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05-25 |
科学合理施肥和新型肥料研发应用-高祥照|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在全球粮食安全的格局中,中国的粮食安全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5年5月13日上午,一场围绕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粮食产量及安全红线坚守为目标的主题发布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并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
高祥照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极端天气频繁、耕地资源减少、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坚守粮食安全红线,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他强调,未来农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是“精准化”和“高标准”。
精准化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更加科学化、智能化,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高标准则要求农业生产在各个环节都要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从种子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此外,高祥照还提出了三个重点字:“根、耕、肥”。他解释说,“根”是农业的根基,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这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
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确保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耕”则强调了耕作技术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耕作方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产量。“肥”并不是单纯的肥料使用,而是强调科学合理施肥和注重新型肥料的研发应用。例如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养分,还能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减少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高祥照进一步提出了四个核心目标:“品质,产量,健康,绿色。”他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产量仍然是重要的基础,但在全球粮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在这一方面,菌安天下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它不仅修复土壤,还在提质增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微生物菌肥,农作物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实现了绿色生产。
高祥照的讲话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大家一致认为,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准化、高标准的农业生产方式,结合“根、耕、肥”三大重点,实现“品质、产量、健康、绿色”四大目标,才能在全球粮食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发布会还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的抗旱、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大大提高了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智能农业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农田管理更加高效和精准;微生物菌肥的推广使用,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与会专家还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认为,面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共同挑战,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应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会最后,高祥照总结道,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粮食安全红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实现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品质的持续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优质的农产品,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此次发布会的召开,不仅为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全球粮食安全格局中,中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学合理施肥和新型肥料研发应用-高祥照|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