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 发布时间: | 2025-05-25 |
数字化转型工信部赋能园区-万祥军 |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助力园区实现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双向赋能。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研读表明:“百城千园行”活动自2022年开展以来,推动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随着“百城千园行”活动的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从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落地。在江苏苏州工业园,某智能装备企业通过接入一体化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实时分析,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2%,年运维成本降低30%。这种“AI+工业互联网”的协同效应,正在全国百余个重点园区形成燎原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特别强调“双向赋能”理念。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为AI算法提供海量工业数据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AI技术又反哺工业互联网,使其具备智能决策能力。在广东佛山机器人产业园,某陶瓷企业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将传统质检流程从人工抽检升级为AI全检,缺陷识别效率提升15倍,同时沉淀的质检数据又持续优化着算法模型。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万祥军指出:“2025年版本的最大突破在于构建了园区级数字孪生体系。”通过将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打包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各地园区可根据产业特点进行模块化组合。比如重庆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园侧重供应链协同,而河北雄安新材料产业园则聚焦能耗管理,这种差异化路径确保了技术赋能精准度。
据最新统计,参与活动的园区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8%,碳排放减少12%,预计到2025年末将带动超5000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随着《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实施指南》的出台,这种“以园带企、以城带产”的发展模式,正在重塑中国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聚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举办了超2300场“百城千园行”活动,覆盖230余个地级市、1000余个园区,产融合作企业达18000余家,融贷合同额超720亿元,累计带动投资3600亿元,有力推进了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层层递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破局
“百城千园行”活动成效显著
园区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摇篮",犹如一片孕育创新活力的沃土,正成为工业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百城千园行"活动自启动以来,犹如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园区发展不断走深向实,成效斐然。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该活动已在全国园区累计建设5G基站55余万个,犹如铺设了一张覆盖全国的数字化神经网络;1151家园区工厂开展5G应用实践,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突破37万家,参与供需对接企业超22万家,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既迫在眉睫又面临诸多挑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处长韦伟形象地指出:"在推进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五重焦虑'——技术与产线匹配度不足、改造成本高企、工人技能断层、转型风险难控、数据安全隐忧。"面对这些现实困境,活动内容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政策、网络等七项内容进园区,升级为七大要素一体化推进,完成了从"硬件基建"到"场景赋能"的华丽转身。
在这场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基础电信企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等各方力量犹如园丁般精心培育,不断完善园区网络、标识解析节点等数字基座。中国信通院工物所副总工程师刘阳用生动的比喻阐释道:"基础设施与应用创新就像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完善的基建为应用创新提供养分,而丰富的场景落地又像植物的根系,反过来改良土壤结构。"从政策引导到市场驱动,"百城千园行"活动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精准务实的对接,让园区企业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因地制宜,区域特色凸显
各地园区“百花齐放”
“百城千园行”活动如春风化雨般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各地政府与企业携手共进,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谱写了一曲数字化转型的壮丽乐章。通过政策宣贯的精准滴灌、供需对接的桥梁搭建、评估诊断的靶向施策以及产融产教的协同发力,该活动已然成为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在齐鲁大地上,“百城千园行”活动如星火燎原,迅速覆盖全省16个地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模式”。各地市不仅配套出台了极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更通过政企银多方联动、产学研协同推进的创新机制,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赋能推向纵深。
山东省以系统化思维打出政策组合拳,先后颁布《2024年“工赋山东”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实施方案》和《山东省“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重磅文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处长韦伟指出:“我们通过‘工赋泉城’‘工赋青岛’等系列品牌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在园区的广泛应用。”
在青岛,活动落地生根后迅速开花结果,政策引导的指挥棒、技术赋能的催化剂与生态构建的孵化器三管齐下,为这座滨海名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劲引擎。以海尔卡奥斯平台为代表的标杆案例更是成效显著,该平台已累计赋能企业近80万家,其创新的“工赋模式”更是在四川德阳等地成功复制,实现了从“青岛经验”到“全国样板”的华丽蜕变。
在浙江这片数字经济的沃土上,"百城千园行"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犹如一场数字革命的春风,吹遍了钱塘两岸。依托这一重要载体,工业互联网标识、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着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在这场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犹如展翅的雄鹰,翱翔在数字经济的蓝天。截至目前,浙江省已累计培育5G融合应用项目5300余个,项目签约金额突破120亿元大关,其中"5G+工业互联网"项目达1800多个,在数字经济的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装备制造领域,5G VR巡检、5G AI质检等创新应用如智能工匠般精准高效,使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5%,产品不良率降低25%,综合运营成本下降15%,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华丽转身。纺织行业更是搭乘5G快车,通过5G网络改造带动3.5亿元投资,业内工厂平均5G联网率提升36%,织就了一张数字化的锦绣蓝图。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管控中心副主任李扬表示:"'百城千园行'活动犹如一座桥梁,让基础电信企业、工业制造业企业、平台企业和园区之间实现了深度对话,工业互联网政策和技术应用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5G融合应用的果实累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放眼长三角,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此起彼伏。在安徽,产融合作如春风化雨,166场产融活动如繁星点点,通过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贴息等创新模式,撬动222.21亿元资金活水,浇灌286个重点项目茁壮成长,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湖南则奏响了产教融合的交响曲,各地园区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犹如培育数字经济的"黄埔军校"。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举办的创新发展与数智化管理专题培训班、企业家沙龙等30余场产教活动,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点亮了数字化转型的明灯。
从广东到江苏,从上海到重庆,"百城千园行"活动如燎原之火,点燃了全国各地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激情。在这场数字革命中,各地园区各显神通,数字化转型成果百花齐放,犹如万紫千红的春天,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数字化转型工信部赋能园区-万祥军 |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