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手机版首页 网页版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记者采编->经验交流
尴尬的炼金术特稿写作 特稿写作:文本是琥珀尴尬的炼金术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新闻中国采编网 | 发布时间:2017-01-09
【阅读】787 A+A-

尴尬的炼金术特稿写作 特稿写作:文本是琥珀尴尬的炼金术

范承刚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有了第一份工作,并很快辞掉了它。那是一份中央级党报的武汉记者站,地点就在政府大院里。在那儿我所受到的最严厉一次批评,是一不小心,在“某某会议召开”中间加了“隆重”二字。

与时代更相宜的文本

按规定,市级会议远不到要用“隆重”二字的标准。而在党报,这算是个不小的错误。站长愤怒,一拳砸碎了桌上 17寸的液晶显示屏。

意识到自己也正处于渐受锤骟的境地,我慌张选择了逃离——辞职考研,来了广州,后来又误打误撞,进了南方周末。

就这样,我从一套话语体系中抽离而出,缓慢进入了另一套话语体系。时至今日,回想在南方周末实习的一年,我更愿意将其定义为“被一个个词汇重新打开头脑”的过程——我逐渐被那些气质迥异的词汇所改变,也试图理解被这些词汇所包裹并支撑着的报纸。

这份报纸更愿意用“公民”甚于“人民”,更喜欢去“理解”而非“慰问”,也乐于制造“围观改变中国”等棱角分明的流行语,而拒绝使用“地震摇了 2分钟,都江堰前进了 20年”等少了许多人味的官样语句。

这份报纸也相信,语言的演进就是社会记录自身演进的历史书。编辑们甚至会策划“60年消逝词典”栏目,记录“粮票”、“放卫星”、“思想改造” 等在日常生活中消失的词语,烛照其后的社会变迁及思潮流变。

2012年,我成了这份报纸的一员,也当上了一名终日打磨文本的工匠,却常会悲哀:自己身处一个遍是语言尸体的国度。长久以来,记录这个时代的文本始终是很糟糕的。它呈现着两极化的趋势:歌颂,或者咒骂。

前者常见于党报、国家电视台、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我不甚准确地称其为“歌颂文本”。四平八稳,严肃封闭,形容词多,褒义形容词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及排比更多,是这个文本系统的特点。

比如一度在网上热传的长篇通讯“永恒的召唤”,7千余字的报道里,共使用了 8个“伟大的”、9个“幸福的”、10个“永恒的”以及超过 14个排比句。

后者则常见于一些网络媒体、都市化媒体及网络社交平台,可称其为“咒骂文本”。这类文本常会是扁平的、尖利的,甚至是暴力的。

一如多年来网络中充斥的躲猫猫、俯卧撑、草泥马、雅克蜥等词,或是频频见诸于微博、报纸、电视的“吐槽段子”、“戏仿段子”、“虚构段子”……在以鼠标成为手、屏幕成为眼睛的网络时代,人们更善于利用词汇的生造、变形,抑或戏噱、反讽、隐喻,来表达内心的不满,消解“歌颂文本”所代表的权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极端文本之间常会存在着某种吊诡的联系。就像生长于暴力横生的家族里,孩子总会在无意中模仿父亲的野蛮行径。逆 子反叛父亲,其话语方式及思维模式上却又难以摆脱父辈的阴影。如同学者张闳所指出,城楼上的“人民万岁 !”与广场上的“我不相信!”是遥相呼应的,其内在都是难以抑制的激情、亢奋及相视如水火的仇恨。

“咒骂文本”由此常呈现出极端的一面:假新闻、标题党、人肉搜索、微博谣言……人们以卑劣的词句谩骂卑劣、以恶毒的方式攻击恶毒,这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糟糕的一种声音,它忽略事件的内在冲突,忽略了黑白之间的灰色,也让人们丧失了知晓更多的能力和机会。

于是我总期盼会有另一种文本出现,改变这种动辄高唱赞歌抑或愤怒嘶喊的言语方式,代之以和缓、丰富及多元的声音。这正是这份报纸及其同道者一直以来的目标——创造一种与这个时代更为相称的文本。

这也恰恰我所认为的特稿的价值所在。长久以来,“玩弄文字”始终像是特稿的原罪,被轻视为鸡鸣狗盗之术。我却以为不然,其一是我还在用它来谋稻梁,其二是我觉得写字是门有趣且有用的手艺。文字尚能玩弄,就像年轻人脸上的青春痘,反倒证明了现代汉语还处在活色生香的青春期。

如果时代变得很坏,那语言一定是落井石,它会越发无聊和僵化;但倘若我们想让时代变得更好,那么语言就可变成风向标,它能指示我们如何寻找趣味和鲜活。

文本是琥珀

我在此侈谈文本的重要性,但什么是好文本呢?

2012年 1月,年会后不久,报社内部论坛上展开了一场的争论。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什么是好文本?那场争论很激烈,甚至不乏尖利之词。如今回想,对于我这个刚开始独立撰稿的菜鸟来说,无异于一节最好的启蒙课。

争论中,有记者提出,南方周末内部存在着“文本崇拜”,文本几乎成为了衡量所有记者和稿件的权威标准。这一说法遭到了几乎所有记者的反对。这并不让我意外,意外的且有趣的是老师们论述的方式以及最终达成的共识。

综合新闻部执行总监曹筠武找到了 2011年报社新闻奖的一些获奖篇目及评语,并作了分析:《湄公河暗流》,三等奖。评语为:“新闻首先是用腿跑出来的,一个新记者以这篇扎实细密的报道,向我们重申了这一准则”。评价的核心:腿(legwork),扎实,准则。

《听俞正声上党课》,三等奖。评语为:信息含量巨大,与当下敏感话题多有涉及,为新闻边界突破之范本。

评价核心:信息量,敏感话题,边界突破。

《调查组要来了》,二等奖 评语为:黑色幽默的操作典范,建立在记者巨量细致准确的采访基础之上。评价核心:黑色幽默,巨量准确采访。

几篇获奖篇目的评语,尽管表述不同,评价核心归纳起来却仅有一个共同点:采访量。“文本是末技”。曹筠武由此声明了他的标准:“我们追求的是巨量独家准确的信息,我们激赏的是记者为尽可能获得信息和表达信息所付出的劳动与智识。”

随后发言的几位记者,也并未对什么才是“好文本”作出详细定义,却一致地表达了对信息量的重视:“文本烂,通常是采访的问题。”

“文本,是燕瘦环肥的事。固然可以浅笑嫣然、风华绝代,也可以大巧不工、执拙守愚。没有人会固执的强调前者才是‘好文本’。”最终,杨继斌甚至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几乎不存在”的文本标准:“逻辑自洽,通俗易懂,没有病句。”

最初,我并不是太理解这样的论述:没有精确的定义,也没有严格的标准,那如何理解和打磨文本?

进入南方周末的第一个月,我曾把办公室旧电脑里的上百篇稿子,依次按初稿、修改稿、再修改稿、定稿的顺序研究了一遍,像是一个车间工人,学习如何拆卸及组装每一个螺母、齿轮。那么,我学习的那些技巧,都只是所谓末技?

如今已是一年半了,我在报社大概又写了 33篇稿子。33篇稿后,我才隐隐明白了当初老师们“顾左右而言他”的所指。

好的文本应该是琥珀。

你应该要让读者意识不到技巧的存在。满页都是形容词、比喻或点缀太多的词语,往往表明了震撼读者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来自于采访量的不足,没有扎实的信息支撑,笔触中便会有渲染。

克制是美德。要让读者透过由语词的外壳,直接观看到琥珀的内核:优质而充足的信息。

却也并非是要摈弃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出色的判断和分析,恰当地搭建框架并选用语词,能够如同化石树脂一般,将信息紧紧包裹,抵御时间。词语的外壳是透明的,也需要是坚硬而精巧的,它能让新闻作品最终像艺术品一般精美。

简而化之,文本是个“不可谈”的东西,它存在着,却根据内核的不同而变化着形态。最终一切都根植于你所挖掘到的信息。

文本是末技。末是微小之末,也是末端之末,是新闻产品最后一段生产线。

炼金术士

如今,也时常有师友与我探讨,那到底什么样才是好的特稿?我总努力回答这个问题,却逐渐发觉这是种徒劳:如何才能说清一个正在理解中的事呢?我唯一能说明白的,只是它与歌颂或咒骂两种极端文本之间的区别:

其一是更丰富。它有更大的词汇量、更精细的结构以及技巧。长久以来,政治统治的核心任务就是对语言的改造。语言被驯化、被砍去枝桠,才能控制思想的表达。这让当下的许多文本,更近于作家郑义所言“受刑者的尖叫”。但尖叫不是诗。好的特稿,应该尝试去扩大人们表达的边界与技巧,与黑暗贴身搏斗,却拥有比其更强大的力量。

其二,不做黑白分明的判断,尝试呈现灰色。比如,呈现平庸者的恶,呈现人的谎言与矛盾,展现人的复杂及其所处的复杂境地,而非将“永远站在蛋的一边教条化”。

比如直到今天,我也说不清在《红色朗读者》里,那个因毛主席像章被盗、陷入绝望而吊颈身亡的老人李德才,到底是可怜,还是可爱。写他时,我一边笑,一边陷入悲哀。但这并不妨碍我将它作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特稿——它写了人的复杂。

甚至,好的特稿,还可关注语言自身的流变及其所折射的人的精神状态。

我的老师杨继斌在采访聚源宾馆黑监狱时,就会留意访民被关时,心中郁愤,却只会唱《东方红》、《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红色歌曲。

而我在不多的特稿写作中,也尝试着呈现思想钳制与语言贫瘠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原本信仰法律的大学生,在信访办实习一个月后,学会了使用“重复上访”、“不合理诉求”等词汇,并最终投向体制;而终日热衷于观看抗日剧与军事节目的农民,因争论中日开战谁输谁赢,在“中国必胜”的呼喊里,用半截啤酒瓶捅死了朋友。

又或许,关于特稿,我还能提供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炼金术。

有一阵子,我痴迷于阅读炼金术的故事——历时千年,无数的炼金术们沉迷其中,试图通过虔诚的实验,将贱金属转化为纯金,进而得到心中的终极产物——所谓的哲人之石。

炼金术也被视作对造物者的干涉与亵渎,是魔鬼所从事的艺术。屡被嘲笑、封禁、驱逐,却也始终吸引着人们探索未知之谜。

我总能从中读到特稿写作者尴尬而荒诞的影子。她们心怀野心,顽固不化,不断从时代里附拾起被遗弃的细节,尝试着千百种方法,焚烧、锻造、萃取、提炼,企图创造一种文本,能够抵御新闻的速朽。

这决定了特稿写作被视作小技,或是歧路。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怀疑它的古怪,它的不合时宜。

但正如人们借由炼金术,改进了古代的煅烧、蒸馏、升华和结晶的方法,积累了化学操作的经验以及对于矿物的认识,甚至发明了酒精乃至现代厨房中的水浴装置。我总想着,歧途总有花园。或许有一天,人们重拾对文字的信心与兴趣,万物得以重新命名,一个尊重语言并进而尊重人的国度能够建立。(作者系南方周末记者)

尴尬的炼金术特稿写作 特稿写作:文本是琥珀尴尬的炼金术

1
0
最新动态
>>更多
热门关注
>>更多
毛主席长叹一声!林彪叛逃后家中搜出一物
辱母杀人案挑战中国人对信仰的否定|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区块链+”政务数字服务-寇南南|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中央会议结束 人民应该知道什么?给人民的思维与认知提示!