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原创评论
对类型化文本进行反思性批评 刘国强:解构《方法》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788 A+A-

对类型化文本进行反思性批评 刘国强:解构《方法》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南方周末》6月 21日四个版面推出两篇关于方舟子的文章。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的一些理论,对其头版文章《方法:方舟子与他所影响的论战法则》(简称《方法》)进行解构,并由此对类型化文本进行反思性批评。

关键词:方法

“方法”二字是该文本最重要的关键词。

文本标题 14个字,以“方法”二字为主,“方舟子及其影响的论战法则”为辅,但标题含义并不鲜明,大概这正是文章追求的目的:既不在标题中显示倾向性,又能暗示一些言外之意。

“方法”在这里到底指什么?实际上整篇文章极少提及“方法”,只在正文之前的提要中有所表示:“与方舟子有关的论战渐成攻讦,言语羞辱与文革式指摘蔓延,且演变成现实世界中的人身威胁,没有什么比这样分裂的互联网更令人心寒”,“回头省视方舟子如何炼成、怎样参与到网络辩论方法的塑造之中,或是检讨当下互联网风格的路径之一”。

这里明确出现了“网络辩论方法”一词,“方法”大致所指的就是方舟子影响的“论战法则”,但它并不是“论战法则”简单的同义反复,它隐含的意思是:方舟子及其影响的论战法则是不好的网络论辩方法,据此可以大致准确地 还原其能指,应该是“网络论辩的方法偏差”,其所指的要义在“偏差”,而不在“方法”,但标题选择语言符号时省去了最重要的部分,从而使其显得温和、中立、客观。

在日常生活语境中,将问题归结于方法,有淡化其性质严重性的效果。在学术语境中,方法本身也是严重的问题,方法背后是价值观,方法问题可以上升到道德和价值层面。这样,作者文本对读者文本建构的影响就非常有趣:读者依据自己的经验理解“方法”的同时,也会接受作者文本的影响,可大可小地定义文本对方舟子的批评尺度,读者由此被赋予了更大的解读空间。

关键词:撕裂

“撕裂”一词在该文本意义生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文本意义的正当性主要维系在这个符号上。正文第三个小标题专门提出“撕裂”:“网络撕裂者——‘少侠下山,劲风扑面’”。这一小标题颇有武侠小说之风,将方舟子比喻成一江湖少侠,搅动四方风雨,江湖于是为之大乱。这是巧妙的叙事方法。但把个人经历上升到社会现象的层面,不关注社会本身价值观分裂的现实,却将原因归结到个体身上,难以令人信服。分析方舟子打假集中的领域,涉及中医、转基因食品、名人造假等,在这些问题上的观念歧异是客观现实,很难证明这种分歧是由方舟子造成的。

《方法》一文对方舟子的辩风作了较大篇幅的表述,但辩风不等于观念。文本在逻辑上没有解决方舟子的辩风与观念歧 异的内在关系,但用“撕裂”这个符号取代“歧异”,却起到了将辩风好坏与观念差异嫁接在一起的效果。

“撕裂”一词集中体现了媒体的话语霸权。它在本质上与《南方周末》所反对的政治意识形态宰制极具同构性。相似的词语很多,如“低俗”、“影响稳定”、“影响大局”,等等。

解构叙事策略

通过对“方法”和“撕裂”两个关键词的解构,就很容易理解文本的建构方式及其隐含的意义了。其叙事策略大致如下:

第一,精心安排结构,使其符合“方法”批判的内在逻辑。

依据作者的意图,文本意义建构需要依次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方子的论战方法存在怎样的欠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该文采访涉及大量意见性内容,陈述事实较少,即使是陈述事实,也带有明显的表达意见的意图。这些经过作者选择的意见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作者的意见,文本意义由此产生。缺;二是方舟子的个人论战如何影响到他人,以至于形成了专门的 “论战法则”;三是如何证明互联网的撕裂是方舟子及其影响的论战法则造成的。

文本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立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要批倒批臭,绝不能心慈手软”;阵地——新语丝的“宫廷政变”,网络撕裂者——“少侠下山,劲风扑面”;方式论战——“智障”、“无耻”、“造谣”和“欺诈”;封闭与分裂——没有什么比这样的互联网更令人心寒。

这五个部分相互联系,从方舟子最早的网络论战开始追溯,其关系大致构成了对以上逻辑疑问的回答。结构并不是现实事物的固有形式,也不是现实事件的必然次序,它服从作者对事物或事件的理解,服务于文本的意义生产。由于立论过于主观,文章结构并不能解决其逻辑矛盾,故而只能寄望下面的叙事策略。

第二,把故事化、细节化的叙述普遍化、本质化、结论化。这是文本意义生产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方法》虽然没有采访方舟子本人,但还是做了很多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方舟子的朋友、同事、论战对手、网络粉丝等,这其中既有方舟子的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文本试图以此显示新闻来源的平衡性。但作者对调查素材做了精心选择和安排,如对早期方舟子 在 ACT上的论战,文本选择了王排、解滨、陈嚎、李长铎四个网友的评价,包括方舟子把别人说过的话拷下来的细节,得出结论是方舟子甫一出道就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批倒批臭”的论辩方式“立威”。

而方舟子与几个朋友闹崩了,他就成了“网络撕裂者”。这就把故事和细节转化成了普遍化的叙事,从而使读者形成对方舟子的“刻板印象”:那种极为较真、好斗让人敬而远之的人。文本理论告诉我们,所谓的“故事”是并不存在的,它带给读者的只是“幻像”的文本体验。而“幻像”的背后,就隐藏着作者真实的意图。

第三,全知视角与对象访谈相结合,叙述与议论相结合,以获得最大的叙事自由度。严格的调查报道是取限制性视角的,所谓眼见为实,而在文学性更强的新闻特稿中,全知视角较为常见。《方法》以采访对象的表述为主,但在一些场景的描写上以全知视角进行还原,并以此进行内容的串联。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该文采访涉及大量意见性内容,陈述事实较少,即使是陈述事实,也带有明显的表达意见的意图。这些经过作者选择的意见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作者的意见,文本意义由此产生。比如,文本中选取了对孙海峰的采访,他决定“以方舟子的方式反击方舟子”,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好好说话,孙的回答是:“扫厕难免一身臭。”记者似乎心怀善意,但实际效果是倾向性明显。

文本总是处于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之中,不管从作者还是从媒体而言,它都有其物质性语境。要更好地解构《方法》,还必须借鉴其它文本,在互文性中对其进行解读,并由此对文本类型进行反思。

与《方法》最具互文性的文本是南方周末此前刊登的新闻特稿《差生韩寒》。《差生韩寒》试图为当时激战正酣的“代笔门”提供一个足以息讼的新闻文本,但未能如愿。长期的争论意味着《南方周末》这种连续性类型文本所维系的读者群正受到冲击,在这种“撕裂”的情况下,《南方周末》推出了《方法》,两个文本分别完成了对这场争议中两个焦点人物的塑造,而传播效果实在是见仁见智。(作者系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对类型化文本进行反思性批评 刘国强:解构《方法》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