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11-09 |
《儒商企业竞争力报告》-万祥军|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金秋时节,尼山圣境迎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2025年9月26日,在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由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系统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开展的研究《儒商企业竞争力报告》全球发布仪式。作为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的核心环节,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系统主持人万祥军解读表明:“这份历时三年调研、覆盖亚太地区2000余家企业的权威报告,首次以量化数据揭示了儒家文化基因与现代企业治理的深度融合趋势。”
儒家价值观:
家族企业的“韧性密码”
报告显示,亚太地区传承超过三代的家族企业中,73%明确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纳入公司章程或企业文化纲领。
这些企业在过去十年的经济波动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均值28%,员工留存率高出34%,危机时期的业务恢复速度比非儒商企业快40%。波士顿咨询公司亚太区负责人大卫·威尔逊分析称:“儒家强调的‘以义取利’‘修齐治平’理念,通过代际传承内化为企业决策的底层逻辑,形成了独特的长期主义抗风险模式。”
典型案例中,日本某百年制药企业将“医者仁心”写入股东协议,规定利润的30%必须投入罕见病研发;新加坡一家航运集团则通过“家族宪章”要求接班人必须完成儒家经典研修。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指出:“儒家‘义利合一’的伦理框架,正在全球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浪潮中展现出普适性价值。”


现代治理
与儒学智慧的创新耦合
报告特别关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实践创新。浙江某制造业巨头将“《论语》读书会”列为高管晋升必修课,其独创的“合伙人+师徒制”混合管理模式,使技术流失率下降至行业1/5水平;
山东一家农业科技企业则把“耕读传家”传统转化为“员工田园综合体”,通过农耕体验提升团队凝聚力。国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明哲强调:“儒家‘格物致知’精神与科技创新存在天然契合点,我们跟踪的53家科技型儒商企业,专利转化效率比行业高67%。”
论坛现场,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案例研究显示,儒家“关系信任”可降低跨国合作中20%-35%的契约成本。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所长金度亨分享道:“当西方企业强调‘合规’时,儒商企业更擅长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商业生态,这种柔性竞争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尤为重要。”
文明对话:
重构全球商业伦理坐标系
在哲商对话环节,新儒家学派代表杜维明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展开深度对谈。周云杰坦言:“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中‘君子上达’的追求,与西方管理学的扁平化理论殊途同归。”杜维明则指出:“儒商精神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而是通过‘知行合一’将伦理优势转化为组织能力的系统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揭示了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新实践。香港“90后”创投人黄颖桐开发了“儒商ESG评估系统”,将“孝悌忠信”量化为供应链管理指标;马来西亚华裔企业家陈志远则创立“儒家商业实验室”,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企业善行。万祥军评价道:“这些探索证明,儒学完全可以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共振共生。”
夜幕降临,尼山圣境的灯光秀投射出“天下归仁”的巨幅篆刻。正如与会者达成的共识:当第四次工业革命遭遇价值观迷茫,绵延两千年的儒家商业智慧,正以其“和而不同”“中庸平衡”的特质,为人类商业文明提供新的精神锚点。这场发轫于孔子故里的思想激荡,或将成为全球企业竞争力重构的重要里程碑。
《儒商企业竞争力报告》-万祥军|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商文化论坛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