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原创评论
良心未安誓不落笔 有幸生在这个传媒盛开传播竞放时代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1081 A+A-

良心未安誓不落笔 有幸生在这个传媒盛开传播竞放时代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我们有幸生在这个传媒盛开、传播竞放的时代。我们不幸进入了“搜索”和“被搜索”犬牙交错的天眼时空。网络恢恢,隐私无处安放;搜声阵阵,个体无处遁形。

当众声喧哗、浮躁偏激如癌细胞扩散一般进入大众传媒的血液,当道德卫士、话语暴力如雾霾一般驱之不散,当新闻伦理、传播秩序被毫无节制地解构,“叶蓝秋”式的生命悲剧离我们还远吗?

有人说,电影《搜索》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传媒最真实的乱象。陈凯歌不是媒体批判专家,但他却用“反陈氏” 的电影语言,点中了当前媒介繁盛表象下的警思。 

叶蓝秋宛若南美洲丛林中的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引发了一场发生在中国都市里的“南太平洋风暴”。 

因为一件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当事人的生活被脱离既有轨道,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如果我是一名电视人,所谓的“职业敏感”同样会驱使我像陈若兮那样拿起摄像机去战斗。但叶蓝秋之死,让我为自己的设想感到良心不安。 

刨根问底是记者的天职,但倘若刨子偏离正确方向,变成“挖祖坟”、“狗仔队”,新闻的底线将不可避免地土崩瓦解。 

其实,《搜索》讲述的故事并不只是活在电影中,真实的版本依稀可见,这是可怕和值得警醒的存在。 

近者如“周其凤跪母”,肆意跟风的网络恶评,主观臆断的作秀指责,如沉默的螺旋在大众舆论场疯狂蔓延,在自恃正义的话语暴力下,人情和人心被击得粉碎。 

远者如“周森锋打伞”,不依不饶的深究,从妻子到父母,从襄阳到河南,从湖北到清华,从政绩到论文,淋漓尽致,抽丝剥茧,直教你百口莫辩。 

有捍卫隐私之道吗?有尊重生命之理吗?有允许沉默之法权吗?如果停不住追赶的脚步,至少应该回到法律和常识的轨道。还原真实的生命,尊重个体的差异,今天,“高大全”式的先进人物报道模式已然摒弃。衬托法官之清正廉洁,我们不再编造“法官大雨倾盆夜逼 70岁老母退还一条鱼”的虚假情节,因为它违反人性。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身患绝症的叶蓝秋在万念俱灰之下一次无礼的不让座?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善意去理解北大校长在 90岁老母膝下相拥痛哭? 

在这个利益加速重组、礼欲崩乐欲坏的年代,文明与道德越来越成为人们内心的渴求,要命的是,似乎人人都是道德卫士,都有指责别人的至高无上之权。媒体存在和发声的价值,恰恰在于,传播道德而不假道德之名,礼尚崇高而不以高尚自居。 

在这个网络和信息的身影渗透到生活每个角落的年代,表达与分享越来越成为抑制不住的冲动,人人都乐于充当麦克风,意见市场嘈杂而纷乱。微博上的对骂甚至演变到“约架”的可怕地步。网络传播哪管你洪水滔天,然秩序何存?隐私何在?尊严何处? 

文学评论家王彬彬认为,在汉语发展史上,“文革语言”是饱含毒液的怪胎。几代中国人就是通过这有毒的语言思考人生,认识世界。可悲的是,在更加开放包容的今天,文革式话语方式还时时可见。 

当这种话语方式以正义和道德的外表掺杂于公共舆论场,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纯净形象扼杀法理,那将是怎样的世界! 

当下中国,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文明的冲突、思想的交融、观念的碰撞、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演进,为新闻的伸展、传媒的拓域提供了无限可能。在高速突进之路上,有必要反思和警醒,在责任公信、不偏不倚的轨道上,重构有秩序、有良知的传播,建立包容个性、尊重差异的意见市场。 

70多年前,民国报人马星野在《中国记者信条》中发出这样的呼吁:“吾人深信,新闻事业为最神圣之事业,参加此业者,应有高尚之品格。誓不受贿!誓不敲诈!誓不谄媚权势!誓不落井下石!誓不挟私报仇!誓不揭人隐私!凡良心未安,誓不落笔。” 

七个“誓不”,穿越历史的隧道,历久而弥新,仍在叩问我们落笔的动机。当悠悠大观之传媒,自觉校正航道,回归良心的港湾,我们方可骄傲地反驳陈凯歌:歇着吧,你那故事无现实之可能。(作者系三峡晚报总编辑 )

良心未安誓不落笔 有幸生在这个传媒盛开传播竞放时代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