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商道->我的主题
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彰显大国担当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2025-10-01
【阅读】53 A+A-

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彰显大国担当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在百年变局与气候危机交织叠加的当下,全球气候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将气候议题政治化,甚至将其作为地缘博弈的工具。

这种"逆流"严重扰乱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进程,使得本已脆弱的国际合作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发展担当。

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突破了传统南北合作的固有模式。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将援助工具化、政治化,这不仅损害了受援国的主权尊严,也降低了援助的实际效果。

相比之下,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将自身在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作为核心公共产品,通过技术共享、产业促进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这种基于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的合作模式,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

中国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贡献中国方案,引领共赢合作方向。中国不仅以最大决心推动本国绿色转型,更以最大诚意助力伙伴共同发展。2025年,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明确了到2035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30%等一系列硬指标。这些目标的设定充分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中国将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作为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积极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在绿色转型中的突出经验与发展成果。通过发起"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议等,中国有效响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气候韧性的迫切需求。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高度评价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成就,指出中国提前6年就实现了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也称赞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提供清洁、可靠和负担得起的能源。

其次是落实惠民项目,共享绿色发展民生红利。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注重实效,形成了一大批"小而美"的项目品牌,切实改善了受援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缓解电力短缺、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

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中国建设的特克泽水电站、阿达玛风电场等项目,不仅丰富了该国能源生产路径,还有力推动其电力出口和工业化进程。在肯尼亚,中国援建的加里萨光伏电站每年可减少6.42万吨碳排放,让数万家庭摆脱了频繁停电的困扰。2023年启动的"非洲光带"项目更是帮助非洲大陆解决约5万户无电贫困家庭用电问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在绿色农业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冲击,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蒙古国开展南南合作项目,通过引进饲料栽培和玉米杂交技术,为牧场提供了更多绿色草料,有效缓解了因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退化,提升了当地农业的气候韧性。

同时,菌草、黄麻、竹藤等经济作物的推广,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开辟了新的绿色产业和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民众的温饱问题,更为他们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生计模式。

在防灾减灾领域,中国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南南合作,通过共享"风云"气象卫星监测数据、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合作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等方式,切实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气候灾害的预警和防御能力。中国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预警及响应经验,这些经验的分享对于面临日益增多极端天气事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是力行务实合作,彰显稳定可靠的大国担当。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持言出必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面对日益扩大的气候资金缺口,中国主动作为,设立总额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绿色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实施300多期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或主题的能力建设项目,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上万名气候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承诺和务实行动。

作为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与贡献者,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为凝聚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力量,中国还积极搭建并参与气候变化多边合作平台,发起并推动"基础四国"机制;积极加入"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磋商机制;搭建中非、中拉、澜湄等多个区域环境与气候合作平台。这些机制和平台的建立,有效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全球气候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将继续本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摒弃零和思维和政治操弄,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能真正汇聚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合力。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为重建各方互信基础、促成全球气候行动合力、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更大贡献。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时刻,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不仅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作者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彰显大国担当 东盟南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