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原创评论
一片热捧到各种恶评纷至 谭伟山:被当作镜子的柴静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930 A+A-

一片热捧到各种恶评纷至 谭伟山:被当作镜子的柴静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随着着柴静的新书《看见》的销售量突破100万,微博上从一开始的一片热捧到各种恶评纷至。有《南都娱乐周刊》对柴静婚姻感情的曝光;有木子美从个人生活隐私的揭露追打;有闾丘露薇从电视新闻专业角度的批判;有董路毫不留情的喊话。

微博是个江湖,捧人和毁人都会引来一片喝彩。当中也有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等人更客观中肯的评价。

一时之间,被贴上各种标签的柴静倒成了一面镜子,众人从中多多少少看见自己的影子。我以同龄人和《南都深呼吸》的制片人角度来写这篇文章。我没见过柴静,也不熟悉她的私人生活,我更愿意从业务的角度来看《看见》节目中的柴静和文字中的柴静。 

 

我在2012年中带领11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周播24分钟新闻人物专题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时,曾经对国内同类型节目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做得比较好的就只有央视的《看见》和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在谈对《看见》的分析前,有必要先谈谈对目前的争议的看法。 

闾丘露薇的《谈谈电视记者这行吧》虽没明说,但很多人都能看出是冲着柴静去的,其中引出两个讨论:一是怎样才称得上记者;二是什么样的节目才称得上新闻节目。 

说到底就是定义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闾丘执行的是她个人的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这种为了定义上的争论是最无意义的。 

去年我在微博上写了篇文章《中国为何没有战地摄影记者》,原本是因要和著名战地记者纳切威对话而写下的一篇小文章,更多在于探讨中国新闻摄影界为何产生不了接近纳切威那样的战地记者。文章写得痛快,也引来很多同行共鸣,但同时很多新华社的记者特别是战乱地区的驻外记者非常不满,最后变成了围攻。

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是有意无意地作出排他性的定义,所引发的争议都是口水,而忘记我们本质的问题:你为何做记者、如何做好记者、你的工作和团队是否推动社会的毫米前进。 

至于董路那篇《柴静,你能看见自己吗》,一半是刻意引用《南都娱乐周刊》的一篇采访中的片段,一半是加上个人的想象力和网民口水。在对柴静做一个评价之前,我还是回到央视《看见》栏目本身和柴静的文字分析中去。 

 

我和一个实习生一起做了一件很笨的功课:把2012年全年《看见》栏目共59期都粗略看了一遍,做了一点分析整理。以央视看见栏目官网上发布为准,2012年初是《看见》栏目从日播到周播的改版期间,以独立故事为一期统计。看见官网上写明主持人为柴静和撒贝宁,其中柴静主持32期,撒贝宁主持24期,两期由其他人临时主持,一期无主持人。 

有网友说,看见栏目分柴静组和纪录片组,制片人李伦的说法是分纪录片单元和人物访谈单元。撒贝宁只是在演播室担任纪录片组作品的串场主持,柴静有时也为纪录片组担任串场主持。柴静真正和编导在采访现场提问的节目有28期,其中7期是特别报道《柴观英伦》系列,连播7天;10期是新闻热点人物采访;12期是名人专访,名人专访中8期是电影或艺术领域的名人对话(李亚鹏谈的是公益,暂归名人系列,李阳家暴归入热点新闻人物,关于《冰冻星球》摄制组的专访很难归类,很突兀),3期是体育明星;1期是人大代表。 

我特别关注节目选题,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整个《看见》栏目的节目定位。总的概括:59期节目中:社会民生问题类题材25期;热点新闻事件人物14期;名人对话12期,奥运特别报道7期。(备注:热点新闻人物与名人对话的区别在于采访形式,名人对话似乎是为柴静专设的,从形式上看更象《名人面对面》的访谈类节目,这是柴静加入看见栏目的最大变化,如对话魏德胜、卡梅隆、李娜、李安、叶德娴、刘欢、贝克汉姆等。) 

从上面的初步统计发现:抛开非常态的奥运特别报道,《看见》改版后的最大区别是柴静的加入;传统纪录片节目占一半,另一半是围绕柴静打造的,分成两大块:热点新闻人物采访和名人对话。 

从选题上看,采访覆盖面如此之大,参与人员如此之多(粗略统计一下,片尾署名中出现过的人超过40位,编导超过15位),在国内的电视专题节目中是少有的,在新媒体信息日渐碎片化的时代,还能做这种周播30分钟的深度节目是需要有坚持和有理想。对名人的专访央视的品牌效应还是很大的,但是央视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大。在《看见》的2012全年题材中,没有看到重庆的选题,没有唐慧和任建宇的采访,没有周口平坟,没有乌坎选举,没有毕节流浪儿童死亡和失独者、安康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在唐慧和任建宇的采访我们倒是遇上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的记者。 

 

回到关于柴静的采访风格上,在柴静新书的第三篇就提到了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时“表演式采访”的争议,这是源于新闻调查的风格。我在@刘珏欣的微博看到:《新闻调查》纪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得真相,而不是报道一个事物单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记者既是调查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构成元素,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所以,调查记者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这是从一本讲述《新闻调查》理念的书中摘抄,所以换成个人的说话就是:柴静本身的调查、发问、表情和动作都是节目的需要,至于你认不认同这些理念就是个人喜好的问题,你不喜欢也可以不看。要知道电视的生存是要靠收视率,而能静下来看半个小时新闻访谈节目和纪录片节目的观众已不多。一些做电视的朋友告诉我:电视机前的观众是很少会思考的,他们需要电视节目更直接的表达。 

从我个人来讲:不算太喜欢电视节目里的柴静,她更多的是电视节目需要。而且我认为《看见》节目里的柴静访谈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采访的时间太短,跟纪录片相比缺少了更细的观察。 

我读过一篇柴静的博客文章《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非常喜欢那种克制的文字,但是那期节目《归去来兮》我却不是很喜欢,因为我讨厌里面的煽情。另外柴静写野夫的文章我也非常喜欢,甚至是看完那篇文章才决定去买野夫那本《乡关何处》。 

 

对于闾丘露薇说的单纯的出镜和提问不算记者,我从柴静的节目和博客文字来看,柴静在节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不是花瓶。我没接触过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运作,也许有机会应该去参观学习。 

对于闾丘说的只关心人而不去了解背后的事件和体制原因,这是个伪命题,因为人和事是无法简单割裂和对立,只是看你节目定位更倾向于那点。柴静在新书的序言里开篇就说: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南都深呼吸》的定位也是关注人,回归到个体的人。

柴静对新闻中人的关注是受托尔斯泰的书的影响,我对人的关注准确来说是对个体的关注,这点上则是早年受刘小枫的影响。另外我和柴静都比较喜欢的一个人是顾准,于我来说,顾准对我的影响不是他的思想,而是他在任何环境下都没有放弃对思想的追求和信仰。写这篇文章我是把柴静和《看见》节目当成一面镜子,对我自己和《南都深呼吸》的一个反思。 

我还想谈谈最近一期《兰考弃儿》。我当时也很想做这个题目,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一是我不确定以南都记者的身份能否采访到袁厉害和被转移的孤儿;二是被突发改变的人物关系很难拍摄到平时的真实状态。关于弃婴、社会福利保障这个题材是非常值得去报道的,后来我安排记者去采访“揭阳借孤”,我们没有出镜记者和访问式采访,《南都深呼吸》更相信影像和真实的力量。 

对于柴静的书《看见》,我没有读完,这本书基本是柴静在央视10年工作经历的自传体文集。文章里很多个人经历和新闻事件的描述,读起来并不畅顺,需要有对央视新闻的熟悉和认同。

总的来说,书比节目要好,节目要迎合电视观众口味。博客上写别人的文章要比书里写自己的文章要好,博客更多的是个人记录和表达。微博上有记者以很多记者都经历过非典等大事件的采访来否定柴静的书,我非常不认可。我在部门会议上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不是为了崇拜偶像,而是尝试去理解一种以陈虻为中心的央视评论部新闻价值体系和他们的信仰。 

你不去理解这些,正如别人也无法理解南周新年献词事件中那些在微博上守夜刷屏的人,无法理解站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大院门口献花和激情的演讲者,无法理解为何阳光打在脸上会泪流满面,无法理解“没有过不去的黑夜,没有等不来的黎明”。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音视频制作部副主任)

一片热捧到各种恶评纷至 谭伟山:被当作镜子的柴静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