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原创评论
《毕业论文里的母亲》采访后记 王晶晶:坚持对“人”的关注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974 A+A-

《毕业论文里的母亲》采访后记 王晶晶:坚持对“人”的关注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这事儿你们都能出趟差?”从云南昆明采访回来后,在一个公共场合遇到某媒体同行,当我告诉他最近在写的这个选题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

——《毕业论文里的母亲》采访后记

说实话,这个选题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特殊之处——云南大学一个研三女生,把下岗母亲的经历写在自己的毕业论文里。它没有曲折迂回的情节,不涉及公共利益,采访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难度,我并没想到这篇名为《毕业论文里的母亲》发表后在网上获得如此传播。

选题线索源自今年5月底,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条微博。发帖人是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建斌:“一个学生的硕士论文,居然写的是她的母亲……一个生于1960年代,做过厂矿广播员、放映员,后因企业破产,经过抗争之后最终选择了买断工龄,再就业的过程一波三折,现在一所中学做保洁员的‘母亲’的故事。这样的论文,差点看得掉泪了!这是这个答辩季我看到的最鲜活的论文!”

这条微博让我想到毕淑敏小说《女工》中的女主人公浦小提和贾樟柯《二十四城记》里陈冲扮演的“厂花”,那种又脆弱又顽强的女性生命个体。我的第一判断是这篇论文背后一定会有故事,因为母亲的经历里有太多时代元素,而且能把母亲写进毕业论文里,应该会有比较独特的母女关系。

我把这条微博发给《冰点周刊》主编徐百柯,当时他正在出差,但很快就回了一条:“好!”他说,这条微博不是煽情出来的,正常叙述就已经很打动人,会有好故事。

长期以来,《冰点周刊》关注的选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选题是故事中蕴含着时代特征的聚焦物,比如《北京最后的粪桶》、《无声的世界杯》;另一种选题,报道对象的命运感足够动人。《毕业论文中的母亲》勉强属于第二种,不过如果硬要联系,“母亲”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意象,不仅仅是故事中的这对母女,还有那一代人与组织、体制的关系。

我给郭建斌教授发了条短信,说明采访意图,通过他联系到论文作者、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系研究生蒋易澄。那篇毕业论文的题目叫《母亲的故事:一个下岗女工的社会互动和自我建构》,蒋易澄花了两年多时间,采访了母亲、姨妈、奶奶、其他退休职工,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

我和蒋易澄在云南大学附近聊了两三个小时,她是一个低调但是很有想法的女孩。第二天是星期六,蒋易澄带着我一起回老家见母亲。我们进屋时,蒋易澄的母亲李桂珍刚下夜班,她穿着一件挺讲究的花连衣裙,在厨房里煮饺子。李桂珍在当地一所中学里的男生宿舍担任管理员,隔天就要值一次夜班。

和女儿不一样,李桂珍是那种很健谈的中年女人,她保养得不错,看上去挺年轻,头发留得很长,在48岁这个年龄不太常见,晚上去广场上跳舞时她穿了双坡跟凉鞋。第二天早上,她骑电动车载着我去学校一起上班,她穿的还是昨天那套衣服,一上午都站在洗衣机旁边,帮学生洗校服、刷球鞋赚几个小钱。

洗衣机自动运转的时候,李桂珍坐在管理室的小床上,给我讲起他们当年是如何来到这个名叫“七矿”的三线工厂。李桂珍全家都在“七矿”工作,婆婆是子弟小学教师,丈夫是司机,哥哥是采掘队队长,姐姐在医务室。1970年代,李桂珍的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全家人从贵州来到云南西南部这个地方,支援三线建设。他是那个时代标准的老工人,先进工作者,八级钳工,信奉“老黄牛”精神,可退休后检查出矽肺三期。

临去世时前,李桂珍的父亲想买块手表送给妻子,可那时全家人几乎都下岗了,连200块钱都掏不出来。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亲很自责,他说当年把孩子们带到这里,可是现在带不出去了。后来,李桂珍嘱咐学新闻的女儿,一定要练好写作,将来把外公的故事写出来,这就是这篇论文最初的缘起。

李桂珍是个很要强的人,她说到自己下岗、待业在家那段经历时还经常自嘲,皱着眉头而声音听起来挺欢乐。但提到父亲时,她的眼睛湿了,这是整个采访中她唯一一次流泪。我坐在对面也感到很难过,因为这让我想到我的母亲和外公,这不仅仅是一对母女之间的故事了,同时包含了母亲和她父亲之间的感情,是一个人、一家人、一群人、一代人的失落。

两年前,《冰点周刊》曾经报道过电影《钢的琴》,那是一个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的故事,报道题目叫《失落的阶级》。从某种意义上说,《毕业论文里的母亲》和它是一种呼应,一篇写父亲,一篇写母亲,一个宏观,一个微观。但这两个故事又有些不同,李桂珍并不属于那个年代下岗工人中,最具有代表性或者命运冲突感最强烈的,尽管她经历过维权,经历过各种再就业的尝试,但如果以她为切入点写三线、写下岗,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没有女儿的毕业论文,我们大抵不会把李桂珍作为报道对象。这个故事超越“下岗”的,是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是母亲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女儿重新认识母亲的经历。

让我意外的是,这篇报道获得的反响。最有意思的是,大家被打动的点很不一样,一位刚当妈妈的女同事说,看到李桂珍在女儿7个月时放弃学习的机会后来因为没有文凭处处受限,她说以前或许就当一句话看过,但现在心里很受触动。另一位读者说,这个故事让他反省,常常以冷漠甚至拒绝来对待自己亲人的情感需求。

所以,我理解开头提到的那位媒体同行的惊异,在当下这个时代,及时、有料又专业的新闻更受追捧。但我也坚信“冰点”一直秉承的价值,好的报道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审美,以及对“人”的高度关注。这种坚持在当下弥足珍贵,当然,它收获的反响也说明,这样的坚持是有价值的。

我记得我入职培训时,就听《冰点周刊》前主编杜涌涛老师说过:冰点关注的是“人性的、人道的、人情味的,人权的,一言以蔽之,把‘人’字写大,把‘人’字做足。”这让我又想到4月曾经写过河北燕郊父母早上替子女排队坐公交车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已经被央视和一些媒体报道过,我的领导明确告诉我说,如果我们写,就不要去写城市规划这些宏大的内容,我们把两代人之间的纠葛写到极致,把人的情感写到极致,最后其实写的是“中国式家庭”。那篇报道后来也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我想跟这个思路有很大关系。(作者系中国青年报记者)

《毕业论文里的母亲》采访后记 王晶晶:坚持对“人”的关注

0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