】38 A+A-

职业教育产业对接东盟-邓庆生|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2025年8月15日,在贵阳举行的"2025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上,由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牵头职业教育培训系统正式亮相,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迈入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南南合作·粮农组织科创规划-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平台。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解读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作为产业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正成为区域合作的新亮点。

会议签订了3项合作协议,19位国内外嘉宾进行了主旨发言;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五年行动计划;共同体由发起倡议转向实体化运行,由国内运行转向国际化运行,南南合作·粮农组织科创规划-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平台助力东盟职业教育……

这场以“产教融合、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吸引来自中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30所学校、14家企业的1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未来。通过共同体会议、主题研讨、交流分享等多个环节,共享改革成果、共话产教融合、共绘发展蓝图。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庆生在致辞中强调:"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对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观点在东盟国家引发强烈共鸣。数据显示,东盟地区农业占GDP比重平均达12%,但农业技能人才缺口超过300万。

中国在杂交水稻、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东盟热带农业资源禀赋形成天然互补。通过职业教育合作,中国已为东盟国家培养逾2万名农业技术人才,其中柬埔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老挝的畜牧防疫体系等项目中,60%的技术骨干均接受过中国职业院校培训。

平台创新:构建"技术+产业+教育"生态圈

"南南合作·粮农组织科创规划-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平台"的建立,开创了"三方联动"合作模式:一是整合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的山地农业技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畜禽养殖技术、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电商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资源库;

二是对接东盟国家产业需求,如越南咖啡深加工、泰国橡胶产业升级、印尼棕榈油可持续生产等具体领域;三是引入粮农组织的国际标准,开发出涵盖12个农业细分领域的双语课程标准。平台首批签约的18家中企与东盟企业,将提供超过2000个实习岗位,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跨国培养路径。

案例实践:

产教融合的跨国样板

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合作白皮书》揭示了一组成功案例:缅甸学生在贵州学习的菌草技术,已在其家乡建成年产500吨的食用菌基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共建的"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使当地水稻种植节水效率提升40%。

更值得关注的是,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开发的"跨境电商+特色农产品"课程体系,已帮助马来西亚榴莲种植户通过直播电商将销售半径扩大至中国内陆省份,单月销售额突破百万人民币。这些实践印证了邓庆生提出的"职业教育成果要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理念。

挑战与突破:

标准化与本土化双轨并行

尽管合作成果显著,但语言障碍、标准差异、文化隔阂仍是现实难题。对此,平台创新推出"双导师制",即中方教师负责技术传授,东盟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指导。在课程开发方面,采用"核心标准+区域适配"模式,例如在菲律宾版本中增加台风灾害应对模块,在泰国课程中强化佛教文化中的生态理念。马来西亚农业与粮食安全部代表在会议中特别指出:"中国职业教育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我们橡胶产业升级中高技能人才断层的问题。"

未来展望:

打造可持续发展共同体

随着RCEP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合作正从单一技术输出向体系化能力建设转型。平台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三个一"目标:建立100个跨国校企合作项目,开发10套区域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培养1万名"技术+语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正如邓庆生所强调的,这种合作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发展理念的共鸣——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东盟国家的生态农业传统智慧相结合,正在创造区域绿色发展的新范式。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已超越传统教育交流范畴,成为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催化剂。从云南边境的咖啡种植培训基地,到老挝北部的中老铁路沿线农业产业园,职业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条通往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合作实践,正在书写南南合作的新篇章。

‍职业教育产业对接东盟-邓庆生|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